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罪司法解释:相关规定与解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0 06:30:15 477 人看过

这段内容介绍了污染环境罪、传染性废物和其他危险废物的定义和特点。其中,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传染性废物是指带有病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废物;其他危险废物则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亦称传染性废物)是指带有病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废物。3、其他危险废物则是指上述列举之外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其 他 危 险 废 物 认 定 指 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确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爆炸性、燃烧性、传染性、腐蚀性、破坏性、危险特性,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性,需要严格控制其数量和消除其危害的各种废物。对于不符合危险废物认定标准或者未得到妥善处置的危险废物,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利用或者处置,并限期进行危险废物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相关部门举报,对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的行为予以谴责。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其他危险废物认定指南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必须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强废物管理,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六项至第十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6: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环境污染相关文章
  • 两高关于环境污染罪解释中环境污染罪如何量刑判刑?
    一、构成污染环境罪如何量刑?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及修正案(八)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构成污染环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构成污染环境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后果特别严重”是指:(1)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个小时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4)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5)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
    2023-04-13
    407人看过
  • 污染环境罪中的共同犯罪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共同犯罪论处。根据上述规定,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共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行为人“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二是有“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三是危险废物接收人造成“严重污染环境”,也即构成污染环境罪。
    2022-02-08
    96人看过
  • 两高司法解释污染环境罪中严重污染环境的标准有哪些
    一、两高司法解释污染环境罪中严重污染环境的标准有哪些?(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六)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七)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
    2023-04-13
    258人看过
  • 环境污染民事诉讼司法解释2024是什么?
    一、环境污染民事诉讼司法解释是什么?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司法解释,对环境污染的行为、责任以及后果等等内容作出说明,具体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和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一)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和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一)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二)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
    2024-01-08
    457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污染环境的司法解释
    一、什么是刑法修正案刑法修正案,对现行刑法中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有关条文,通过全国人大予以修改、补充,加以完善。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对刑法条文的修改和补充。刑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础。刑法修正案,作为对刑法条文的具体修正,与现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刑法修正案九污染环境的司法解释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非法排放
    2023-04-27
    324人看过
  • 高法就环境污染刑事司法解释征求意见
    中国法院网讯2月2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座谈会,就即将颁布的环境污染刑事司法解释征求意见。座谈会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云腾主持。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副司长王夙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献敏、安徽省环保局副局长徐家声、阜中国法院网讯2月2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座谈会,就即将颁布的环境污染刑事司法解释征求意见。座谈会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云腾主持。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副司长王夙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献敏、安徽省环保局副局长徐家声、阜阳、蚌埠、淮南三市中级人民法院、环保局、以及阜阳市部分基层法院和县环保部门的负责同志到会参加座谈。围绕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我国刑法惩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有关法条,针对因犯罪行为所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直接经济损失的定义”、“追诉条款及单位犯罪的处罚”
    2023-06-08
    83人看过
  • 污染环境罪是最新解释是什么
    环境污染罪的解释第一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五)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六)二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七)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
    2023-06-13
    234人看过
  • 污染环境罪新司法解释的内容包括什么?
    一、污染环境罪新司法解释的内容包括什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五)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六)二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七)重点排污
    2023-06-17
    362人看过
  • 严惩环境污染两高解释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
    2023-04-29
    361人看过
  • 环境污染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一、环境污染的名词解释是什么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针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办理中的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司法解释《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以从严惩治和防范环境污染。根据《解释》,致使一人以上重伤或者三人以上轻伤即构成“严重污染环境”,将被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刑事责任。二、各类环境污染的危害有哪些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
    2023-04-14
    136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污染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最高人民法院环境污染司法解释是什么?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环境污染构成条件放射性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放射性废水是指放射性核素含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液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核燃料前处理(如铀矿开采、水冶、精炼,核燃料制造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核燃料后处理第一循环产生的废液,原子能发电站,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机构、医院、工厂等排出的废水。放射性废气是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气体废弃物。由于在原子能工业的生产中或核设施运行中,随着不同
    2023-04-13
    340人看过
  • 贪污罪相关重点法律、司法解释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主席令第30号)四十四、将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修改为: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
    2023-04-12
    147人看过
  • 环境污染犯罪的新两高司法解释认定严重污染情形有哪些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六)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七)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
    2023-04-13
    324人看过
  • 两高司法解释严重污染环境情形是什么
    一、两高司法解释严重污染环境情形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的18种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五)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六)二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
    2023-06-19
    73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更多>

    #环境污染
    相关咨询
    • 想了解环境污染罪方面法律环境污染罪新司法解释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30
      你提问的最新司法解释应是指这个——2016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修订发布,并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 两高环境污染司法解释三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02
      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非法排放污染物,被罚款,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起,按照原处罚金额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确定的规定执行。
    • 司法解释解读污染环境罪刑法新修订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9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污染环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补充规定,取消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为"污染环境罪"。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刑法》没有污染环境罪的规定。但《环境保护法》第43条明确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
    • 污染环境法司法解释,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8
      我国并没有《污染环境法》这样的法律制度,但是关于污染环境罪的立案标准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一般污染环境行为造成财产损失在30万元以上,造成一人以上死亡,10人以上轻伤,三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5亩以上基本农田遭受永久破坏等情形,要追究刑事责任。
    • 我国环境法对于故意污染环境如何解释?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4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