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还不当得利和返还原物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8 10:45:50 335 人看过

返还不当得利返还原物的区别主要是举证责任的承担不同。由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构成,不以受益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为要件,所以受损人行使其请求权,不是必须要对受益人的故意或过失负举证责任;而原物返还责任以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受害人行使其请求权的,应当对加害人的故意或过失负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9: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什么是不当得利的返还?
    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就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与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利益的权利。所以,不当得利的基本效力为受损人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受益人的返还范围因其是否为善意而有所不同,具体分为以下三种:1、受益人善意时的返还。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以原物为主,当原物依性质或其他情事,如消费、消耗、出卖、被盗、遗失等不能返还时,于现存利益范围内受益人应偿还价额。2、受益人为恶意时的返还。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恶意受益人负担较善意受益人严厉的返还义务,应当返还其当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该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当初所受利益的利息。若恶意受领的利益不存在,不论其不存在的原因如何,受益人都应当如数偿还,不得主张因利益不
    2023-07-24
    269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关系
    在乙方侵占他人的财物,或者一方基于无效行为给付他人财物,标的物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时,成立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同时因一方取得他人财物的占有,占有也是一种利益。在此情形下,发生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竞合。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为债的请求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为物上请求权,所有,权利人应首先适用物上请求权的规定。但也不排除权利人得依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请求返还不当得利。一、按民法典偿还赌资构成不当得利吗赌债属于没有法律依据获得的财产,属于不当得利范畴,可以请求得利人进行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
    2023-02-19
    494人看过
  • 排除妨害和返还原物有什么区别
    一、排除妨害和返还原物有什么区别(一)排除妨害所谓排除妨害是指:物权人、占有人对他人虽然没有剥夺其占有,但却妨害其权利的正常行使或者顺利占有的一次性的侵害行为的,可以请求予以排除。反映的是物权人。占有人针对占有妨害二享有的权利。占有妨害,是剥夺占有之外的另一种物权侵害和占有侵害。物权人、合法占有人虽然没有失去其占有,但是其权利却收到妨害的干扰而不能正常行使。这种妨害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妨害,另一种是持续不断的妨害。两种妨害,物权人、占有人享有两种针对性的排除请求权,即排除妨害请求权和停止妨害请求权。(二)返还原物返还原物请求权,指物权人对于无权占有人所享有的要求其返还占有的请求权。物权人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的相对人,是无权占有起舞的任何人。所谓无权占有,指没有法律根据、没有合法原因的占有、没有法律根据占有他人之物的情形有两种类型:1、占有人从占有之始就没有法律依据。如占有人占有的物
    2023-06-08
    379人看过
  • 不得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情形
    不当得利概念:我国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比如售货时多收的货款,拾得遗失物然后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一、不当得利制度公认的法律功能(1)是矫正欠缺法律上原因的财产转移;(2)是保护财务归属。在市场经济和私法自治框架下,法律一方面允许当事人可以依意思自治从事各种交易,决定其给付目的,另一方面又设不当得利制度,以矫正欠缺目的的给付,补救失败的交易计划。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虽然存在不当得利但是不得请求返还财物1、给付为履行道德上义务的。以下几种为常见的道德上的义务:(1)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进行抚养。(2)亲朋好友的婚丧庆吊。(3)对于救助其生命的无因管理人给予的报酬。(4)因婚姻期间而约定报酬并给付的。2、清偿未届期的债务。债务未届期,债务人为清偿
    2023-06-29
    76人看过
  • 如何恰当地返还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如下:1、受益人善意时的返还,也就是说,当受益人不知道没有法律依据时,返还利益的范围仅限于利益存在的部分;利益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义务;2、恶意返还受益人,也就是说,当受益人知道没有法律依据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该是受益人获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利益在返还时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不免除;3、受益人取得利益时善意,后来恶意返还,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后续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场价格为准。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
