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在山西、北京、江西、山东等地的专项服务中发现,制造商对代理商的债权管理水平掌握非常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极其容易产生大的债权危机。制造商的债权风控部门对代理商的信息掌握和控制监控能力十分不足,一味追求市场与销量,完全没有与市场销售相适应的并行的债权监控系统与制度流程。我们建议应当由制造商指派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同内部的债权风控部门,应定时或不定时地深入各个代理商进行全面专业的债权管理状况评估,对债权管理机构设置与人资状况、债权管理制度流程设计、数据统计与使用、债权监控与催收、二级代理(下级代理或经销商、经销网点)的管理、二手车(债权车)的回赎与销售、法务处置以及代理商债权管理的综合水平、潜在各类风险等方面,进行一次完整的专业、审慎、客观的评估,并在评估基础上有第三方机构给出调整修正意见。
制造商应当将对代理商债权管理评估作为重要的债权管理风险控制措施之一,进行常态化实施。
债务债权风险的防范
1、软硬货币搭配方式举债
外汇汇率的变动对债权债务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债权人讲,当然希望采用坚挺的货币,即硬货币,避免汇率下降带来的损失,而对于债务人讲则相反,希望采用疲软的货币,即软货币,避免汇率上升带来的损失。近几年日元大幅度升值,这使升值前借用日元贷款的国家在还债时要蒙受损失。我国日元债务占全部外债的三分之一,因此,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在选择负债的货币种类时,还应考虑利率因素。因为硬货币的利率较低,而软货币的利率较高。所以要结合汇率变动趋势和利率变动趋势,综合考虑借入哪种货币有利。
货币的软硬是相对而言,同时又是经常变化的,特别是在中长期支付中,汇率的预测更加困难。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软硬货币搭配的方式举借外债。即使在同属硬货币或软货币中,外债也宜采用多种货币,不宜过于集中于一种或几种货币。
外债货币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是由借贷双方协商而定的。实际中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借入的货币无法使用,需要进行调换,还债时也需要再进行一次调换。例如,某企业进口一项技术,需要用美元支付,但借到的是日元,贷款到期时又必须用日元归还。企业必须把借到的日元兑换成美元才能支付,买入所需技术,并且到期时要将美元兑换成日元还债。如果在此期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则会带来债务增加的损失。假定借款时1美元=140日元,借款140万日元,可兑换l万美元,而到还款时,1美元=120日元,要还140万日元的债务,需要1、17万美元。若考虑利息债务增加更多。这时可采用调期外汇买卖,即企业委托银行把借入的日元卖出,买入美元,这是即期交易,同时再做一笔远期交易,卖出美元,买入日元,从而保证还款时可用日元偿还。这样企业在买进即期美元的同时,又在远期市场上卖出了这笔美元,这样就固定了美元的汇率,将来无论美元汇率如何变化,企业都可按预定的汇率卖出这笔美元。
2、采取货币保值措施
在签订信贷、投资、贸易等中长期合同时,加订适当的货币保值条款,即货币保值措施,以防止汇率多变的风险。具体做法是在合同中规定一种或一组保值货币,预先将结算用的货币与这一种或这一组货币的汇率固定,在支付时,如果汇率有变动,则按原定汇率予以调整。常见的保值措施有两种:
(1)硬货币保值。这种做法是在合同中载明以硬货币计价,用软货币支付,并标明当时两种货币的汇率。若将来支付时,软货币的汇率下跌,则需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数额仍能兑换合同中的硬货币数。例如,某企业的出口合同中的货款为5000万日元,规定对方以美元支付,当时日元与美元的汇价为250:1,折算为20万美元;到支付时,日元与美元的汇价为200:l,这就要把原来合同中的20万美元调整为25万美元,仍能兑换5000万日元。很显然,硬货币保值就是把应收入的硬货币数额固定,不受支付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对债权人不受损失,但债务人却增加了负担。
(2)一揽子货币保值。一揽子货币即多种货币,包括各种可以自由兑换货币、特别提款权和欧洲货币单位等。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确定。一揽子货币由哪几种货币构成,并确定每一种货币所占的比例,然后再在订立合同时确定支付货币与一揽子保值货币的汇率。这种保值方法与硬货币保值的原理基本一致、但由于一揽子数种保值货币的汇率有升有降,汇率风险分散,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汇风险。目前在国际支付中,尤其是在一些长期合同中,用特别提款权。和欧洲货币单位等一揽子货币保值的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3)利用出口信贷。如果一个企业有一笔外汇出口应收帐款,这时可向银行借入一笔与远期外汇收入在币种、金额、期限上都相同的贷款,将得到的贷款在外汇市场上即期卖出,用对方支付的款项去归还银行的贷款。因为对出口企业来说,外汇应收款和外汇负债是相等的,即使以后汇率有变化,损失和收益总会相等,不受汇率风险的影响。
出口信贷的另一种类型是福费廷交易。它是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交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期限在半年以上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向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进行贴现,提前取得现款的一种融资方式。所谓无迫索权,即将来发生汇票拒付与出口商无关,出口商所贴现的票据是一种买断行为。通过这种方式,把票据拒付的风险(即债务人的信用风险)以及汇率风险都转嫁给了贴现票据的银行。
