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位过失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3 15:40:57 95 人看过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网友提问:

共同过失犯罪这一说法吗?

律师解答: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因此,虽然可以说共同过失犯罪,但按照我国法律并不构成共同犯罪。

一、过失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吗

1、过失犯罪不一定会被从轻或减轻处罚,也存在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3、行为人是否已经遇见危害结果,将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1)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形式。

(2)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即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形式。

二、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是矛盾关系吗

根据犯罪行为人在作案时心理状态的不同,可以把犯罪划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刑法》规定:?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又可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又可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04: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存在单位犯罪中的过失犯罪吗?
    一、存在单位犯罪中的过失犯罪吗?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则由此构成的犯罪,是单位过失犯罪。刑法规定的单位过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劳动安全事故罪,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罪,教育设施管理责任事故罪,消防管理责任事故罪和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单位犯罪,又称法人犯罪,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认定单位犯罪、怎样区分罪与非罪将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二、过失犯罪如何认定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
    2024-01-15
    92人看过
  • 过失犯罪如何承担责任,单位会过失犯罪吗
    过失犯罪如何承担责任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单位会过失犯罪吗单位犯罪,又称法人犯罪,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社会上一些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此统称为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已严重侵害我国的社会秩序尤其是经济
    2024-04-03
    156人看过
  • 单位犯罪是否存有过失的行为
    一、单位犯罪是否存有过失的行为单位犯罪有过失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责。这是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责。这是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则由此构成的犯罪,是单位过失犯罪。刑法规定的单位过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劳动安全事故罪,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罪,教育设施管理责任事故罪,消防管理责任事故罪和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二、单位犯罪可以只处罚单位吗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
    2023-10-21
    481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吗
    殊不知,在一些特定情形之下,企业等公司单位也有可能成为过失犯罪的实施主体。具体而言,当一家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一时疏忽或过度信心满满而导致严重违法行为,进而引发严重社会危害性后果者,便有可能遭到过失犯罪法律的制裁。例如,在生产过程及日常操作活动中违反了相关的安全管理规范,从而引发了严重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不良事件,那么此类事件中的公司单位将有极大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这无疑也是一种典型的过失犯罪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4-08-09
    272人看过
  • 过失可以构成单位犯罪吗
    不存在过失构成单位犯罪,过失属于个人行为,不应当算做单位犯罪。《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12
    146人看过
  • 单位过失犯罪的概念问题
    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据此,所谓单位犯罪,就是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行为。单位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的犯罪,也不同于共同犯罪,而是一种独立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构成要件。一、单位犯罪的特征1、主体: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2、主观方面:从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来看,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势基本上是故意犯罪,但是也存在个别过失犯罪;3、客观方面:单位犯罪在客观上是由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决定实施犯罪,这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在客观上的重要区别;4、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我国对单位实行两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在两罚制情况下,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
    2023-06-11
    473人看过
  • 过失犯罪是否可以由单位来实施?
    能。如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过失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单位成立过失犯罪。勘察单位应当可以成为本罪主体根据现行《刑法》第137条的规定,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体只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不包括勘察单位,故勘察单位并非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第20条规定: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然而,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么多年勘察管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2001年综合执法检查不合格有质量隐患或可能有质量隐患的工程65项,其中涉及勘察原因的占72%。[1]可见
    2023-07-08
    256人看过
  • 单位犯罪对个人的处罚是什么,单位犯罪是什么?
    一、单位犯罪对个人的处罚是什么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节单位犯罪: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单位犯罪是什么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
    2023-04-18
    167人看过