    2023-07-05
    355人看过
  • 不当得利具体返还的内容
    1、返还财物的范围方面。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返还财物对象仅限于原物及原物所产生的孳息,返还的目的是使所有人恢复其对原物的占有。2、是否考虑过错方面。所有物返还如果适用返还原物请求权,则请求权人无须证明对方是否具有过错便可以行使其权利;受益人不管是否具有过错,只要原物还存在,都应当具有返还的义务;如果原物已经不存在,则应付赔偿责任。3、在构成要件方面。返还原物必须以原物依然存在为前提,如果原物已经灭失,返还原物在客观上已经不可能,所有权人只能要求赔偿损失,而不能要求返还原物。但适用不当得利责任,则根据受益人所获得的利益为标准,不管原物是否存在,只要受益人获得利益,就应付返还责任。一、行为人善意取得可以要求返还原物吗善意取得财物的当事人没有返还的义务。所有人无权向善意当事人请求返还原物。如其为无偿取得,依通说所有权人可以向当事人请求返还原物。原物由非法占有人非法转让给当事人,而当事人在取得该项财
    2023-03-10
    464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的详细规范
    利益获得方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受善意还是恶意的影响。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受益人为善意,即在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已经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所谓现存部分,不应该只限于原物或原物的固有形态,如形态已改变,其财产价值仍存在或可代偿,仍属于尚存部分。2、受益人是恶意,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也不能免除其返还义务。3、受益方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明确了利益不存在时返还的规则,即不当得利受益人获得的这个利消失时,该如何处置应当区分这个不当得利人,主观上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善意的就是不知情,恶意的就是知情,如果是善意的得利人,那么返还的义务以现存的利益为限,如果是恶意的得利人,那么无论利益是否存在,他均要返还。
    2023-07-04
    111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的管辖法院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比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不当得利举证责任1、民事诉讼法上通常采用的举证规则是权利主张者举证,也就是通常说的“谁主张,谁举证”。2、在特殊情况下却采用由否认主张者举证,其理由主要在于在部分案件中只有通过举证责任倒置才能更好实现实体真实,体现公平原则的要求。3、基于不当得利的4个构成要件,在不当得利纠纷案件中,权利主张一方应当对前3个构成要件予以证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一方获得利益2、他人利益受到损失3、一方获得利益与他人利益受
    2023-06-13
    271人看过
  • 利益获得方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
    受善意还是恶意的影响。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受益人为善意,即在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已经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所谓现存部分,不应该只限于原物或原物的固有形态,如形态已改变,其财产价值仍存在或可代偿,仍属于尚存部分。(二)受益人是恶意,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也不能免除其返还义务。(三)受益方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一、不当得利返还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不当得利返还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2023-03-01
    337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排除情形
    1、履行道德义务而给付。例如,养子女对其生父母的法定赡养义务因收养而被解除,不再负担。若该养子女仍赡养其生父母,则属于尽道德义务,对于因此而支出的费用,养子女不得以不当得利请求返还。2、为履行未到期债务而交付财产。债务未到清偿期本无清偿的义务,但若债务人主动提前清偿而受领时,即使债务人因此而失去利益,债权人因此而取得利益,债权人得到利益也不返还。3、明知无给付义务而交付财产。一方明知自己没有交付义务而向他人交付财产的,对方接受该财产不予返还。4、因不法行为交付的财产。不法原因既包括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也包括违反公序良俗。因不法行为而给付财产的情形下,对方不能取得该财产,该财产应当收缴。一、不当得利起诉多久能执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当得利判决生效后就要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书的,权利人可以在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什么时候会执行,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2023-03-19
    148人看过
  • 法院判决返还不当得利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判决被告王某返还给原告牙克石工行不当得利1.8万元。张女士是牙克石工行的业务员,被告王某委托其经营的饭店厨师在工行存款2000元,因张女士在操作微机存款时失误,误将存款2000元错存为2万元。后向王某索要未果,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王某返还。该案经法院调取工行的监控录像资料证明,当时存款确为2000元,张女士接到存款后核对时明确向存款人表明为2000元,王某和存款厨师在当日来到该工行ATM机前查询存款数额并取款2万元。法院据此认定王某存款2000元属实,张女士存为2万元系工作失误。法院认为被告王某多取得1.8万元存款没有合法依据,属于不当得利,并且给原告牙克石工行造成经济损失,该不当得利应返还受损失一方,遂作出上述判决。
    2023-06-08
    261人看过
  • 金晓华返还不当得利案
