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什么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
(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四)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二、社区矫正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接受教育,按照规定参加公益劳动。
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2、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3、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4、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5、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6、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社区矫正一般是针对于犯罪情节较轻,不需要在监狱中服刑所实施的行为,一般社区矫正就适用于被判缓刑或被剥夺政治权利等相关的犯罪人员,只要在此期间遵守规定,不再做犯法的事情,那么只要矫正的期限届满,就不用再执行任何的刑罚。
-
缓刑犯接受社区矫正,依法实行社区服务
303人看过
-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奖惩
140人看过
-
缓刑期间是否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476人看过
-
被假释的罪犯还要实行社区矫正吗
413人看过
-
社区矫正期间社区矫正对象的义务
238人看过
-
可以社区矫正的都是什么犯罪行为
350人看过
-
对判处下列哪种刑罚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9按照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社区矫正对象的什么为社区矫正执行地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9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根据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
-
被假释的罪犯是否需要实行社区矫正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04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考验期结束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四条【假释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
-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履行义务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3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五
-
什么是社区矫正的对象?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3社区矫正的对象,也就是社区矫正的范围,是指社区矫正适用于哪些人。根据相关刑事法律法规以及两院、两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是以下五类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①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②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③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