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合同内容应具备以下条款:本人以及房东姓名名称住所;房屋所在地房屋面积装修设施等状况;写明租赁期限;标明租赁用途;租金给付方式;是否能转租;房屋修缮责任;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条件;违约的责任等等。租赁用途可以是居住,也可以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一、外地居民在我国租房协议怎么写
在我国门市租房协议应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及地址;门市的位置、面积、装饰及设施;门市用途;租赁期限;租金数额及交付方式;门市房屋维修责任;装修的约定;转租的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违约责任以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二、租赁合同应当具备哪些主要条款
租赁合同应当具备下列主要条款:
1、当事人的姓名、和地址;
2、房屋的位置、面积、装修和设施;
3、房屋用途;
4、租赁期限;
5、租金金额和交付方式;
6、房屋维修责任;
7、装修协议;
8、转租协议;
9、终止合同的条件;
10、违约责任;
11、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给承租人的合同,承租人支付租金。租赁合同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的维护等条款。
三、房东出租房子要注意哪些问题
房东出租房子要注意在合同中写明房屋的位置、面积、装饰及设施;房屋用途;承租人的姓名或名称及地址;租赁期限;租金数额及交付方式;房屋维修责任;装修的约定;转租的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违约责任以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
租房合同有效吗,租房合同怎么写才合法
248人看过
-
租房手写合同生不生效
288人看过
-
怎样撰写租房合同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175人看过
-
租房合同有效期限该怎么写
249人看过
-
有合同,租房合同怎么写?
349人看过
-
怎么写赠送的房子合同才有效
149人看过
合同内容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 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等; 3、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4、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除此之外,合同还可... 更多>
-
怎样写房产租赁合同才有效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7有效的租房合同应遵循以下几点: 1、合同双方对合同内容知悉并了解,在对合同内容认可的情况下,双方签字(盖章)确认后即为生效。 2、合同双方为公司的,须加盖公司或合同章方为有效。一方为个人的签字即可,一方为公司的仍需加盖公章方为有效。租房合同只要是你们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订立合同的双方都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就合法有效。房屋租赁合同不需要公证:合同从双方签字时起就合法生
-
2020房山区租赁合同怎么写才有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5合同编号:出租人:签订地点:承租人:签订时间:年月日第一条租赁物1.名称:2.数量及相关配套设施:3.质量状况:第二条租赁期限年个月日,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提示: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第三条租赁物的用途或性质:租赁物的使用方法:第四条租金、租金支付期限及方式1.租金(大写):2.租金支付期限:3.租金支付方式:第五条租赁物交付的时间、地点、方式及验收:第六条租赁物的维
-
怎么写合同手写补充部分才有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5-05视情况而定。 1、手写部分是合同签订时在双方见证的情况下填写后签字; 2、手写部分在双方各自持有的合同文本上都有,且处于落款的上方; 3、如果手写部分系对打印部分的修改、解释,但在手写部分的旁边有双方签字;那么,手写部分同样作为合同组成部分,与打印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
-
自有房屋出租合同怎么写, 怎么写才有效, 怎样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合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8根据《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租赁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及住所。当事人指出租人和承租人。法律对出租人的要求是其必须是房地产的合法产权人;对于承租人各地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讲,如果是当地居民,须持有本人身份证,如果是外来居民,须持有本人身份证及公安部门发的暂住证;企业事业单位须持有《营业执照》;非企事业单位的其他组织如机关、团体、部队等须有县以上民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有效证
-
租房合同是手写的有效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3手写的租房合同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租房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