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国内经商的台湾居民,目前为一故意伤害致残公诉案的被害人,已经开过一次庭,被告辩护人以我在国内各省区累计时间超过一年为主诉求,将我受害地认定为经常居住地,经我查阅涉台相关规定及法律,我认定此说法及不合理,找到的资料如下
1.根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中第一条到第四条,明显的指出台湾居民是中国公民,
且使用证件为旅行证件(也就是台胞证),这明显的指出,台湾居民往来大陆各省区经商,旅
行,跑业务等等,与其他个省区居民的法律上的地位是一样的,并不存在着入境的行为.
2.我在2006年2月到2006年7月多次往返台湾与河北省,且有河北签发一年多次有效往返签注(有效期限2006/04/02-2007/04/02),这证明这段期间我人在河北,且最後一次七月到河北一直到签注到期并未超过一年,2007年04月我到新疆延期一次性签注(三个月),到期为2007/07月,这期间我办妥结婚登记,并在七月以结婚登记在新疆申请两年的居留签注,在2007年11月就案发受害至今,在2007年5月一直到2007年11月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云南(有证明),我并提供台湾公司在职证明,薪资证明,委任证明,证明全部依照规定由两岸海基及海协两会公证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4、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5、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这两条规定,我在各省区旅行经商,任何一地连续停留时间都未超过一年,我的经常居住地及居住所(户籍所在地),应该是在台湾省,台湾是属於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法律适用不可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与台湾是属於一个中国内两个法域间的问题,台湾省是中国的一个省,其法律上省、区的权重,与中国内地任何一个省、区是平等的,台湾居民在中国任何一个省际间旅行、经商,并不存在着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只是本国居民在国内各省际区间的旅行.
根本在于涉台涉的是台湾,涉外涉的是外国,台湾不是外国,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因而,涉外刑事诉讼主要是不同国家在刑事诉讼方面相互协作,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而台湾则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国家与国家的主权问题,而是一国内部的问题。涉台刑事诉讼实质是一国之内不同法域之间的区际司法问题。
涉台刑事诉讼除了要遵守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还要遵守几项特别原则:维护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原则;平等对待原则;促进两岸交往与合作的原则;及时有效惩治犯罪的原则;真诚合作的原则。
涉台刑事诉讼则是具有涉台因素的刑事诉讼,具有涉台因素是区别于涉台刑事诉讼和一般刑事诉讼的根本所在。一般刑事诉讼不具有涉台因素,只是在通常情况下进行的刑事诉讼。二者都是刑事诉讼活动,如果说一般刑事诉讼采取的是刑事普通程序,那么涉台刑事诉讼则是刑事特别程序,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根本在于涉台涉的是台湾,涉外涉的是外国,台湾不是外国,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因而,涉外刑事诉讼主要是不同国家在刑事诉讼方面相互协作,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而台湾则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国家与国家的主权问题,而是一国内部的问题。涉台刑事诉讼实质是一国之内不同法域之间的区际司法问题。
-
经常居住地认定标准,经常居住地怎么填写
135人看过
-
经常居住地证明材料有哪些,经常居住地的认定
423人看过
-
管辖权、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
65人看过
-
居住多久算经常居住地
370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经常居住地和住所地不一致的赔偿问题
484人看过
-
经常居住地和居住地如何区别
435人看过
结婚的登记流程有: 1、携带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常住户口本、3张两寸近期的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的民政局进行办理; 2、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查双方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颁发结婚证。... 更多>
-
涉外纠纷中的经常居所地是指居住地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3所谓“连续居住一年以上”是指一种相对持续的居住状态,例如:当事人因为工作派遣、短期学习、出国旅游、外地就医等原因导致无法始终居住在某一地,但只要其居住状态是相对持续的,且达到一年以上,并不会影响经常居所地的判断。 就认定“作为生活中心的地方”而言,则要从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家庭生活、社会关系、主要职业、财产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
居住无固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问题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0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标准残疾赔偿金可以认定经常居住地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9依据法律规定,残疾赔偿金标准有受诉法院地、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3个标准可供选择,因此你表哥的情况可以适用于北京的赔偿标准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居所”的问题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14新《刑事诉讼法》规定指定监视居住“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如何选择合适的“居所”呢?实践中,有在宾馆或者招待所,也有单独找个地方的,这些很难说就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当然,这也会出现二个问题:一是安全问题,二是管理问题。现在是在过渡期,各地并没有专门的指定居所,即由检察机关专用或保证检察机关使用的监视居住指定居所,并配备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设备,以保证依法使用该强制措施的需要
-
如何确定经常居住的居住地主体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01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虽有规定经常居住地的概念,但是却未规定实际操作中确定经常居住地的主体。因此在实践中确定经常居住地的主体就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当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部分当事人自己写下证明证明经常居住地;部分当事人跑到当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经常居住地证明;部分当事人请熟人朋友作证打下经常居住地的证明;部分当事人找到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