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定自首时,怎么确认自动投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30 17:39:40 489 人看过

一、在认定自首时,怎么确认自动投案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听候处理。自动投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确认:

1.投案时间,既可以是在犯罪事实被发觉前,也可以是在犯罪事实被发觉后,但必须发生在尚未归案之前。

2.投案对象,根据司法解释规定自动投案的对象是司法机关,同时又规定了视为司法机关的投案对象,包括个体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其他有关负责人员。

3.投案的自动性,行为人自动投案的自动性程度差异是很大的,但从自首制度宗旨来考虑,自动程度之大小并不影响自动投案的成立,最多成为量刑所考虑的因素。

4.投出的对象,常认为投案就是个体把自己送去司法机关,交由其处理。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如何认定自首,自首如何认定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交通肇事后主动投案怎么能认定为自首

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仍可成立自首情节,理由如下:

1、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应对刑法分则各罪符合自首成立要件的情形普遍适用。

2、“交通肇事后逃逸”和“投案自首”是在两种主观故意支配下实施的两个独立行为,应分别进行法律评价。

3、对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交通肇事逃逸者适用自首,有利于鼓励肇事者主动投案,悔过自新;

同时,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及时赔偿被害方,使案件得以及时侦破、审结,节约司法资源,符合刑法立法本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

