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投诉商家偷税漏税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2 12:08:54 474 人看过

一、怎么投诉商家偷税漏税行为

针对商家偷税漏税的行为,消费者及公众有多种投诉途径。

1.可以直接携带相关举报资料前往当地税务稽查局进行实地举报,这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之一。

2.也可以登录税务官方网站,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举报信息,这种方式便于记录且能保护举报人的隐私。

3.还可以选择拨打税务热线进行匿名举报,只需将所知悉的商家偷税漏税的真实情况详细告知,税务部门便会迅速响应并展开调查。

二、偷税漏税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偷税漏税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且数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并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后拒不补缴税款、滞纳金或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在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再次逃避缴纳税款且数额和比例达到上述标准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这些标准旨在明确界定偷税漏税行为的严重程度,确保税务执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三、投诉商家偷税漏税要哪些证据?

在投诉商家偷税漏税时,提供充分的证据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证据主要包括能够证明商家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直接和间接材料。

1.商家的财务报表、税务申报记录、银行交易记录等,这些都能直接反映商家的财务状况和纳税情况。

2.如果商家存在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等行为,相关的伪造文件、记账凭证等也可作为重要证据。

3.如果有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的证言、鉴定报告等,能够证实商家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也应一并提供。

这些证据将有助于税务部门全面了解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6: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纳税人行为怎么算是偷税漏税?
    偷税:《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漏税:只有因为税务机关的过失而使纳税人少缴税款才叫漏税。税务机关3年内可以追征;特殊情况追征期可延长到10年。《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
    2023-06-02
    268人看过
  • 偷税漏税行为对国家有什么危害
    一、偷税漏税行为对国家有什么危害1.偷税漏税严重干扰了改革开放方针和税收改革法令的贯彻执行,直接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2.偷税漏税破坏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3.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打击了靠勤劳致富的群众的生产积极性;4.腐蚀了一部分干部职工,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有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补充: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如为了少缴纳或不缴纳应纳税款。有意少报、瞒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有意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缩小应税所得额;转移财产、收入和利润;伪造、涂改、销毁帐册票据或记账凭证等。偷税损害了国家利益,触犯了国家法律,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一种,对构成偷税罪的要依法惩处。二、偷税漏税的处理标准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
    2023-09-09
    229人看过
  • 投诉偷税漏税有奖励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投诉偷税漏税有奖励吗一般情况下投诉偷税漏税是有奖励的。1.当发现企业或个人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时,个人或组织可以积极向税务机关进行举报。2.为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税收监督,我国制定了《检举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奖励暂行办法》,明确了对于检举税收违法行为的奖励制度。二、偷税漏税举报奖励标准偷税漏税举报的奖励标准主要依据《检举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奖励暂行办法》进行确定。奖励的金额与收缴入库的税款数额直接相关,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档次:1.收缴入库税款数额在1亿元以上的,给予10万元以下的奖金;2.收缴入库税款数额在5000万元以上不足1亿元的,给予6万元以下的奖金;3.收缴入库税款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不足5000万元的,给予4万元以下的奖金;4.收缴入库税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不足1000万元的,给予2万元以下的奖金;5.收缴入库税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不足500万元的,给予1万元以下的奖金;6.收缴
    2024-07-16
    132人看过
  • 偷税漏税投诉能不能撤诉
    一、偷税漏税投诉能不能撤诉偷税漏税的投诉一旦提交,通常情况下是不能撤诉的。1.这是因为税务稽查一旦启动,其目的是为了查明事实,确保税收法律的正确执行。2.即便投诉人希望撤诉,税务机关也会继续进行调查,直至事实清晰、证据确凿。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得到了明确体现,该条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并且税务机关会为检举人保密,同时按照规定给予奖励。二、恶意举报偷税漏税如何处理对于恶意举报偷税漏税的行为,如果被举报人实际上并未有偷税漏税的行为,那么这构成了诬告陷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1.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恶意举报者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但如果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则不适用上述规定。三、偷税举报需
    2024-07-31
    389人看过
  • 卖电动车商家偷税漏税怎么办
    一、卖电动车商家偷税漏税怎么办卖电动车的商家有偷税漏税行为的,税务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商家补缴税费,如果拒不补缴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二)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纳税人在前款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
    2023-06-16
    455人看过
  • 偷税行为与漏税行为的定义
    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根据《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人因无意识而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违章行为。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税务机关应限定漏税者如期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者,应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根据我国最新《刑法修正案(七)》已经没有“偷税罪”这条罪名了,变更为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在税收问题上,应缴税款原本属于纳税人的合法财产,之所以发生偷逃税行为,是因为纳税人没有依法履行缴纳税款的义务。税务局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营业税、城建税、契税、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
