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生效的要件有:
1.主体资格合法;
2.合同内容合法;
3.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4.合同订立的形式合法。
一、劳动合同诉讼程序是什么?
(一)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三)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四)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五)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劳动合同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一般应具备以下内容:
(一)劳动合同期限。指劳动合同效力所及的时间长度,即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
(二)工作内容。指劳动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即劳动者具体所从事劳动的种类和内容。
(三)劳动条件。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从事某项劳动提供的必要条件,包括劳动保护条件和其他劳动条件。前者指用人单位为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后者主要指用人单位为使劳动者顺利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为劳动者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四)劳动报酬。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因提供了劳动而取得的报酬。
(五)劳动纪律。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其违反纪律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处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必须约定有关劳动纪律的条款,也可原则约定劳动者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不得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悖,否则为无效规定,不具有拘束劳动者的效力。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终结和撤销的条件,分为法定终止的条件和约定终止的条件。法定终止的条件是指法律直接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约定终止的条件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劳动合司终止的情形。一旦合同终止情形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约定终止条件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是指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
-
劳动合同有什么主要条款
135人看过
-
劳动合同的有效要件有哪些,法律特征有哪些
70人看过
-
无效劳动合同主要表现的方面
81人看过
-
有效的劳动合同需要盖章吗?
131人看过
-
劳务分包合同有效要件
496人看过
-
劳动有效合同应具有的条件
401人看过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
主要的无效劳动合同有哪几种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19无效劳动合同有以下类型: (一)一方以欺诈、威胁手段或乘人危险,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义的情况下制定或变更劳动合同。 (二)使用者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工人权利的;。也就是说,公司在劳动合同中只承诺自己的权利,不承诺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只承诺劳动者应承担的义务。 (三)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的。法律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劳动合同生效要件,劳动合同的生效条件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3一份劳动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必须具备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一)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法定的资格;行为能力是签订合同的任何一方必须有法律上认可的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10岁的小孩不具备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能力,因为法律上认为一个10岁的小孩根本不能够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的真正含义。通常,年满16周岁、精神正常的人是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能力的。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
劳动合同无效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4劳动合同是单位对员工一种负责的证明,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引起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 2.合
-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方面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虽经过当事人双方同意订立,但因劳动合同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效劳动合同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种。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为:(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如果订立劳动合同时,当事人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有意制造假象欺骗对方,致使另一方上当
-
合同的附件的效力主要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1合同的效力可区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有效合同,是指具备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合同。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效力待定合同,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