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经济补偿而假离婚是违法的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4:02:43 472 人看过

1、为经济补偿而假离婚是违法的吗

为个人利益而骗取离婚证是违法的,这违反了国家正常的婚姻管理秩序。不是真正的离婚。然而,“假离婚”属于民事案件,只有被告知后才能处理。没有诉讼,没有人会主动调查。人民法院不受理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因虚假离婚登记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应当向原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解决。只有在原婚姻登记机关重新办理、注销离婚登记并收回离婚证后,人民法院才能受理当事人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八条提起的离婚诉讼,申请离婚登记的一方应当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如实提供有关证件和本条例规定的证件,不得隐瞒真实情况。”第二十五条规定:申请婚姻登记的一方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向结婚或者再婚的一方撤销婚姻登记,宣告婚姻关系无效,收回结婚证书;宣告解除婚姻关系无效,并向离婚一方收回离婚证明,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II对于虚假离婚的效力,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假离婚双方均未与第三人结婚的,假离婚一方骗取人民法院离婚调解书的,可以宣告离婚无效,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核实的,应当再审。法院应裁定撤销原离婚调解书。应注意的是,虚假离婚被宣布无效,而非理所当然。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离婚无效,收回离婚证明和离婚调解书的,自离婚之日起无效,婚姻关系视为不解除。未经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宣告无效的,仍视为虚假离婚具有离婚法律效力。虚假离婚的一方或者双方与第三人结婚的,承认再婚有效。此时,虚假离婚当事人宣告虚假离婚无效的请求权消灭,原虚假离婚具有法律效力

司法实践中,利用离婚逃避债务或非法获得经济补偿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定,因为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婚姻关系已经解除,法律上没有虚假离婚。如果涉及诈骗非法利益,需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什么是假离婚

