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不起诉的制度是怎样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19 11:41:55 76 人看过

一、不起诉概论

不起诉,归结到底是公诉机关作出的一种诉讼行为,是基于诉讼经济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做出的诉讼决定,但此决定并非是在法律上宣判其无罪,而仅仅是一种诉讼程序的终结。在我国,不起诉的发展经过了大致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包括了不起诉和免于起诉两个部分。其中的免于起诉主要是基于建国初期的特殊情况以及如何解决战犯问题而建立,是具有时代特色和局限性的。这段时期学者的主要观点大致为:进一步明确免予起诉的范围和条件,免予起诉的方式可以适当采用缓予起诉制度,明确检察机关有权对免于起诉的被告人作出非刑罚方法的处分,对免予起诉决定的申诉、复查制度需作补充完整。第二个阶段废除了已经难以发挥作用和存在很大缺陷的免于起诉制度,而取而代之的则为3类不起诉类型,具体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这三种适用类型虽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但是适用的时间持续到2012年新刑诉修改,适用时间较长,经过长时间的司法实践,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适用条件的不完善以及不起诉类型的缺失,需要进一步催生新的不起诉类型产生。第3个阶段在保留前3种不起诉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附条件不起诉。这是相对于我国来说的一种新的不起诉类型,在法治先进国家,这个制度一般称为“暂缓起诉”,顾名思义是一种暂时不起诉的制度,在实践中极具价值。

二、分析附条件不起诉

1、基于附条件不起诉刚刚建立,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和完善。

(1)适用条件过窄

该制度的适用范围主体为未成年人,罪名为刑法第四、五、六章规定的内容,刑期为一年有期徒刑。刑诉法的此规定虽然弥补了以往不起诉中对于该不起诉类型缺失的弊端,但是把罪名和刑期的规定过于狭窄,对一些虽然罪名不在四、五、六章但情节较为轻微的犯罪排除在外,而且适用主体仅限于未成年人,基于及时改过自新,重在教育的立法宗旨,把情节较轻的、偶犯、初犯等成年罪犯排除在外,不仅不利于立法目的的实现,而且会限制不起诉制度适用率,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2)完善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制约救济机制

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前,应当经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充分听取被害人的意见,重视受害人的切身利益,但不必被害人同意。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的意见,并完善其提起复议、复核的相关规定。

2、改革适用条件,发挥实效功能。

一个制度存在缺陷,应从多方面来考虑,但是基本为两个类,立法层面和实践层面。由于我国不起诉在立法上不够完善,实践中必然存在大量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需从以下入手:

(1)不起诉的作用最基本的为适时终止诉讼程序,减轻当事人诉累,没有进行实质性定性的效力,应当理清二者的关系并协调好。

(2)不起诉制度的适应条件应当涵盖立法和司法实践当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此严谨立法,不应某种情况出现的好率较小而予以舍弃。

具体可以分为:扩大法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将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行为和在法律上不认定为犯罪的情形、缺乏犯罪构成要件的案件、已经判决生效的案件和法人终止的案件纳入其中。

扩大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包括某些特殊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当国家利益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优于对犯罪的追诉时,应允许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适用酌定不起诉;对轻微犯罪案件、特殊人群的犯罪案件、初犯、偶犯等如适用不起诉更利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时,可适应此制度。

三、如何完善不起诉制度

立法上的诸多缺陷,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要定纷止争,使其充分发挥实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1)为了不起诉制度更好运行,需要在实践中杜绝公诉机关内部的任务目标,限制不起诉适用的概率。此缺陷的产生一部分可以归结于我国立法的不足,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长期运行过程中暴露的缺陷。因此,保障不起诉的健康运行,需要对公诉机关适用该制度的规定具体详细化,杜绝其滥用职权。在此基础上,改革我国的司法系统,最大限度的避免行政权干扰司法权,排除检察系统在适用该制度时难以抉择的关系案、人情案,使不起诉率更加合理化。

