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人员回避是否需要申请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1 18:03:33 398 人看过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检察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书面或者口头提出,并说明理由,不需要申请,如果是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需要提出申请。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二十五条检察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书面或者口头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的,应当记录在案。

第二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申请回避的权利,并告知办理相关案件的检察人员、书记员等人员的姓名、职务等有关情况。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应当书面或者口头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的,应当记录在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或者调查,认为检察人员符合回避条件的,应当作出回避决定;不符合回避条件的,应当驳回申请。

回避的程序

1、回避的提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1条的规定,二审人民法院发现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回避制度的,应当裁定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2、回避的审查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应当由法院院长审查和决定。

3、回避的效力

根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如果对回避决定不服,可以当庭申请复议一次。如果没有当庭申请复议,回避决定就会发生效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15: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检察人员实行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制度
    全国检察机关第四次政治工作会议上获悉,根据高检院的部署,今明两年检察机关将全面实施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其中,检察人员实行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制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草的《检察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即将颁布执行。这个办法规定,检察人员在办理任职手续前和从事公务活动时,都要主动报告应回避的关系,对隐瞒不报的,要予以批评教育;对应回避而拒不服从组织安排的,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对因未回避给公务造成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应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这次检察机关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还包括:推进地方检察机关的改革;加大培养年轻干部工作力度;组织地方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以及自侦部门负责人进行跨地区交流;组织上下级检察院之间、东西部检察院之间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全面推行中层领导竞争上岗、一般干警双向选择和岗位轮换三项制度等。
    2023-06-06
    452人看过
  •  检察官为何要回避?
    本案涉及当事人近亲属、直接利害关系人、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人员。根据回避制度,若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则应回避。(一)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素材中提到的回避情况有哪些?根据提供的素材,我们可以得知回避情况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执行人员、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利害关系人、诉讼参加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勘验人等与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有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检察、侦查、执行的人员,以及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检察、侦查、执行的人员。根据《中华
    2023-11-10
    245人看过
  •  申请法院人员回避
    该段内容讲述了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担忧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全体法官回避可以消除这种担忧,如果法院整体人员都需要回避,则可以适用指定管辖制度。为了消除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担忧,如果全体法官回避,他们可以向法院申请回避。针对这种情形,如果法院整体人员都需要回避的,就代表这一法院不适合管辖这一案件,那么就可以适用指定管辖制度,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素材:申请法院整体回避】法院整体回避,申请回避制度法院整体回避是指在审理某一案件时,由于审判人员与该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因素,使得该审判人员无法保持中立而需要申请回避的一种制度。申请回避制度是保障司法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审判人员必须保持中立,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影响,以确保公正地审理案件。如果审判人员与该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
    2023-08-19
    280人看过
  • 可以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主体有哪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可以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主体包括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提出。《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申请回避的权利,并告知办理相关案件的检察人员、书记员等人员的姓名、职务等有关情况。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应当书面或者口头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的,应当记录在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或者调查,认为检察人员符合回避条件的,应当作出回避决定;不符合回避条件的,应当驳回申请。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情形有哪些1、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
    2023-06-11
    201人看过
  • 检察人员任职回避的情况有哪些?
    检察人员(指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书记员、司法行政人员和司法警察)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1、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2、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3、同一工作部门的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4、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申请检察人员回避怎样处理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出庭的检察人员回避的,人民法院应当区分情况作出处理:(1)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情形的回避申请,应当决定休庭,并通知人民检察院尽快作出决定;(2)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情形的回避申请,应当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条
    2023-08-18
    390人看过
  •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是否适用回避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在一定的情形下,是适用回避制度的,如是监察对象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五十八条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监察对象、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是监察对象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二)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三)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四)有可能影响监察事项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的。刑事案件适用回避的人员1、审判人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里的“审判人员”应当包括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院长以及参加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2、检察人员“检察人员”应当包括助理检察员、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副检察长和检察长。3、侦查人员“侦查人员”既包括所有侦查机关从事侦查工作的侦查人员,又包括对侦查工作进行组织指挥的负责人,即有权参
    2023-04-30
    209人看过
  • 对检察官驳回回避申请的复议,怎么处理
    人民检察院作出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后,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如不服本决定,有权在收到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后5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当事人等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决定机关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回避申请复议期限是多久1、三日内。2、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回避决定时间、决定形式和当事人复议权利】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2023-08-05
    235人看过
  • 专利申请审查时,工作人员需要回避吗
    在专利申请审查时,有以下情况的工作人员需要回避。(一)是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的近亲属的;(二)与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有利害关系的;(三)与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查和审理的;(四)专利复审委员会成员曾参与原申请的审查的。律师补充:专利申请不予受理的情形:(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缺少请求书、说明书(实用新型无附图)或者权利要求书的,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缺少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简要说明的;(二)未使用中文的;(三)不符合本细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四)请求书中缺少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或者缺少地址的;(五)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十八条或者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的;(六)专利申请类别(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不明确或者难以确定的。【法律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在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实施审查和审理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