    2023-07-18
    391人看过
  • 纳税人行为构成偷税漏税怎么认定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漏税。一、偷税罪与抗税罪的区别是什么偷税罪与抗税罪的区别如下:1、主体要件不同。抗税罪只能由个人和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而偷税罪的主体则包括单位和个人,也包括单位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客观方面不同。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偷税罪则表现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账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3、犯罪标准不同。抗税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就可构成,而偷税罪必须是偷税行为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二、知道对方偷税但没证据可以向税务部门举报。纳税人、扣缴义
    2023-03-27
    444人看过
  • 逃税漏税怎么投诉
    你应该向当地税务机关举报中心举报。因为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你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漏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举报可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它形式提出。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都可以,但是实名举报是有奖励的。举报人不愿提供姓名、身份或者公开举报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地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涉税举报要提供的证据越详细越好,包括账簿、凭证、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可以复印原件。2022海关规定逃税漏税标准海关规定逃税漏税标准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
    2023-08-06
    461人看过
  • 商家偷税漏税会被罚多少
    商家偷税漏税的罚款标准需要根据偷税漏税的数额确定,偷税漏税的罚款标准是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偷税漏税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四)行政处
    2023-04-11
    67人看过
  • 怎样举办企业偷税漏税行为
    企业有偷税漏税行为的,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税收征管法》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
    2024-04-24
    479人看过
  • 怎么投诉工厂偷税漏税,有哪些规定
    当事人发现工厂偷税漏税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投诉:1、当事人可以实名或匿名向工厂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提交能够证明工厂偷税漏税的相关证据材料,进行投诉;2、当事人通过登录税务部门官方网站,上传偷税漏税相关材料的方式投诉工厂的偷税漏税行为;3、当事人可以通过拨打税务部门的电话,向其说明工厂偷税漏税情况的方式进行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
    2024-05-15
    193人看过
  • 商业企业偷税漏税行为涉嫌犯罪怎么量刑
    企业偷税漏税行为涉嫌犯罪的,对企业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从重处罚。《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一、企业偷税漏税涉嫌犯罪逮捕法定代表人的情形有哪些?(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三)采取取
    2023-03-01
    177人看过
  • 如何投诉宾馆偷漏税
    法律综合知识
    一、如何投诉宾馆偷漏税1、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2、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3、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可,但实名举报才有奖励。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如何处罚偷漏税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如下: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
    2024-02-02
    62人看过
  • 在我国什么是偷税漏税行为
    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根据《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人因无意识而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违章行为。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税务机关应限定漏税者如期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者,应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根据我国最新《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经没有“偷税罪”这条罪名了。第二百零一条为“逃税罪”。在税收问题上,应缴税款原本属于纳税人的合法财产,之所以发生偷逃税行为,是因为纳税人没有依法履行缴纳税款的义务。税务局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营业税、城建税、契税、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
    2023-03-03
    29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公司偷税漏税怎么举报,公司偷税漏税怎么投诉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9
      首先,您认定公司存在逃税行为,需要给公安机关及税务机关提供线索和证据,然后由上述机关进行调查,最终确定对方逃税行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
    • 到哪里投诉偷税漏税?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受理举报和负责查处涉税举报案件的税务机关应当为举报人保密;税务机关按照规定给予举报人奖励。即举报人在举报涉税违法行为的过程中享有检举权、受保密权和受奖励权。具体的奖励标准请向当务部门咨询,因为各地的奖励标准并不一定相同。
    • 纳税人行为怎么算是偷税漏税?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5
      偷税:《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漏税:只有因为税务机关的过失而使纳税人少缴税款才叫漏税。税务机关3年内可以追征;特殊情况追征期可延长到10年。
    • 偷税漏税行为如何认定呢?偷税漏税要怎么处罚呢?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3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偷税漏税怎么投诉,有哪些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07
      一、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所以首先要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 二、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涉税举报要提供的证据,应当越详细越好,包括账册凭证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等,原件复印件均可。 《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