  • 单位过失犯罪有哪些罪名类型
    一、单位过失犯罪有哪些罪名类型单位过失犯罪的罪名类型如下:1.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2.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罪;3.教育设施管理责任事故罪;4.消防管理责任事故罪;5.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等。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一百三十五条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根据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是我国刑法对单位
    2023-09-10
    137人看过
  • 单位过失犯罪法律如何规定
    单位犯罪,又称法人犯罪,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社会上一些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此统称为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已严重侵害我国的社会秩序尤其是经济秩序。因此,严厉打击单位犯罪已是我国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实际工作中,如何认定单位犯罪、怎样区分罪与非罪将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则由此构成的犯罪,是单位过失犯罪。刑法规定的单位过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劳动安全
    2023-05-01
    287人看过
  • 单位犯罪包括故意和过失吗?
    单位犯罪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一、怎么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4、客体方面:
    2023-06-26
    444人看过
  • 什么是单位犯罪?单位犯罪具有哪些特征?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特征:1、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法定性。2、单位犯罪的意志的整体性;3、单位犯罪利益的整体性单位的利益。一、单位犯受贿罪(一)单位犯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单位犯罪之区别于个人犯罪,不仅仅是一个主体的问题,而且在整个犯罪构成上,都具有不同于个人犯罪的特征,因而单位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对单位犯罪的定罪,主要应当从罪体和罪责两个方面加以认定:1、罪名主体(1)公司: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2)企业:企业是指依法成立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3)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成立、从事各种社会
    2023-06-24
    36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单位犯罪怎么处罚?
    一、过失致人死亡单位犯罪怎么处罚?过失致人死亡单位犯罪将会对此按照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来追究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等。一般来说,当事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均是过失犯罪,但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才需要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过失罪的认定注意事项是什么?成立过失犯以行为发生法益侵害结果为条件,除此之外,与故意犯罪一样,还要求有实行行为与结果回避可能性。1、实行行为过失犯的构成要件除结果外,还有实行行为;而实行行为是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紧迫危险的行为。在结果发生的情况下,首先要判断是否具有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不可否认的是,过失犯的实行行为定型比故意犯的实行行为定型要缓和得多,这是因为《刑法》往往并没有严格规定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但不能据此
    2024-01-24
    463人看过
  • 单位过失犯罪怎样认定,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谁来承担?
    一、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是指行为人应注意并能注意而不注意以致发生犯罪。事实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将过失区分为普通过失与业务过失。普通过失是指在构成要件上没有特别限制的一般过失。而业务过失是指从事某项业务的人因疏于业务上的必要注意,导致发生了行为人并不希望的危害结果。单位成员在职务工作中敷衍了事,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即属于业务过失。单位犯罪主体是复合主体,是由法人或非法人社会组织为形式,以自然人为内容复合组成的特别主体,后者包括直接负责的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逻辑常识,任何单位为了单位自身的利益,都必然要求其主管人员及其他人员对单位恪尽职守。否则,单位成员对单位不尽职守,就必然导致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单位之形式严重脱离,从而使单位涣散甚至解体,这也就是说,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单位的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以致过失犯罪,必然有形地或者无形地危害单位
    2023-02-25
    1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单位犯罪单位怎样才算过失犯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0
      单位过失犯罪。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则由此构成的犯罪,是单位过失犯罪。刑法规定的单位过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劳动安全事故罪,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罪,教育设施管理
    • 关于单位犯罪过失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20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可以是故意的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的犯罪,如果单位存在过失行为构成犯罪的,就可以构成单位过失犯罪。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 单位犯罪存在过失犯罪不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2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可以是故意的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的犯罪,如果单位存在过失行为构成犯罪的,就可以构成单位过失犯罪。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 单位犯罪的过失怎么办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4-05
      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则由此构成的犯罪,是单位过失犯罪。刑法规定的单位过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劳动安全事故罪,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罪,教育设施管理责任事故罪,消
    • 单位犯罪过失是真的有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5
      单位犯罪中的过失犯并不是这一个,也不是特定的某一部分。就故意、过失内容本身来说,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并没有区别。刑法总则关于故意过失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单位。认定单位犯罪的过失,要求构成过失犯罪的行为本身,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