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要适当从严掌握。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n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n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3: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被通缉后自动投案可以认定是自首吗
    对于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果其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接受审判,即符合自首的条件,应当认定为自首,其理由如下:一、犯罪嫌疑人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过程中自动投案的;属于犯罪被发觉以后自动投案的情况,符合自首的时间条件,如果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接受审判的,应当认定为自首。二、犯罪嫌疑人被通缉时,尽管其犯罪事实已经被司法机关知晓,但是犯罪人去向不知,这个时候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自动归案;对于司法机关及时侦查、审理案件,有效地惩治犯罪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同时自首的认定作为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也能给犯罪分子一条悔过自新的道路,有利于鼓励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这符合我国刑法设置自首制度的初衷,因而应当认定为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
    2024-05-15
    350人看过
  • “投案自首”的认定与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第(四)项规定: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以下简称治安自首)治安自首在治安案件中的运用如同一把双刃剑,正确合理的运用将会给社会带来积极作用,使在逃违法分子在国家政策、法律的感召之下自动投案,在宽大处理中得到“优待”,从而促使更多的违法人员投案自首,提高结案率、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益、消除不安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等积极作用。若不能正确合理运用则会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甚至是徇私枉法、纵容违法、败坏风气给社会带来消极作用。而实际办案中我们基层民警经常为治安自首的认定及量罚产生分歧与疑惑,为此本文试图借鉴刑法中关于投案自首的司法解释及其理论研究成果对办理治安案件中投案自首的认定与适用作粗浅的分析、阐述。一、治安自首的概念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第(四)项规定内容可以看出治安自首主要由两部分构成①是主动投案②是如实陈述。现我们借
    2023-06-11
    480人看过
  • 什么情形可以认定主动投案自首
    自动投案自首,通俗地讲,“自首”就是自己检举、揭发自己。也就是举报人将自己涉嫌违纪、违法和犯罪的事实向举报中心进行举报。法律具体是怎样规定的呢?根据我国《刑法》,“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人自动投案,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自首。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听候处理。自动投案包括三种基本情况:(1)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自动投案;(2)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但不知犯罪人是谁的情况下自动投案;(3)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已经被发现而司法机关还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自动投案。实践中,以下情况都应视为投案: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有关负责人员投案;因病、因伤或者为了减
    2023-05-01
    462人看过
  • 对投案自首的认识
    具体考虑自首情况。主要包括:(1)自首的时间。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说明其悔悟时间的早晚;同时也说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的持续状态长短。(2)自首的原因及动机。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三大要素,悔罪态度好的情况下,投案自首的,也说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时也要考虑;(3)交待罪行的情况。交待罪行是否彻底,是否主动,也说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4)犯罪分子有无主动表现。这四大情节,审判人员在量刑时一定要注意的。一、投案自首的案是指什么意思投案自首的案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案件。当事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审理时会从轻或减轻处罚,自动投案也包括被家人或朋友说服然后去投案或在家人和朋友陪同下投案,投案后必须交代一切犯罪事实,如果只是去自首而不配合办理案件,如不交代犯罪经过不算自首,如交代了执法机关还没有掌握的线索或事件还可以在量刑上减轻。
    2023-04-01
    226人看过
  • 什么是主动投案自首,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自首
    一、什么是主动投案自首根据我国《刑法》,“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犯罪人自动投案,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自首。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听候处理。自动投案包括三种基本情况:(一)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自动投案;(二)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但不知犯罪人是谁的情况下自动投案;(三)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已经被发现而司法机关还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自动投案。实践中,以下情况都应视为投案: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有关负责人员投案;因病、因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先以信函、电话投案;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罪行;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
    2023-06-19
    249人看过
  • 认定自首时,怎样确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一、认定自首时,怎样确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从以下方面确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真实身份等个人情况,包括如实供述自己的姓名、身份、住址以及前科等情况。2、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单独犯罪中,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的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中,自首时所要供述的自己的罪行的范围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具体分工是相适应的。《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二、自首是怎样认定的,自首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
    2024-01-12
    442人看过
  • 自首投案由哪个部门认定
    投案自首由公安检察机关认定。投案自首就是罪犯犯罪后自动投案的时间。审理时会从轻或减轻处罚,自动投案也包括被家人或朋友说服然后去投案或在家人和朋友陪同下投案,投案后必须交代一切犯罪事实。一、关于自首认定关于自首的认定,必须同时具备两项基本要件。一是必须自动投案;二是必须如实地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最高法《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共有以下情况可认定为“自动投案”:(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3)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5)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
    2023-03-29
    106人看过
  • 扭送可否认定为投案自首??
    扭送不可认定为投案自首,因为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将通缉在案的,或者正在被追捕的嫌疑人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嫌疑人是不具有主动投案的主观意识的,因此不能变相将其视为嫌疑人的投案自首。扭送的特点1扭送主体的广泛性。实施扭送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公民。这说明扭送是公民一项普遍的权利,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扭送权,公民可以运用这种权利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也伸张了正义,体现了国家支持的社会正气。2扭送对象的特定性。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可以扭送四类人:现行犯、通缉犯、越狱逃跑者或被追捕者。扭送的对象只限于上述四类人,任何人不能随意扩大范围。3有不同于强制措施的强迫性。首先,从“扭送”的词义可以推断出扭是一种送的方式,带有迫使将其送交公安、司法机关的性质,不同于强制措施的强迫性。但公民只有首先控制住扭送
    2023-07-29
    196人看过
  • 主动投案自首如何认定,自首可以够减轻处罚吗
    一、主动投案自首如何认定,自首可以够减轻处罚吗主动投案自首应按下列标准认定:1、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自动投案;2、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但不知犯罪人是谁的情况下自动投案;3、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已经被发现而司法机关还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自动投案。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二、如何认定自首,自首如何认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
    2024-01-16
    72人看过
  • 怎么确定自首投案的标的
    投案自首的认定为: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一、去派出所自首怎么处理去派出所自首并且如实供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二、自首包含传唤到案吗自首不包括传唤到案,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
    2023-06-25
    393人看过
  • 单位自首的认定不包含自动投案的规定是什么
    一、单位自首的认定不包含自动投案的规定是什么?1、单位犯罪以后,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经授权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单位犯罪的事实,应当认定单位自首,其他实施单位犯罪的人员如实供述所犯罪行的,也成立自首。如果犯罪单位中上述人员之外的参与实施单位犯罪的自然人拒不到案或到案后不如实交代罪行的,对其个人不予认定自首,但不影响对单位自首的认定。2、单位犯罪中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先行投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负责人到案后亦能如实交代罪行的,可以单位自首论。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负责人拒不到案,或者到案后不如实交代罪行的,则只能认定自动投案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成立自首,对单位不认定自首。3、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负责人先行投案,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拒不到案,或到案后拒不如实交代的,单位成立自首,投案的主管人员或负责人也应认定为自首,但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能认定为自首。4、单位犯罪中直接
    2023-04-17
    247人看过
  • 投案自首认罪认罚能判缓吗
    若案犯主动向司法机关自首并坦白自身罪行,且自愿接受法庭审判与法律惩治,则其在特定情形下有可能获得缓刑,然而这并不属于绝对之事。毕竟,能否获得缓刑需兼顾案件的整体与细节,具体包括犯罪行为的具体性质、过程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被告人自身的悔过表现等等。通常而言,案犯的自首行为是法定的减轻或轻微惩罚的因素,而自愿承认违法则能给予宽大处理。只要犯罪情节轻微,被告人有明显的悔过表现,且不再具有再次犯罪的潜在风险,且宣告缓刑不会对他所处社区产生重大不良影响,那么该名罪犯便有机会得到缓刑的判决,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规定。根据这部法规的要求:对于那些被判处拘役或轻于三年有期徒刑处罚的罪犯,只要符合下列所有条件,就可被授予缓刑:(一)犯罪情节相对轻微;(二)有明确的悔过之心;(三)不再有再度犯罪的可能性;(四)宣告缓刑对其所属社区无重大负面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
    2024-08-17
    370人看过
  • 杀人投案自首的认定是怎样的
    (一)投案行为必须是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这是自动投案的时间规定。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是指:1、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之前;2、犯罪事实已被司法机关发现,但犯罪分子本人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之前;3、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以被司法机关发现,但司法机关尚未对犯罪分子采取讯问或强制措施之前;4、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尚示被司法机关发现,仅因犯罪分子形迹可疑而被审查、教育主动交待的,也符合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的情形。(二)投案行为是犯罪分子的意志所决定的,这是自动投案是否成立的关键。犯罪分子的意志所决定的,是指犯罪分子在前述的时间规定内,由犯罪分子自己的意志决定投案行为,他有以下几种表现:1、真诚的认罪、悔罪、争取从宽处罚;2、经家长、亲朋好友规劝而投案;3、社会力量迫使其投案。(三)必须是向司法机关或者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这是投案自首的实质性条件。这里所指的司法机关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2023-06-03
    147人看过
  • 对于自动投案是怎么认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一、主动投案怎
    2023-04-05
    35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投案自首是什么意思, 投案自首怎么认定, 投案自首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6
      投案自首并不是指犯罪嫌疑人去了公安机关,供认了犯罪事实就可以了,在司法实践中,自首、立功如何认定是一个难题。 投案自首怎么认定: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
    • 请问主动投案自首怎么认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5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要看具体情节以及司法机关对
    • 如何认定投案自首?投案自首减刑多少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9
      关于投案自首怎么认定,是有相关的司法解释的,最高人民法院就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我们对于投案自首的概念或是认定,都了解的是表面性的东西,一般来说,投案自首如果成立的话,是可以对刑罚进行从轻或是减轻处罚的。浙江红船律师事务所戈振磊律师解析。 一、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认定投案自首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一)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
    • 如何认定自首自动投案刑法对自动投案有哪些规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7
      一、关于“自动投案”的具体认定 《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七种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体现了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根据《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3)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
    •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能否认定自首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8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作为本案的受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一、《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