    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与金晓华返还不当得利纠纷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0)浙法民终字第69号上诉人(原审原告)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住所地杭州市滨江区水电基地二处。负责人赵上宝,该小组组长。委托代理人张连宏,男,45岁,该小组成员。委托代理人徐坚,浙江海通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金晓华,男,1965年1月3日出生,汉族,住东阳市吴宁镇西郊金星村。委托代理人董晨光,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为与被上诉人金晓华返还不当得利纠纷一案,不服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1999)金中民初字第8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0年9月1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并当庭判决。上诉人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的委托代理人张连宏、徐坚,被上诉人金晓华的委托代理人董晨光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
    2023-06-08
    304人看过
  • 返还不当得利到哪里去
    返还不当得利给原所有权人。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如下所示:1、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以原物为主,当原物依性质或其他情事,如消费、消耗、出卖、被盗、遗失等不能返还时,于现存利益范围内受益人应偿还价额。2、恶意受益人负应当返还其当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该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当初所受利益的利息。若恶意受领的利益不存在,不论其不存在的原因如何,受益人都应当如数偿还,不得主张因利益不存在而免除偿还义务。一、不当得利返还利益需要考虑的内容1、返还财物的范围方面。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返还财物对象仅限于原物及原物所产生的孳息,返还的目的是使所有人恢复其对原物的占有。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返还的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价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返还目的是将受益人所获得的一切不
    2023-02-23
    185人看过
  • 男子不当得利被判返还
    夫妻俩离婚后,出现一笔6万元的转账款,女方说是其在男方威胁下汇的款,而男方则称是偿还借款。昨天记者获悉,因为男方不能提供任何有关款项合理原因的证据,因此市一中院判决其为不当得利,应将钱款归还女方。赵某和白某原是夫妻,婚后育有一子白某某。2012年9月,双方经法院调解离婚,约定了由母亲赵某抚养孩子,白某每月给付抚养费3000元,直至白某某年满18周岁。2012年12月4日,再次经法院调解,双方协议白某某由其父白某抚养。同年12月6日,赵某通过银行转账向白某的账户内汇入6万元。2013年7月,赵某以白某收取其6万元没有合法依据为由诉至一审法院,要求其返还6万元。一审过程中,赵某称,双方离婚后,白某某一直由其抚养。2012年11月,白某将孩子骗走并私藏,并向她提出给6万元才肯让她看望孩子。为了能尽快见到孩子,赵某被迫将6万元转账给白某。针对赵某的指控,白某声称其从未骗走孩子,也不曾要挟赵某,是赵
    2023-06-08
    23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返还原物与返还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6
      返还原物与返还不当得利的区别如下举证责任方面由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构成,不以受益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为要件,所以受损人行使其请求权,不须对受益人的故意或过失负举证责任而一般侵权行为责任则以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所以受害人行使其请求权,应当对加害人的故意或过失负举证责任。责任内容方面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为返还不当得利,具有纠正当事人之间不当的利益变动的作用。原则上受益人应将其所得原物返还受损人,若受益人就
    • 返还原物或不当得利该怎么办呢?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2
      目前如果返还原物或不当得利的话,一般来说不当得利是债权纠纷,返还原物是物权纠纷。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是民事实体法中债法上的重要概念,意指无法律上的正当原因,而受有法律上权利或利益,通常是民事实体法的请求权基础之一。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是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返
    • 得利的不当得利还能返还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07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销而经撤销的行为所为的给付,受领人知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领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其后知晓的,自知晓之日起,成为恶意受
    • 返还原物和返还在性质,要件,效果上的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0
      根据法学相关理论,不当得利是债权纠纷,返还原物是物权纠纷。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是民事实体法中债法上的重要概念,意指无法律上的正当原因,而受有法律上权利或利益,通常是民事实体法的请求权基础之一。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是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返还原物纠纷是指无权占有
    • 返还不当得利有哪些不当得利返还条件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2-02
      返还不当得利的方式有:原物返还或作价返还。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时,可作价偿还。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应一并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