(4)调换货币或利率。货币调换是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将各自筹集到的等值的、期限相同的,但货币和利息率不同或货币不同利息率相同的债务进行互换,目的是为了避免筹资中的货币汇率风险,同时也为了满足筹资者的实际对币种的需求。
货币的调换一般是通过银行牵头进行的。因为银行易于找到需要调换货币的对象,便于了解双方的信誉、各种货币的汇率行情。调换货币一般签订两个货币互换合同,一个是即期互换合同。另一个是远期互换合同。通过即期互换合同,双方各自取得所需的货币。通过远期互换合同,再把货币调换回来,以便双方各自偿还债务。远期互换合同的期限一般与债务偿还期限一致。
所谓利率互换,是指两位筹资者根据各自的筹资渠道,分别借到币种、数量和期限相同、但计息方法不同一般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差别)的贷款,然后通过中间人或双方直接对利息率进行调换,以获得较低的固定的利率种类。利率调换的双方一般是指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银行或企业与企业。例如,某企业从日本筹集到一笔日元资金,期限3年,其利率按月计算,为日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该企业为了固定筹资成本和防止利率风险,于是与一家银行订立了一个3年期的利率互换合同:这家银行每月按一个月的日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付给该企业利息,而该企业每月按15%的利率付给该银行。这样一来,该企业的借款利率固定为月利率15%,而日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风险由那家银行承担。
-
提前预约预售合同有风险吗
98人看过
-
辽宁建立债务风险监控预警体系
233人看过
-
债务债权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110人看过
-
2024债务置换风险风控
310人看过
-
付款方向不一致会导致哪些风险
142人看过
-
合同预期违约会导致哪些法律风险
211人看过
远期汇票是指在一定期限或特定日期付款的汇票,可分为定期付款汇票、出票日后定期付款汇票、见票后定期付款等三种。 远期汇票在到期前可以背书转让、流通,使之成为支付工具和流通手段;若持票人在远期汇票到期前急需用款,经过付款人承兑亦可提交贴现公司或... 更多>
-
风险管理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有啥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4风险管理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核活动,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过程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r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是审计专用术语。r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
-
劳动合同导致的企业风险控制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12劳动合同法律风险规避: 1、合同必备条款不能缺少,劳动合同本应双方各执一份; 2、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试用期的约定必须合法; 4、不能扣押劳动者身份证和工资作为押金等; 5、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 6、不能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7、用人单位要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 8、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风险提示:劳动合同的条款必须包括: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
-
老师无意导致幼儿园孩子走失判几年?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30幼儿园孩子走失的情况下,一般不涉及到追究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但肯定需要由幼儿园进行民事赔偿,具体情况下,还应当由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进行行政处罚,幼儿园在孩子走失的情况下,有责任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
-
哪些情况会导致最终要约失效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1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要约的失效: 1、当事人撤回或者撤销要约。 2、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受要约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明确通知要约人不接受该要约。 3、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八条【要约失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要约被拒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