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原因之人事篇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6 00:50:07 143 人看过

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原因:不良方法阻碍企业人才使用效率从企业内部人事配合的过程看,主要存在六个问题;同时文章还提供包括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改制原因,企业改制等相关信息咨询。

从企业内部人事配合的过程看,主要存在六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企业的现有人事配合理论落后。实用操作制度不规范,使得企业内部不能形成能力与岗位简单对应的理想人事配合关系。任何人事配合过程往往就是一次微观政治争斗。这种情形下,一个人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远不如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重要。这使得企业内部越是重要的岗位,越聚集了一批不能创造财富,但人际技巧一流的“无效人才”。如果将悠悠于人际关系的技巧定名为社会生存能力,同时将岗位需求的技能定名为财富创造能力。在公有制的企业内,前者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后者。不规范的人事配合过程,造成了企业内部各种各类人才使用效率的损失。这种损失虽然无法量化标定,但其无疑是企业效率损失的第一位原因。甚至,可以我们可以断定——很大一部分国企的组织结构都不是用财富创造能力为基础搭建的,而是以社会生存能力为基础搭建的。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现实,如果企业内部的高端和关键职位的人事配合是低效的,企业还会有效率吗?企业内部人事配合发展到这样的状态时,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表现就是“将熊熊一窝”——企业找不到发展方向,建立不起企业文化,生产运营不良,各种原材料超额消耗、同时还浪费着发展的机遇;技术人员的表现就是无所谓创新,整天忙着兼职或谋着升官,产品长时间不变。而企业职工们为获得包括任务承担这样的实际利益,就必须用较多的精力去梳理人际关系、改造个人属性、明辩政治气候,为此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财富创造过程和个人生活的有效劳动和智能就会大幅度减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对这样的现实都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任何个人却无法改变这个现实。所以国企内生活的人们感觉到活得累,这恐怕也是苏东国家人民抛弃公有制、追求西式民主最直接的心理基础,这是一种组织制度的悲哀。

第二个问题——企业内激励机制错位。由于工资、奖金、职称、福利、评劳模等传统的激励方式在实际运作中与组织正常业务联系的有效性差,已经退化成为一种没有激励作用的分配形式,这时企业就已经没有什么手段是正当有效的激励机制了,当官成了唯一的激励机制。一个企业不能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职工个人的发展目标建立联系,并提供职工具有人生导向意义的发展目标,职工就没有理由和动力长时间关注企业的发展和效率。

第三个问题——人事运作方式的神秘性。人事管理制度是目前企业内部最严密的一种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搞得神秘莫测。而这种方式就正好绕开了有效的舆论监督,于是人事组织管理这个地方就再一次实践了一条真理——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人事配合过程的神秘莫测,加之运行方式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得非组织活动无法禁绝,到今天几乎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围绕人事制度的腐败文化。在这种文化下,职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无从谈起,则这种企业就会由于整体效能逐渐衰退而失去存在价值。此外,人事配合决策层次过多,而每个层次的主导决策者又太少,这使各层次的决策者个人好恶影响显著。这就直接造成一个现实——任何个人都无法以自身的努力获得理想的人事配合,这种自外于职工个人努力的人事配合就是公有制的另一个严重弊端。

第四个问题——官僚体系严重制约创新思想。人事配合的无效还表现为任何一项关于企业发展、技术进步、经营管理方面的动议,从提出到落实都经历较长的组织流程,这是一种组织过程自身的繁难,由下到上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尤其如此。再加上中国人将管理者作为一种地位尊严的象征,掌权者很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甚至正常的工作流程都会受到影响。但这恰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部分,为之设置操作难度等于扼杀组织的创造性活力。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现实:拥有权力的角色对具体任务不发出动作指令,了解情况的角色没有权力发出动作指令。两者之间的协调是目前组织结构的主要运作内容,管理过程本身占用的有效资源过大。这种错位的人与事的配合关系,使企业运营效率在协调中被异化和拖延。

第五个问题——组织结构超稳定状态是现组织结构的另外的缺陷。束缚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的人,都不具有当然的对所承担责任尽责的心理基础。这是弱化人事配合效果的又一个重要的部分。因为这种情况下,在坚持组织原则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矛盾之间,后者往往是正确的选择,这样的结果是弱化了组织原则。人们常说:“庙小无规矩”,在现组织结构下庙无论大小均无规矩。这种稳定性还表现为限制职工个人意愿的发展,由此也导致积极性受挫、人浮于事等一系列问题。

