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赔偿实际损失原则。合同违约责任承担原则有以下几个原则分别是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赔偿实际损失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由于当事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引起的违约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凡违反合同的行为,除了免责的外,都必须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赔偿实际损失原则所谓实际损失,是指违约方因自己的违约行为而在事实上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全面履行这里所说的全面履行,是指违约方承担经济责任(如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金等)后仍应按合同要求全面履行。
一、房屋修建承包合同违约责任是什么
1、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是指由于当事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引起的违约责任。在发生违约事实的情况下,只有当事人有过错,才能承担违约责任,否则,将不承担违约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下列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违约责任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一方合同当事人有过错的,由该方自己承担;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例如,在来料加工合同中,定作人提供的材料质量不合要求,要承担违约责任。承揽人本应按合同规定对来料先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工成品。但是,承揽人没有对定作人提供的来料进行检验,而直接把不合格的原料制成质量次的成品。在这种情况下,承揽人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②无过错的违约行为,可依法减免责任(如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
2、无过错责任
这一原则是指凡违反合同的行为,除了免责的外,都必须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任何一方合同当事人,不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公民个人,只要因过错违约,均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在法律面前,在合同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3、赔偿实际损失
所谓实际损失,是指违约方因自己的违约行为而在事实上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实际损失,包括财物的减少、损坏、灭失和其他损失及支出的必要费用,还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当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造成对方经济损失时,违约方应当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
二、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计算的原则
在可得利益的赔偿额方面,应当采取如下几个限制性规则:
1、可预见性规则
可得利益不应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损失。这一问题涉及以下几方面:
(1)可预见的主体是违约方。
(2)预见的时间是双方订立合同时而不是违约时。
(3)预见的内容是一个合理人可以预见到的损失即一般损失,违约方应当赔偿。守约方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损失是特殊损失,这一损失只有在违约方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才能得到赔偿。
(4)可预见性的举证
违约方的预见能力高于社会一般人的,可以按违约方的实际预见能力来确定赔偿范围,但是特殊预见能力应该由守约方来举证。
2、减轻损害规则
按照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守约方不得就其本可以采取合理措施予以避免的损失获得赔偿,守约方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措施,应首先根据守约方采取减损行为时的情况加以判断;其次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而不是拘泥于客观结果。守约方为采取合理的减损措施支出的费用应由违约方全额承担。
3、损益相抵规则
守约方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获得利益时,其所能请求的实际赔偿额为损失减去该利益的差额。计算损失时可以扣除的利益有两种,一是因标的物的毁损而发生的新生利益,二是原应支出,即因损害事故的发生而免于支出的费用,如税收等。这些不能计入赔偿范围。
4、过失相抵原则
即守约方对损失的发生也有过错时,他应对由其自己过错行为所造成的损失部分承担责任,法院应在该范围内减轻违约方的赔偿责任,但是受损方的过失行为必须是损害发生或者扩大的共同原因。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这一规定表明了违约损害赔偿采纳了完全赔偿原则。完全赔偿就是违约方应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所谓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在履行以后可以实现和取得的利益。
可得利益是一种未来的必须通过合同的继续履行才能实现的利益,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能够合理预见到的利益。尽管它没有为当事人实际享有,但只要合同如期履行,当事人就会获得的利益。因此,它属违约方应当予以赔偿的范围。确定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范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确定可得利益赔偿时,受害人不仅要证明其遭受的可得利益的损失确实是因为违约方的违约行为造成的,而且要证明这些损失是违约方在签订合同时能够合理预见的,且受害人的可得利益损失与违约行为之间应当具有直接的因果联系。
2、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旨在弥补受害人遭受的全部实际损失,而并不赔偿其因从事一桩不成功的交易所蒙受的损失,不成功的交易所蒙受的损失是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所不可预见的。
-
应对合同违约责任不平等的方法
289人看过
-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意义是什么,违约责任归责原则包括什么
424人看过
-
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以及违约金责任
135人看过
-
劳动合同违约金对等原则是哪些?
314人看过
-
法律规定违约责任采取什么原则
346人看过
-
合同缔约中的法律原则
234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合同违约责任不对等情形的解读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6订立合同时发现合同违约责任不对等的,可以与缔约方进行协商重新约定;订立后发现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该合同。法律规定,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
合同对等原则为什么说合同对等效力是不能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16一、合同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合法性、合意性、平等性和规范性。 二、合同的概念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换、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三、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做法,因此《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法律做法的限定除民法典另有限定外均适用于合同。 2、合同是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做法,因此合同的成立除了当事人要有意思表示外还需要当事人达到合意。 3、我国民法典上的合
-
承运人责任的归责原则与一般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什么不同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0主要区分为客运合同与货运合同:客运合同方面: 1.人身伤害无过错责任(自身健康、旅客故意或重大过失除外),适用于免票,持优待票或无票旅客。 2.自带物品:过错责任3.托运行李:无过错。货运合同:无过错(不可抗力,货物自然性质,合同损耗,托运人或收货人的过错所导致除外)因不可抗力,未收到运费的,承运人不得要求收费。
-
合同履行中对于违约责任,承担的一般法律责任,相对人的责任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61、给付义务 给付义务可分为主给付义务与从给付义务。 (1)所谓主给付义务,简称主义务,是指合同关系所固有、必备、并用以决定合同类型的基本义务。 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负有交付买卖物及移转其所有权的义务,买受人负有支付价款的义务,均属于主给付义务。就双务合同而言,此类主给付义务,构成对待给付义务,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得拒绝履行自己的给付,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致一部或全部不能履行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