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股东公司利益受损的策略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2 17:23:15 188 人看过

股东损害公司利益应该处理方法为:建议别的股东行使以下权利,维护公司或自身利益:

1、股东可以依法行使知情权,如查阅董事会、监事会会议纪要、账簿等;

2、股东可以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议的权利;

3、股东可以依法转让股权的权利;

4、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公司及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5、股东可以要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并要求清算。

大股东损害公司利益小股东提起代表诉讼

公司利益遭受损害,小股东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被告不是别人,正是公司控股股东。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股东损害公司利益纠纷案件,支持了原告小股东的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公司控股股东向第三人公司返还其受侵占资金189.44万余元,并赔偿利息损失。法官还首次在判决中认定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修订后的公司法施行之日起算,而不是通常情况下的从权利人知晓利益受侵害之时起算,从而保护了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原告林某和被告某科技公司均为北京一家智能卡公司的股东,分别占有公司15%和35%的股份。2002年底,智能卡公司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2003年,林某提起清算之诉。2004年10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林某与科技公司及其他两位智能卡公司的股东共同对智能卡公司进行清算。

在该案执行过程中,海淀区法院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智能卡公司2001年3月26日的资产负债表及成立以来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清查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审计报告,认为科技公司占用智能卡公司资金170万元,且智能卡公司因违规事宜已支付的不合格支出19.44万余元应从责任人科技公司处收回。

另,2002年10月,会计师事务所受智能卡公司另一股东委托,对智能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成立以来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清查核实,发现在1999年10月8日公司成立之初,即有智能卡公司的入资款转付科技公司170万元,形成其他应收款。林某在得知该情况后,于2002年11月6日曾向科技公司发函,要求妥善解决智能卡工程公司注册资金170万元被抽逃等事宜。

诉讼中科技公司辩称,在2002年11月6日林某即已发现了科技公司收回借款170万元的问题,本案诉讼时效应从2002年11月6日起算,现已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请求法院驳回林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类型为股东代表诉讼,针对的是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而这种侵犯利益行为的主体除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公司股东应属此列。由于智能卡公司已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并经人民法院判决由几位股东对其进行清算,故智能卡公司的董事会或监事会已不能代表公司行使诉权。该公司的股东在发现公司利益受到他人损害发生损失的情况下,通过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提起诉讼寻求救济已无实际意义和可能,又因智能卡公司清算组也未成立,足以说明通过智能卡公司内部救济途径无法实现该公司的权益救济。在此情况下,公司的股东林某以自己的名义直接提起诉讼,为智能卡公司请求利益保护,符合法律规定。

公司法在2005年10月27日修订之前,尚无股东代表诉讼之制度的明确规定,林某尚无法定之诉权,因而不受诉讼时效制度的约束。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赋予股东起诉权。林某起诉之日,在修订后的公司法实施日之后,并未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科技公司非法占用智能卡公司注册资金170万元及违规支出194465.90元的行为给智能卡公司造成了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院判决被告科技公司向第三人智能卡公司给付1894465.9元并赔偿相应的利息损失。

案件宣判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出上诉。

名词解读: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在公司的利益受到公司机关成员的损害而公司不能或怠于起诉追究其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由于股东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来源于公司,并非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公司以强制行使公司的权利,因而称为派生诉讼(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起诉的目的是维护公司利益,胜诉之所得也归公司。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要件:第一,原告股东需符合法律规定要件。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作限制,对股份有限公司则要求是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第二,原告股东必须在诉前用尽公司内部救济。即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书面请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提起诉讼;监事有类似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股东可书面请求董事会或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提起诉讼。只有前述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才有权为了公司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法院起诉。