假离婚购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假离婚合同在中国合法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09: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济补偿相关文章
  • 离婚经济补偿数额怎么确定,离婚经济补偿的请求条件
    一、离婚经济补偿数额怎么确定离婚经济补偿数额的确定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少付出义务一方因之获得的利益。获得的利益不仅包括有形的财产价值,如收入、购置的房产等,而且包括无形的可期待性利益。2.一方付出义务的多少。这种根据付出家务劳动的强度和时间、协助对方工作的多少来确定补偿数额,实际上就是将家务劳动和协助工作的价值货币化。3.双方的财产状况及其经济能力。如果对方的经济能力无法达到受补偿方的要求,即使确定了高额的补偿数额,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不能实现则没有任何意义。二、离婚经济补偿的请求条件离婚经济补偿的请求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有相应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夫妻一方实施了法定的违法行为,即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四种侵权行为。2.违法行为导致了一定的损害事实。即该违法行为给无过错方造成了财产和人身、精神上的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导致了夫妻间的离婚。该违法行为与感情
    2023-06-23
    240人看过
  •  孕妇离婚后的经济补偿
    尽管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孕妇在离婚时可以获得补偿,但民法典确实规定了夫妻中的一方, 由于抚育子女、照顾老年人或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 离婚时可以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而另一方则有义务给予补偿。对于具体的经济补偿标准,并无法律规定。尽管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孕妇在离婚时可以获得补偿,但民法典确实规定了夫妻中的一方,由于抚育子女、照顾老年人或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离婚时可以向另一方请求补偿,而另一方则有义务给予补偿。对于具体的经济补偿标准,并无法律规定。首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协议不成时,应由人民法院在查明夫妻双方各自财产状况以及一方多付出义务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确定。离婚时,如果女方生活困难,男方有负担能力的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孕妇作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
    2023-09-17
    139人看过
  • 公司违法调岗有经济补偿吗
    一、公司违法调岗有经济补偿吗是的,若公司违法调岗,员工有权索取经济补偿。理论而言,企业无权擅自改变员工职位,这一举措通常无效。员工可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寻求解决方案,要么恢复原本的工作岗位,要么结束合同并获得双倍经济赔偿。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企业非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第47条规定,以两倍经济补偿金作赔偿。补偿计算方法基于员工在单位的服务年限,每一年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数额;工作超过半年但不足一年,按一年计;不足半年则发半个月工资。如调岗涉及劳动合同内容变更,需经双方协商达成共识。若企业强行调岗,员工有权拒绝。不合理的单方调岗即构成违法解约,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补偿。若非个人原因,企业及其关联企业与员工轮流签订劳动合同,计算经济补偿时,原单位的工作年限可合并计入新单位。《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
    2024-07-25
    136人看过
  • 如果二婚离婚有经济补偿吗?
    一、如果二婚离婚有经济补偿吗?二婚离婚是否有经济补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决定。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二、离婚损害赔偿构成要件是什么?我国法律的基础理论中确定了一般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因为离婚案件也是民事案件,且离婚损害赔偿又是一种婚姻家庭中的一种侵权行为,所以其应该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可以适用《民法典》中的规定。(一)行为的违法性。实施的行为违法是其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条件。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此类违法行为主要是指实施与他人重婚、非法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意图杀害家庭成员的,因触犯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也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行为。(二)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无
    2024-01-09
    217人看过
  • 婚假不休的话可以得到经济补偿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婚假不属于上述规定的范围,所以如果不休婚假单位不会给予额外补偿。当然,如果工作需要无法批您婚假,单位也可以按延长工作时间(一)的情况处理。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以下简称《经济补偿办法》)等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
    2023-05-04
    57人看过
  • 经济补偿金离婚可以分吗
    离婚经济补偿金可以一次给清,当然也可以分批次给,只要最终将所有的经济补偿金都支付完毕,那么就是合法的。因此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车在我的名下的离婚应当给谁1、车在当事人的名下的,如果该车是当事人的个人财产,那么离婚时车仍归当事人个人所有,离婚时不予分割;车在当事人的名下,但是是双方共同的财产,离婚时对于该车辆双方可以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可以由法院判决。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第一千
    2023-03-10
    377人看过
  • 单位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是怎么样的
    经济补偿金=基数×年限年限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注意这里是“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不是“本单位连续工作年限”,细微的变化,说明劳动合同法在计算工作年限时已经不再局限于“连续工作年限”了,即使劳动关系有中断,也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统一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以六个月作为分界线作出不同的规定,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相比之前的一刀切均视为一年的规定更公平合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2024-04-23
    357人看过
  • 离婚时经济补偿是什么,经济补偿适用前提有哪些
    离婚经济补偿,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夫妻离婚时,对家庭事务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在离婚时有权获得另一方经济补偿的制度。经济补偿适用的前提是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4-04-27
    257人看过
  • 离婚了用给的经济补偿要怎么处理
    离婚经济补偿违约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再次就经济补偿进行协商处理,若双方无法就相关事项达成协商的,可以据此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依法判决,再根据生效判决请求执行。若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则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辞退试用期员工应给予经济补偿吗试用期员工如因以下四种类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样应支付经济补偿。1、试用期员工“被迫离职”的。一般来说,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但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当用人单位存在某些违法情形时,劳动者可以单方随时解除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虽然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2、用人单位向试用期员工提出解约动议,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3、用