(2)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引入人民监督员加强监督。在具体不起诉案件中,监督员提出的意见,检察长同意的,有关部门应当执行;检察长不同意的,应当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当检委会的意见与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检委会应当向人民监督员说明。但出现监督人员比例较大的的分歧时,可以参照适用复核程序,向上级检察院复核。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08: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附条件不起诉相关文章
  • 刑事和解是怎样的一项制度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和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达成谅解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罚的诉讼制度。这个制度是近年来检察机关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化解社会矛盾,追求执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而探索实施的一项新的工作机制。一、刑事刑事调解和刑事谅解的区别1.刑事和解,是指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2.被害人谅解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就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损失及赔偿与被告人进行沟通与磋商,进而达成协议并取得被害人谅解。二、放弃民事赔偿会重判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结合,刑事诉讼的功能在于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是国家刑罚权行使的体现,民事诉讼的功能在于弥补受害一方遭受的损害,是民事请求权行使的体现。在惩罚犯罪的过程中,只有同时实现对受害方的有效补救,才能
    2023-06-20
    356人看过
  • 论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与自然意义的辩护不同,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三大职能之一的辩护,系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一方的指控进行的一系列反驳和辩解的诉讼活动。辩护权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为了保障辩护权,必须要有一整套制度和措施,即辩护制度。辩护制度是立法对贯彻落实辩护原则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的总称,一般包括辩护权和辩护权的行使、辩护人、辩护种类、辩护的程序及救济方法等具体内容。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是我国刑诉法对辩护原则的明确规定。辩护的机制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的实际操作方式、作用、状态。它是刑事辩护制度的动态体现,它集中、具体地体现在审判阶段,并因为诉讼模式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崇尚安全价值的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司法更强调打击和控制犯罪,法官不仅可以对辩护的范围、内容,还可
    2023-04-22
    137人看过
  • 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是什么
    “概念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因此,在对量刑建议制度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量刑建议权的概念作出明确而科学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对如何定义“量刑建议权”观点并不一致。争论的焦点在于,量刑建议权从“权”字出发,究竟是一种“权力”,还是一种“权利”。据此,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派,即权力论者和权利论者。上述两种观点,笔者更倾向于支持“权力论”。第一,虽然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享有量刑建议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现行法律不承认量刑建议权的存在。《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在庭审中,公诉人对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当然包括对定罪和量刑两个问题讲明自己的看法。可见,公诉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根据案情对被告人的具体量刑发表意见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2023-06-12
    166人看过
  • 不起诉制度的范围
    1.法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2.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1)犯罪嫌疑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刑法》第10条);(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刑法》第19条);(3)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刑法》第20条、第21条);(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刑法》第22条);(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刑法》第24条);(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刑法》第27条);(7)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刑法》第28条);(8)犯罪嫌疑人自
    2023-02-26
    452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辨认制度的内容具体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法辨认制度的内容: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辨认是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破案价值与定案价值。然而,受其自身缺陷、程序瑕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刑事辨认的结果出现错误,进而导致冤错案件的发生。一、起诉诈骗需要什么证据?起诉诈骗罪需要可以证明诈骗事实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意见等证据,包括诈骗短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录音录像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要符合哪些条件刑事诉讼中的证人条件如下: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
    2023-06-19
    363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一审制度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我国的刑事案件其实不在少数,当警察抓到嫌犯,送至法院进行审判,会经历一系列的诉讼制度。公安机关提交证据,法院要将案件整理,并依照法律给予判决,将嫌疑人绳之于法。一审是审判中必要的过程,是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关键,依法执行审判权,可以提高审判和刑事案件的工作效率。那么刑事诉讼法一审制度基本流程是什么样的呢?庭前程序: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开庭审判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程序: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的最后陈述,评议与宣判。法庭调查:1、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2、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3、双方陈述后,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之后,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4、审判人员根据需要可以讯问被告人。5、出示核实各种证据。延期审理:延期审理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
    2023-06-03
    26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附条件不起诉,又称为暂缓起诉、缓予起诉、暂缓不起诉等,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性格、情况、犯罪性质和情节、犯罪原因以及犯罪后的悔过表现等,对较轻罪行的犯罪嫌疑人设定一定的条件,如果在法定的期限内,犯罪嫌疑人履行了相关... 更多>

    #附条件不起诉
    相关咨询
    • 刑诉法的不起诉制度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8
      不起诉制度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法定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具有《刑事诉讼法》第l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二是酌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三是证据不足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指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 教育申诉制度的结论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31
      教育申诉制度需要注意的地方①申诉主体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等,委托代理的应含指定代理人的相关情况;②被申诉主体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别、职务、住址等;③申诉要求(申诉主体认为被申诉主体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而要求受理机关进行处理的具体要求);④申诉理由(写明被申诉主体侵害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并陈述相应理由);
    •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制度对我国刑事制度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27
      不起诉制度-法律意义有如下三点:1、符合现代刑法思想传统刑法注重刑罚的报应功能,刑罚强调报复和惩罚,突出刑法对犯罪实行特殊预防的作用,而单一地采取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有罪必罚,罪罚相当;现代刑法,特别是二战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变化,观点更新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开始注重刑罚教育功能,强调教育,更加重视一般预防,在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时,采取刑罚个别化原则,探寻有无惩罚的必要,反映在刑诉制度上,就
    • 不批捕不起诉听证宣告制度的规定是怎样的?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19
      根据不批捕不起诉听证宣告制度适用于是刑事案件,检察院若是决定不批捕同时也不起诉犯罪嫌疑人那么就会启动听证的程序,刑事案件一般都会经过逮捕的程序之后才会起诉,对于公安机关已经完成了侦查的任务,但是检察院却不批捕也不起诉的情形还是比较少的。
    • 刑事诉讼法一审制度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24
      1、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 2、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3、双方陈述后,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