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了就业补贴还能算应届生吗
领了就业补贴还能算是应届生。应届毕业生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学生。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补贴是“大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和“促进本地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七条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
二、大学生可以申请的就业补贴
(1)、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自己创业,那么可以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开公司或开门面做生意,你可以领取创业补贴;
(2)、一次性就业补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并且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的,市财政将给予相应的就业岗位补贴,这项补贴工作满一年后发放一次,连续补贴两年。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热情和就业兴趣;
(3)、一次性招用补贴,大学毕业后,被招工单位录用后,可以领取一次性招用补贴。被录用后,可以递交相关申请表申请领取招用补贴;
(4)、社会保险补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会每年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国家会给予相应的补贴;
(5)、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大学生找工作时,会到相关单位求职,那么就会产生职业介绍费用,国家会适当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6)、临时生活补贴,应届大学生毕业6个月没找到工作的,可以领取临时生活补贴。不过,这个手续有些繁琐。首先,要是应届贫困大学生,其次,要到当地人才办和劳动局办理失业登记证,然后才能按月领取补助;
(7)、一次性求职以及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用工单位,并且你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参加职业培训,并且可以领取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三、就业补贴的申请流程
(1)、登陆人社厅官网进入就业服务大厅。
(2)、在就业主页下面点击个人事项进入系统登录页面。
(3)、在系统登录页面注册,进入个人账号注册页面。
(4)、在个人网厅首页面点击就业补助资金进入就业补助资金申请。
(5)、就业补助资金申请页面点击毕业学年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
(6)、根据信息提示上传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n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
-
贵州应届生就业有补贴吗
238人看过
-
应届毕业生补贴领取攻略
187人看过
-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字还算应届吗
343人看过
-
应届毕业生就业补助金?
200人看过
-
一个应届生企业能补贴多少钱
112人看过
-
应届生签劳务合同算就业吗?
353人看过
-
上海应届生就业补贴政策2022西藏在线咨询 2024-03-26上海应届生就业补贴政策如下:1、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文体娱乐、住宿、会展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7类行业中不裁员少减员的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2、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
-
苏州应届毕业生就业补贴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09对于苏州应届生就业补贴,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1.本市生源毕业年度(毕业后一年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 2.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3.已在户籍所在社区(村)初次登记失业3个月以上且未实现就业。 补贴的标准为1000元人。
-
应届生就业补贴需要什么条件湖南在线咨询 2024-05-18应届生就业补贴需要的条件如下:1、从事当年度本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非禁止、非限制类发展项目;2、大学生在创办企业,必须由大学生担任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且大学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出资总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3、在普通高校在校生申请创业资助资金的,必须持有在校期间接受孵化的证明,并且是在市区落地转化的创业项目。申请流程如下:提出申请;进行审核;进行公示;下发通知书;拨付资助资金。
-
青岛应届生就业补贴申请条件重庆在线咨询 2024-05-16青岛应届生就业补贴申请条件如下:1、从事当年度本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非禁止、非限制类发展项目;2、大学生在创办企业,必须由大学生担任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且大学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出资总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3、在普通高校在校生申请创业资助资金的,必须持有在校期间接受孵化的证明,并且是在市区落地转化的创业项目。申请流程如下:提出申请;进行审核;进行公示;下发通知书;拨付资助资金。
-
2022年灵活就业还算应届生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03签订灵活就业表是不影响应届毕业生身份。灵活就业后,毕业生自主创业会有一些优惠政策;但灵活就业视同就业,(即便你没有就业)和国家就业计划没有任何关系了,人事部门也不会签发介绍信。 《就业促进法》 第十二条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