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和收养的区别如下:
1、过继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不良习俗。在旧社会,这是一种封建的血缘关系。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下的一种特殊的收养形式,一直延续到解放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废除了封建宗法继承制度,我国现行法律不予承认过继这种行为;
2、收养是改变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收养父母与被收养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适用父母与子女关系法的规定;收养子女与收养父母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适用关于子女及其父母近亲属的法律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被收养子女与其生父母和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消除。
过继和收养一样吗
过继和收养不一样,但是过继符合法定的条件时也可以构成事实上的收养,应当得到法律的认可。过继是中国民间的习俗,民间的过继不具备法律效力。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和亲生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收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的行为,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办理事实收养公证,只是对非法收养行为既成事实的证明,不能以事实收养公证反证事实收养行为的合法性,更不能以此为由免除计划生育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理或处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三条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一)丧失父母的孤儿;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第一千零九十四条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一)孤儿的监护人;
(二)儿童福利机构;
(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第一千零九十九条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四条第三项和第一千一百零二条规定的限制。
华侨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限制。
第一千一百零二条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第一千一百零五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
过继和收养一样吗,收养有哪些效力
51人看过
-
过继和收养有什么区别,收养父母不要的子女违法吗
156人看过
-
立嗣和过继的区别
53人看过
-
代位继承和收养、收续的区别是什么?
108人看过
-
亲生关系和收养的继承权是否有区别
379人看过
-
房改房和继承有哪些区别
272人看过
-
收养的和亲戚的有哪些区别?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28收养是一种拟制血亲的关系。亲戚分为两种:一种是血亲、一种是姻亲。拟制血亲就是实际上没有血缘关系,但首先要通过法律形成血缘关系。如果是收养,那就是收养人和养父母、养子女之间形成一种法律上认为和真正的亲生父母一样的关系。若是送养的话就是现在生活比较困难,或者家里有一定的特殊情况,孩子让人帮忙养一段时间,若是送养的话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法律关系没有发生改变。
-
收养与过继有什么区别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2领养一般是指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孩子抚养,过继是指把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内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为的是继承这一支的祭祀,比如有人死了,可以过继一个男孩给他承祧,不一定要有抚养关系,只是在宗族上是他的儿子,继承他财产,祭祀他
-
2022年抱养和过继的区别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01抱养和过继的区别在于,过继一般是在亲戚朋友之间进行的,将子女的关系转移过去。我国现行的法律对过继是不承认的。而抱养的说法也不对,现在的规定为收养,而收养一般只发生在不认识的孩子身上。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 《民典法》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应
-
收养和送养有哪些区别?有哪些联系?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6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将孤儿或者子女送给他人抚养的行为叫做送养,由此,被送养人及其生父母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以及基于此的其他亲属关系同时消灭。收养指的是将他人的子女收为作自己的子女,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产生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
-
收养和寄养关系与区别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8寄养与收养关系的区别在于: (一)两者的目的不同。生父母将其子女寄养的目的在于委托他人代为抚养照顾子女,而非解除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作为生父母的送养人之所以将子女送养,其目的就在于解除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 (二)成立、生效要件不同。寄养并不需要特别的成立、生效要件,一般而言,只需子女的父母与负责寄养的亲友协商一致即可;而法律对收养的成立和生效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不符合实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