    2023-07-28
    299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离婚经济补偿是什么意思
    一、法律规定的离婚经济补偿是什么意思法律规定的离婚经济补偿的意思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夫妻离婚时,对家庭事务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在离婚时有权获得另一方经济补偿的制度。而离婚经济赔偿是在夫妻一方存在过错时,离婚应该给予无过错方民事赔偿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曲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聩另一古I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设立离婚补偿制度,可以使婚姻关系中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在离婚时得到精神上的抚慰与财产上得救济,体现了法律的公正、补偿与保护功能。离婚时适用经济补偿制度。二、民法典离婚协议补偿款的诉讼时效是几年民法典离婚协议补偿款诉讼时效原则上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所以离婚协议补偿款的诉讼时效也是三年。但
    2023-10-09
    262人看过
  • 补办结婚证蹭婚假是违法行为吗?
    补办结婚证蹭婚假不是违法行为,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一、婚假工资如何计算不少单位对婚假的时间和婚假的工资支付有自己的“土政策”,因此不少网民询问,国家和上海市对此是否有统一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用人但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果单位的“土政策”违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个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无效的,对职工并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单位硬要按“土政策”办事,由此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单位赔偿损失。在婚假的问题上,虽
    2023-03-21
    378人看过
  • 哺乳期离婚经济补偿
    法律综合知识
    哺乳期离婚经济补偿:仅仅凭是在哺乳期,不能得到赔偿,不管是女方主动提出的,还是男方主动提出的。离婚赔偿针对的是过错方,如果出现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中任意一种的,无过错方都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哺乳期离婚经济补偿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n(一)重婚;\n  (二)与他人同居;\n  (三)实施家庭暴力;\n(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n(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2022-06-30
    270人看过
  • 有经济补偿的离婚协议书
    男方:×××,民族:汉,现居住××市××区××路××号。身份证号:××××××××××××××××××女方:×××,民族:汉,现居住××市××区××路××号。身份证号:××××××××××××××××××协议人双方于××××年××月××日在××县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因双方共同生活期间性格不合,加之双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吵架,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已无和好可能。按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现双方就解除婚姻关系一事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人双方自愿离婚。二、子女抚养、抚养费及探望权:协议人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生育一女孩,取名×××,××××年××月出生,离婚后由女方抚养,跟随女方一起生活,男方承担孩子独立生活前的基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每月不低于500元,在每月的5号之前支付至女方指定的银行帐户;如遇到孩子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大额支出(一次性支出500元以上),双方各承担50%;对于子女抚养费
    2023-06-12
    121人看过
  • 拆迁补偿会因为离婚而少赔付吗?
    一、拆迁补偿会因为离婚而少赔付吗?货币补偿是通过不同的法定依据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专业的估价,生成有据可循的多远组成的补偿金额。以下介绍三种法定评估依据:市场评估价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是由符合规定的专业估价机构,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选用适宜的估价方法,并在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商品房交易均价是指同区域同类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价格,由相关部门每季度定期汇总测定并公布。重置价是指由估价机构采用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按估价时点的价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与估价对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状态的建筑物的正常价格。上述三种价格都是拆迁补偿的法定依据,但用途各有不同,在不同情形下分别适用。二、土地性质分类拆迁补偿根据土地性质可以分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和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
    2023-04-29
    189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j的行为。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更多>

    #经济补偿
    相关咨询
    • 为了经济赔偿假离婚法律如何规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18
      为了经济赔偿假离婚在法律上应当违法的,但我国法律上也并不存在假离婚的说法,只要办理了离婚手续的,就是合法的解除了婚姻关系,根本不存在假离婚的说法,具体情况下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认定。
    • 经济补偿不违法对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7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获得赔偿根据根据劳动法规定: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
    • 为买补偿而假,这样的婚姻有效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2
      结婚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其行为效力不仅受到《婚姻法》的约束,还要受我国《民法通则》的限制。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要有相应的意思表示,如果意思表示有瑕疵,那么相应的行为也会出现瑕疵。如果该行为违反了国家禁止性规定,那么必然会招致无效的后果。所以说,分析起法理来,这样的假结婚效力值得讨论。而在实践中,如果双方的手续齐全,并且经过了婚姻登记部门的审查,那么双方的婚姻行为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受
    • 为什么是经济法?而不是民商法?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9
      因为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国家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的一部法律。民商法的特点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的法律。
    • 自己违法行为需要得到经济补偿金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7
      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38条和46条,公司违法,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情形有: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