一般来说,只有在情节特别严重时,才可以起诉诽谤罪。而且诽谤罪属于亲告罪,告诉才处理,可以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侵犯个人名誉权的特征主要是什么
(一)侵害对象是特定人。除了指名道姓外,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如文学作品中,虽然使用的是代号或假名,但对特定的人进行侮辱、诽谤,使读者一看便可知晓其所指向的对象。
(二)侵害方式,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三)主观上,行为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在一般情况下,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只能是故意,绝非过失。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闻报道失实或履行职务的疏忽,也可能造成对他人名誉权的损害。如报刊、杂志因审查不严,刊登、发表或转载有损他人名誉的文章,并不能因为是过失而免除其民事责任。又如医疗机构未经患者同意,无意中公布了公民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或爱滋病等病情,致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的,亦构成对该公民名誉权的侵害。
(四)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所谓名誉侵权的事实,是指侵害人从事了法律所禁止的有损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而给被害人带来了社会评价降低。
(五)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二、名誉权有哪些法律规定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
诽谤罪和名誉侵权可以同时赔偿吗
82人看过
-
名誉侵权是否可以由诽谤事实引起?
234人看过
-
名誉权诽谤怎么起诉
155人看过
-
诽谤罪和侵害名誉权是同时发生的吗?
281人看过
-
名誉权侵害:诽谤罪与侮辱罪比较
209人看过
-
关于侵犯名誉权诽谤罪
239人看过
名誉侵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行为人要负法律责任。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新闻、PS图片,否则构成名誉侵权。如果是真实事件发布,则不构成名誉侵... 更多>
-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可以同时要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0刑法第246条规定的诽谤罪要就主观上要有明知是诽谤行为而有意为之之故意。而且要造成后果严重之数量要件。若没有则不构成此罪。 但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或隐私权。 因为不知道确切的事实,无法准确回答。 但若侵权事实予以认定,则可能会判定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民事责任。 即使是通过合法手段得知他人之隐私,也不得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予以披露,否则构成侵犯隐私权。
-
诽谤罪与名誉权可以一起追究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1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主观方面的区别。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 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 4、危害后果不同。
-
-
如何界定诽谤与名誉侵权,如何区分诽谤与名誉侵权和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6诽谤与名誉侵权如何认定,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
-
我被别人诬陷咯,请问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可以同时起诉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4-08-30刑法第246条规定的诽谤罪要就主观上要有明知是诽谤行为而有意为之之故意。而且要造成后果严重之数量要件。若没有则不构成此罪。但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或隐私权。因为不知道确切的事实,无法准确回答。但若侵权事实予以认定,则可能会判定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民事责任。即使是通过合法手段得知他人之隐私,也不得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予以披露,否则构成侵犯隐私权。在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