第六个问题——没有规范的劳动绩效评价机制。企业内部没有合理实用的人员评价机制,造成了公有制实践的深层次矛盾。在人员的评价过程中没有条款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方法,其结果必然是评价失真,不能产生明晰可比的人员评价排序,各个管理环节也就不能建立完善的、职责明确的、易操作的制度。这个时候唯一分方法就是倾向于能人治厂的思维模式,使得管理的有效性不断降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05: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文章
  • 国有企业改制原承包者怎么办?
    一、国有企业改制原承包者怎么办?企业内部承包合同,是指企业作为发包方与其内部的生产职能部门、分支机构、职工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就特定的生产资料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权所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企业改制如果仍然处于内部承包经营状态,要改制首先就要解除原内部承包合同。在企业改制的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在改制前都是单方解除内部承包合同,承包方对此强烈不满。由于目前法律对企业内部承包合同没有明文规定,企业单方解除内部承包合同是否合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内部承包合同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是一种内部管理手段,作为发包方的企业有权单方解除合同。二、国有企业改制的方式有哪些?1、重组:打破现有行业、部门的界限,对产业和产品关联性强、经营领域相近的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壮大现有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2、联合:指国有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合体,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
    2023-04-18
    474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反思
    国有企业改制
    总体上讲,从几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是成功的,改制的效果也是好的,许多企业通过改制,焕发了新的生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了,管理规范了,效益提高了,再投入的积极性也高了。但是,也有少数企业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企业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矛盾也在不断暴露。因此,对前一阶段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值得回顾与反思。首先,一企一策的改制弊端已在显现。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从摸索到普及,从试点到推广,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一企一策是最早的改制方式。在国家和地方都没有出台统一政策之前,为了推进改制,一些地方提出了一企一策的改制方式,即根据不同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政策。在当时,曾经作为经验,被全国很多地方学习借鉴。这条经验,也确实为企业改制工作打下了积极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改制工作大规模地进行,一企一策的政策,显然是不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如果改制企业运行正常,则一切还好,如果
    2023-02-28
    88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方案
    国有企业改制
    改制方案是企业进行改造的前提和指导原则,企业首先应当制订改制方案,然后有步骤地进行实施。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可行的改制方案。1、企业公司制改造主要适用于将非公司制的原国家控制支配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其他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按照《公司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规定的规范发行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国有独资公司。其中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只能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2、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主要适用于城乡集体企业和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小型企业改制时对公司形式的选择。这一方式既有人合又有资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在一起,股权可以是员工个人股、员工集体股和法人股等多种形式,比较灵活。经营方式与分配方式也较易于为员工等各方接受。但不利于规模化、现代化经营。3、企业分立改造主要适用于企业存在多种互不关联或者能够互相独立的经营项目,整体效益较差,分开经营竞争力较强而又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情况。此时可将一个企业分立成几
    2023-02-17
    325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程序
    国有企业改制
    (一)前期准备阶段1、成立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主要领导担任,同时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2、制定工作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3、做好调查摸底和宣传、动员工作。(二)申请阶段1、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投资主体)上报改制申请。2、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投资主体)批准改制申请后,由企业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资产评估立项。3、聘请具有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4、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确认。(三)制定方案阶段1、制定改制方案、公司章程。2、征求职工及有关部门意见。3、确定改制方案和公司章程。(四)申请报批阶段1、审批权限市级中小型企业改制方案由市政府授权投资主体或主管部门审批,报送市经委备案;市级大型企业改制方案由市经委审批;市级特大型企业和市政府授权经营企业改制方案由市经委组织论证,并报送市政府审批。各区县(自治县、市)企业改制方案由区县(自治县、
    2023-04-21
    400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规定
    国有企业改制
    (一)国有企业改制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转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或者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非国有股的比例等,必须制订改制方案。(二)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可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主管部门制订,也可由其委托改制企业或者中介机构制订,但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的改制方案不得委托该改制企业制订。(三)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企业概况及近三年资产和财务状况,改制的基本原则、目标和程序,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方案,改制后企业股权设置方案和企业发展规划等。(四)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国资企改〔2004〕10号文件的规定报经批准。改制方案未经批准不得实施。(五)国有企业改制涉及财政、税务、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等相关审批事项的,应先报经市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市
    2023-02-20
    256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政策
    国有企业改制
    三供一业分离:三供一业是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指国有企业将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和物业管理职能从企业剥离,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分户设表、按户收费,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作出的重要改革部署,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中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一、国有企业改制的发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
    2023-03-29
    265人看过
换一批
#改制重组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更多>

    #国有企业改制
    相关咨询
    • 国有企业改制员工离职的原因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04
      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应当报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具体部门为国资委,并由市级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四十条规定,企业改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或者由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决定。 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改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作出决定或者向其委派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代表作出指示前,应当
    • 2国有企业申请改制是什么原因?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7
      在公私营企业的发展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优汰劣胜的有趣活剧,之所以说是优汰劣胜,是因为当时国企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比民营企业要好,但是却被民营企业占去了市场,瓜分了效益。国有企业申请改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税收——公私营企业在税收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国有企业一般是正常纳税,而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往往能够享受到优惠的税收待遇。 法律——由于法律遵守自觉性的差异,民营企业可以靠回扣、拖欠工资等非正常竞争形式参与
    • 简述乡镇企业改制的原因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4
      对于乡镇企业改制的依据问题,是由于集体所有制的特殊性,集体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具有双重关系,一是所有权关系,二是劳动关系。因此,集体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处理好存量资产处置和职工分流安置两大问题。本文就集体企业改制中的若干政策和程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 企业改制纠纷之企业改制有哪些方式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什么是企业改制企业改制也指企业所有制的改变。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企业改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改制,但广义上也包括其他性质企业的改制,比如集体企业的改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制、中外合作企业的改制等等,甚至更多类型的非企业单位,比如事业单位改制,也被统称为企业改制。企业改制的目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随着企业上市的需求增大,很多企业将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改制目标。国有企业的改制方案应由
    • 国有企业改制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31
      这说法是片面的。如拖欠职工的工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但员工未必会以此和公司终结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