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交通肇事者逃逸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是性质恶劣的交通肇事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受害者的生命安全受到更大程度的损害或者直接导致死亡。对交通肇事逃逸根据具体案情有不同的处罚标准。
肇事者违章肇事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死亡的后果,财产损失数额不大。此时如果肇事者逃逸行为本身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肇事者违章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此时肇事者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时肇事者为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驾车逃逸,但没有因逃逸而造成严重后果。这种情况符合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情节,对肇事者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概念有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三、交通事故逃逸处罚标准是什么
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交通事故逃逸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刑
52人看过
-
应如何对肇事逃逸者进行处罚?
27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标准肇事逃逸罪如何量刑
219人看过
-
肇事逃逸者如何面对交警的处理
162人看过
-
处罚交通肇事逃逸者的刑事责任
238人看过
-
肇事逃逸公安法律对逃逸如何处罚
14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伤者如何办对肇事者有怎样的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6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上下班的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才可以认定为工伤。也就是说一旦交警的责任认定书认为你无责任,或者轻微责任,不承担主要责任,那么凭着事故认定书,就可以走单位的工伤保险程序了。因此,必须要有交警大队出具的交通责任认定书,这是工伤保险申请的首先且必要条件。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后应怎样处罚,如何处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6针对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应该如何处罚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4条,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肇事逃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
-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标准肇事逃逸罪如何量刑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20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人有能力救助伤者,必须救助事故伤者。司机肇事逃逸的,逃逸方应当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一人死亡或者重伤三人的严重后果,司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
肇事逃逸罚款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有那些标准?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6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
-
交通肇事逃逸罪如何处理,交通肇事逃逸罪如何判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24交通肇事罪是法定罪名,交通肇事逃逸罪不是法定罪名,只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一个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