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合同效力案件不能调解。因为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合同效力确认的诉讼属于确认之诉,是不适用调解制度的,应由法院进行判决。
一、确认解除合同效力之诉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确认解除合同效力之诉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是:
1、确认之诉,诉讼标的是原告请求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确认收养之诉中,父母子女间的收养关系即诉讼标的;
2、变更之诉,诉讼标的是原告请求变更或消灭的民事法律关系;
3、离婚之诉,诉讼标的是现存的夫妻关系。诉讼标的物不同,标的物是实体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对象,是其具体物质形态。在分割财产之诉中,诉讼标的是财物的产权,诉讼标的物是财物本身,或是物品或是一定数量的款项。非财产权益之诉有诉讼标的,不一定有标的物。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所争执的需要通过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予以解决的民事、经济法律关系,亦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合同效力能否调解呀
合同效力不能调解。
无效的合同自始不对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由于该纠纷属于根据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效力认定只能由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依法予以认定,当事人不能通过第三方组织的调解来认定合同的效力。
法律规定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根据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不得调解。
三、劳动关系确认只能单独起诉
当事人仅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提起诉讼,是否应予受理的问题,曾经历过受理与不受理之间的多次变化。2008年7月市高院《关于劳动争议纠纷若干程序问题的意见》中在确认劳动关系争议的处理问题上,提出“当事人仅就与用人单位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向仲裁部门或法院提出确认请求的,一般应当向劳动者释明,要求其增加与劳动关系有关的支付劳动报酬等实体请求,以避免重复仲裁或诉讼,及时周严地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据此,当时倾向于对于单独确认劳动关系争议的案件不予受理。这主要考虑:诉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确认之诉为权利确认之诉,而劳动关系的是否确认属于双方间事实关系状态的认定,不属于权利确认之诉,不属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而应由劳动行政部门主管。但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项中明确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列入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仅就确认或否认劳动关系诉求提起诉讼的案件屡屡发生,如何妥善解决高院指导意见精神与上位法规定之间的冲突,一时成为处理此类案件的焦点。
-
合同效力确认之诉的效力是否适用于调解解决
349人看过
-
如何区分确认调解协议案件与确认合同效力案件
224人看过
-
产生合同效力确认纠纷仲裁是否可以解决?
431人看过
-
确认调解是否对合同效力产生影响
202人看过
-
确认合同的有效性可以调解
339人看过
-
调解书中能否确认合同效力纠纷
478人看过
收养关系是父母子女的关系除了基于血缘关系发生外,可以基于法律行为即收养而发生的关系。收养,是指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将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加以抚养,使原来没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们产生了法律拟制的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更多>
-
涉及确认合同效力调解权法院可以不予判决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23合同效力的确认不能调解。调解适用于双方同意、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明确的案件。确认合同效力属于确认诉讼,属于根据案件性质无法调解的案件,不得调解。
-
调解协议能否确认合同效力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04确认合同效力不能调解生效。 确认合同效力属于确认之诉,确认之诉不适用调解程序,所以确认合同效力不能生效调解,应由法院进行判决。不能调解的案件还有适用特别程序、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等案件。
-
涉及确认合同效力可否提交调解书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26涉及确认合同效力不能调解。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根据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不得调解。
-
合同法确认合同效力后还可以调解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25确认合同效力不能调解生效。确认合同效力属于确认之诉,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根据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不得调解。
-
合同效力确认仲裁结果是否公布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02合同效力确认纠纷,符合申请仲裁的条件时,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