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被告是诉讼中,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第五十二条共同诉讼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第五十三条代表人诉讼一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第五十四条代表人诉讼二
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
民事诉讼法共同被告情形
130人看过
-
共同被告和共同诉讼人是什么
29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共同被告人的要求
246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被告的规定是如何的
384人看过
-
民事诉讼共同原告起诉书范本
81人看过
-
民事诉讼被告刑事案件被抓怎么审理
64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民事诉讼被告可以延期吗,民事诉讼被告申请延期的,会得到什么条件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31在民事诉讼的审理过程中,法院会依照程序通知对方,或者采取公告的方式送达。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庭审,根据
-
民事诉讼法发回民事诉讼中原告撤诉的条件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13【1】只要法庭没有宣判,在法庭·传票发出后,原告在开庭前,开庭后都可以申请撤诉。【2】法庭应该裁定是否允许撤诉。不允许的,应该继续开庭。【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4】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
-
民事诉讼被告上诉有哪些具体条件?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30一、部分被告上诉的法律条件 1、必须有合格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2、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 3、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 二、部分被告上诉的提出方法 1、有权提出上诉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指附
-
如何应诉民事诉讼案件被告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11被告人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原告的起诉书后,要做好应诉准备: 一、可针对起诉书,提交自己的答辩状。 二、答辩状要在限期内提交,(自收到起诉书之日起十五日)。 三、被告人不答辩,不影响法院照常审理案件。 四、有反诉因素的,可以在答辩中提出反诉。 五、如认为受诉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可以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异议申请。 六、针对原告的起诉,准备自己的证据。以后按照法院的传唤,参加庭审,在法庭上出示自己的证据,
-
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提出反诉的条件是什么, 反诉的程序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8提起反诉的条件 (一)须由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 反诉与本诉当事人同一性的特征决定了只有本诉的被告才能够向本诉的原告提出反诉。如果不是本诉的被告,如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则无权提出反诉。 (二)须在本诉进行中提出 本诉进行中是指法院受理本诉后直至法庭辩论终结前。法院尚未受理本诉,诉讼程序尚未开始,反诉无从提起。法庭辩论已经终结,再受理反诉不但无法达到诉讼经济的目的,而且会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