说明:转载文章的观点并不一定代表本站的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18: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债权人相关文章
  • 股东损害公司利益应赔偿
    7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公司大股东侵害公司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被判赔偿的侵权纠纷案件,该侵权股东被判赔偿公司近30000元。农思站与农仕修系那坡县物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那坡县物资公司)的大股东。2008年7月30日,那坡县物资公司经大部分股东签名同意,将位于科冬(地名)的一座仓库租赁给百色建华民用爆炸物品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华公司)作为存放民用爆炸物品的仓库。双方签订了一份《仓库有偿使用协议》,约定租用24个月,即从2008年8月1日起至2010年8月1日止,租金每月8000元。合同签订后,那坡县物资公司如约将仓库交付给建华公司,建华公司也向对方交纳了首月租金8000元,并对该仓库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即安装监控系统等支出费用21600元。2008年8月25日,农思站、农仕修以公司租用仓库租金分配方案、员工安排不合理为由,携带电焊机将该仓库保卫室大门及库区大
    2023-06-09
    77人看过
  • 股东损害公司利益应赔偿吗
    股东损害公司利益应赔偿。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3-06-13
    471人看过
  • 股东在公司债务重组中的应对策略
    公司债务重组法人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所以公司的债务是由公司的财产来承担的。股东不履行出资责任或者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营利性法人的投资者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滥用投资者的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逃避债务,造成严重损害的为保护法人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不属于公司债务重组的情形下列情形不属于债务重组:1、债务人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按约定转为股权(因为没有改变约定);2、债务人破产清算(此时应按清算会计处理);3、债务人改组(权利与义务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4、债务人借新债偿旧债(借新还旧时,旧的债务已经被履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条【法人民事责任承担】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八十三条【出资人滥用权利的责任承担】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的利益;滥用出资人
    2023-07-01
    140人看过
  • 公司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应对策略
    公司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不补足的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不过需要经过特别表决,还可以转让股权,由受让人出资。股东,即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股东作为出资者按佢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东中的东,原意指“主人”(东家),股东,即持股的主人,简单理解就是“老板”。股东的主要权利是:参加股东会议对公司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权;发给股票请求权;股票过户请求权;无记名股票改为记名股票请求权;公司经营失败宣告歇业和破产时的剩余财产处理权。股东权利的大小,取决于股东所掌握的股票的种类和数量。股东的法律地位:1、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根据《公司法》,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2、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原则上同股同权、同股同
    2023-07-06
    460人看过
  • 股东应当赔偿公司利益的损害吗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公司法》第二十条、第十三条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他们应该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3-05-07
    372人看过
  • 公司增加股东的策略
    土地使用权
    公司增加股东的流程一般如下:新增股东入股流程通常是召开股东大会。通过新增股东的决议,然后根据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相关程序来办理入股手续。接着新增加的股东,一般可以通过出资货币或者非货币的方法来入股。如果通过新股东受让原股东投资的方法,要按根据股权转让的手续来办理。自然人独资公司是否能增加股东自然人独资企业不能够增加股东,人独资企业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由个人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全部经营收益的企业。如果要增加股东,只能解散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其他形式的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第八条规定,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二)有合法的企业名称;(三)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四)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
    2023-07-01
    298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债权人
    词条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债权人
    相关咨询
    • 公司损害股东利益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04
      股东损害公司利益的,可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可以召开股东会议依法决定处置办法,也可向法院起诉。根据《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小股东利益受损,能解散公司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5
      满足解散公司的条件,小股东可以解散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小股东可以主动要求解散公司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公司设立,必须有公司章程的,而公司章程往往对公司营业期限,公司解散事由等诸多事宜,都有相关的规定,当期限届满或解散事由出现后,小股东就可以要求解散公司了。 只是经股东会议或股东大会表决,是可以对公司营业期限和解散事由进
    • 股东对公司利益损害如何处理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5
      一、当控股股东利用股东地位侵害公司利益或者中小股东利益时,我建议其他股东行使以下权利,来维护公司或者自己的利益: 1、股东可依法行使知情权,例如查阅董事会、监事会会议纪要,查阅会计账簿等; 2、股东可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 3、股东可依法转让股权的权利; 4、股东可依法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的权利; 5、股东可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公司和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 小股东的利益受损公司可以解散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03
      满足解散公司的条件,小股东可以解散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小股东可以主动要求解散公司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公司设立,必须有公司章程的,而公司章程往往对公司营业期限,公司解散事由等诸多事宜,都有相关的规定,当期限届满或解散事由出现后,小股东就可以要求解散公司了。 只是经股东会议或股东大会表决,是可以对公司营业期限和解散事由进
    • 如何防范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18
      中小股东作为公司股东,其个人利益与公司总体利益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是一致的,但是,因为中小股东一般都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且无法对公司的决策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作出一些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决定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小股东应当充分利用法律的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