    2023-05-06
    62人看过
  • 不服检察院驳回申请回避决定后怎样处理
    一、不服检察院驳回申请回避决定后怎样处理1、申请人对人民检察院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有权在收到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书后五日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一次。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十二条二、检察人员回避的程序是怎样的检察人员在检察活动中的回避,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检察人员自行回避申请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向所在人民检察院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应当向该检察人员所在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或者口头申请,并说明理由,根据规定提出回避的,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2、检察人员所在人民检察院有关工作部门对回避申请进行审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提出是否回避的意见。3、检察长作出是否同意检察人员回避的决定;对检察长的回避,由检察委员会作出决定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检察委员会讨论检察长回避问题时,由副检察长主持会议,检察长不得参加。
    2023-04-21
    177人看过
  • 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员回避吗,如何申请仲裁员回避
    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员回避,仲裁员又可以自行回避。仲裁员的回避是指仲裁员具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决的情形后,依照法律的规定,自行申请退出仲裁庭,或者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退出仲裁庭。回避制度是仲裁制度的基本制度之一,仲裁机构实行回避制度,是保障当事人平等行使权利,保证仲裁员公正处理案件的一项重要制度。规定回避制度的意义正在于避免仲裁员的徇私舞弊、枉法裁决情况的出现,以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一)回避的理由回避的理由又称回避的条件或原因,亦即符合哪些条件才构成自行回避或申请回避的法定事由。各国仲裁法对回避的事由一般都作了列举性的规定。我国《仲裁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仲裁员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
    2023-06-12
    404人看过
  • 申请侦查人员回避和申请复议
    新刑诉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原来规定的是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的权利,增加了这个款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具有这样一个权利。一、提供法律帮助原刑诉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提供法律咨询,新刑诉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提供法律帮助,法律帮助当然比提供法律咨询的范围扩大的,但是提供法律帮助的范围还是有待于司法解释明确。二、代理申诉、控告这是原原刑诉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内容。但是新刑诉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明确了具体的内容,该条规定: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1)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2)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3)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4)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不解除的;(5)贪污、挪用、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
    2023-03-26
    197人看过
  •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自行回避的情形
    一、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自行回避的情形在公诉人回避的法定情形出现之后,需要向相关单位提出回避请求,且公诉人的回避的法定情形,与其他类型的回避情形和回避的方法都是一样,但在公诉人回避之后,审理案件的机关可能会做出休庭,继而从事安排开庭时间。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要求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有关人员退出案件的审理活动或者其他诉讼活动的法律制度:(一)回避的对象与情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5条的规定,回避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其中审判人员既包括审判员,也包括陪审员。上述人员遇有下列情形时,应予以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二)回避的方式与决定权回避有两种方式:(1)当事人申请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
    2023-04-27
    244人看过
  • 书记员会见当事人的是否需要回避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书记员会见当事人要不要回避,要看书记员是否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而定,有利害关系的,就要回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对合议庭组成人员、独任审判员和书记员等人员有申请回避的权利。第四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所称的审判人员,包括参与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第四十九条书记员和执行员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规定。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情形有哪些《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回避制度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和离职回避四种情况。1、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
    2023-04-29
    499人看过
  • 申请回避需要证据吗
    申请回避不需要证据的,但是是需要提出相关的理由。一、什么是回避回避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要以保证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回避制度在诉讼中不是针对当事人而规定的。它是要求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因有法律规定的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或执行有关的任务的情形,不参加对有关案件的审理或免除有关任务的执行的制度。回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行回避,即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遇有民事诉讼法等40条规定的某种情形时,主动不参加对案件的审理或任务的执行。另一种是申请回避,即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存在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的某种情形时,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的自行回避和当事人申请回避结合起来,有利于促使回避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对案件的公正审判。二、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申请回避是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当事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
    2023-03-01
    312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检察官回避申请书需要的情形是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3
      检察官回避申请书需要的情形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3、25条规定,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和书记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①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②本人或本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③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④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上述关于回避的规定,也适用于鉴定人和
    • 当事人申请侦查人员回避的,对不同的案件办案人员是否需要回避申请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5
      在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当事人认为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及其他办案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理案件的,都可以提出申请,要求该办案人员回避。当然,在刑事诉讼中,并不是当事人一提出申请,办案人员就应当退出办理本案,决定办案人员是否回避应经过一定的程序。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对不同的办案人员,决定其是否回避的人或者单位也各不相同。根据法律的规定,在案件的侦查阶段,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
    • 是亲戚需要回避民事诉讼申请回避人员怎样?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1
      应当暂停本案工作 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45条第2款规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2、《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 行政复议案件检察官是否需要回避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30
      检察员是需要进行回避的,可以自行回避,也可以申请回避,由于申请回避的对象不同,决定回避程序的主体也有所不同。检察人员与案件的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利害关系和利益联系的,适用回避程序,不能参与案件的审理。
    • 提起行政诉讼检察员需要回避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01
      检察员是需要进行回避的,可以自行回避,也可以申请回避,由于申请回避的对象不同,决定回避程序的主体也有所不同。检察人员与案件的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利害关系和利益联系的,适用回避程序,不能参与案件的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