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属于企业债的一种。我国企业债的发展始于1984年,早于股票的发行。但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却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发展中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
在我国企业债最初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导致部分企业债券无法兑付。1993年8月,《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出台后,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审批等进行了严格管制。1998年以后,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是为了支持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铁路建设等。其申报的发行额至少在10亿元以上。发行人的净资产不能少于25亿元,把一般大型和中小型企业排斥在发债行列之外。从这种意义上说,在我国发行企业债券只是少数企业的特权。一般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只能争取上市,进行股权融资。我国企业的债券融资额也只是股票市场的十几分之一。2005年《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出台后,形成了短期融资券发行的热潮。但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与股票市场相比依然微不足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作为投融资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债券融资明显滞后于股票融资,这种现象不利于企业获得长期资金的支持,以增强企业实力;也不利于为资本市场提供收益债券,分散资本市场风险,从而影响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二)企业债券市场政府管制特征浓厚
当前。我国企业债市场存在明显的政府管制特征,主要表现在发行管制和利率管制等方面。
发行管制表现在两方面:1对发行主体的限制。2006年以前的《公司法》规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才能发行债券;2对发行额度的限制。1993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规定由发改委制定全国的当年债券发行规模,然后分解到各个省,未经国务院同意,任何地方、部门都不得调整年度规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行管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一是明显向国有企业倾斜;二是将企业债券管理置于国家发改委管理之下,其管理思路是把企业债券当作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缺口,而不是从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和资本市场金融品种的角度来管理。
利率管制主要表现在《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的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百分之四十。此最高上限设定的出台是和当时国家处于整顿金融秩序、治理社会高息乱集资的阶段,该设定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好处。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这种上限审批限制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债券发展的一个因素。1企业债券的基准利率应该是同期国债利率而不是银行同期储蓄利率;240%的上浮仍然无法区分不同的企业,无法体现出高风险、高回报的债券投资特征。
发行管制和利率管制是我国债券市场政府特征浓厚的主要表现,这些管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已成为债券融资的障碍。限制了大多数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渠道的选择。导致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家数极少。
(三)企业债券筹资成本较高,处于成本劣势
从资金使用成本角度来讲,股权融资的成本是低于债券融资的。如果不考虑现金分红所产生的权益成本(我国上市公司历来吝于派发现金股利),单从资金使用成本的角度来看的话。1996—1999年的上市公司实际配股总金额为979亿元,总发行费用为22.19亿元,费率为2.27%;增发融资为94.6亿元,发行费用为1.98亿元,费率为2.1%。虽然这一期间银行利率在不断降低,但是发行企业债的利率平均达到了5.68%,其中最高的是1996年发行的新天国际企业债券,其利率高达11.59%。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资金使用成本中企业债券要高于股权融资。另外,和银行借款相比,企业债券在代理成本和再谈判成本方面也是较高的。
较高的成本也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倾向于配股和增发的股权融资以及银行借款,而将债券融资置于最后。这种状况和融资优序理论是不相吻合的,也不利于企业构建良好的资本结构,而且加大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积累。
一、非上市公司债券发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企业债券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根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发改财经【2004】1134号文和发改财经【2008】7号文的规定,企业债券发行人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一)筹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所需相关手续齐全,包括主管机关批文、土地、环评等;
(二)企业存续时间超过三年,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三)已经发行的企业债券或者其它债务未处于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状态;
(四)企业累计发行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不含少数股东权益)40%;
(五)近三年连续盈利,且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足以支付债券一年的利息,现实审批时国家发改委一般要求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能够覆盖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
(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应符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要求,原则上累计发行额不得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60%。用于收购产权(股权)的,比照该比例执行。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不超过发债总额的20%。
-
国内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首超股票市场
303人看过
-
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升温IPO融资大降
242人看过
-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现状
54人看过
-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状
497人看过
-
债券融资渐成中国上市公司融资主流
471人看过
-
股权交换公司债券股票融资是什么
105人看过
融资从广义上讲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融资方式分别是基金组织、银行承兑、直存款、银行信用证、委托贷款、直通款、对冲资金。... 更多>
-
股权融资公司如何配置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10股权融资是企业解决资金的一种有效手段,纵观目前的股权融资,主要是通过下列方式进行股权融资: 1、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用自己的股权作为质押物而设立的质押。股东出质股权后,质权人只能行使与财产权利相关的权利,企业重大决策与选择管理者等与财产权利无关的权利仍由出质股东行使。 2、股权转让。是指企业股东依法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他人,使他人成为企业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 3、股权增资扩股。是指企业向社会募集股份
-
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都有什么模式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3常用融资方式: (1)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对供货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约或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 (2)银行承兑汇票 中小企业融资双方为了达成交易,可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经审核同意后,正式受理银行承兑契约,承兑银行要在承兑汇票上签上表明承兑字样或签章。 这样,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就称为银行承兑汇票,银
-
关于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通过哪些途径融资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0常用融资方式: (1)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对供货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约或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 (2)银行承兑汇票 中小企业融资双方为了达成交易,可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经审核同意后,正式受理银行承兑契约,承兑银行要在承兑汇票上签上表明承兑字样或签章。 这样,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就称为银行承兑汇票,银
-
一家上市公司怎么融资融券?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8一、内源融资由于在公司内部进行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 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 二、外源融资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以及扩充生产能力,都需要大量资金给予支持,这些资金的来源除内源资本外,相当多的部分要依靠外源融资来解决。
-
上市公司如何发起融资融券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31、内源融资不需要实际支付利息或股息,因为它是在公司内部融资的,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同时,由于资金来自公司,没有融资成本,内部融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2、外源融资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和生产能力的扩大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除内源资本外,相当多的资金来源依赖外源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