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不可抗力的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8 22:50:42 301 人看过

我国《民法典》第180条第二款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某一情况是否属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加以认定:

(一)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二)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三)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四)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则不能构成这个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的情形

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可抗力是指承、发包双方在签约时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后,承包方应迅速采取保护措施以尽力减少损失,并在最短期限内通知发包方损失情况。如因承包方未及时采取有关的保护措施或未履行尽快的通知义务,致使损失扩大的,承包方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在发生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另一方,并在不可抗力结束后及时提供证明。

知识总结: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时,要注意其中包含的条款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合法不合理的条款都有可能会造成合同的无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1: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购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认定
    1、政府行为(诸如政府因举行重大活动而进行的交通管制等)〈关于政府行为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前面已有论述,如果是非不可抗力,没有约定,一旦发生,造成合同不能履行,就不免要承担法律责任〉。2、沙尘暴、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这不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因为开发商开工建设,确定竣工日期时,就应当结合当地的天气状况和有关气象资料考虑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估计出因此给施工进展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约定,一旦出现此情况而因此造成逾期交房,就要承担法律责任。)3、施工中遇到异常困难及重大技术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也不属于“不可抗力”范畴之内。因为这是应该并可以预见的,不能列为“不可抗力”,否则是不能免责的。)4、市政配套设施的批准与安装的延误。(市政配套的批准与安装是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开发商在最初总体规划时就应当可以预见批准与安装的期限,如果确实是政府行为而导致延误的,那也是开发商在开发房产过程中可以预见和可能要
    2023-03-23
    364人看过
  • 怎样认定不可抗力事件
    认定不可抗力条款的标准:1、是否写明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2、是否写明出具的证明文件及证明机构;3、是否写明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后果。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保管合同纠纷定性为不可抗力条款合理吗保管合同纠纷定性为不可抗力条款一般情况下是合理的。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明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的条款。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因此,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
    2023-07-14
    312人看过
  • 不可抗力在法律中的地位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世界各国均将不可抗力作为免责的条件,中国民法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的特点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构成不可抗力必须具备以下要件:(一)不可预见的偶然性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事件,它在合同订立后的发生纯属偶然。当然,这种预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并非是当事人完全不能想象的事件,有些偶然事件并非当事人完全不能预见。但是由于它出现的概率极小,而被当事人忽略不计,把它排除在正常情况之外,但结果这种偶然事件真的出现了,
    2023-07-06
    478人看过
  • 拆迁不可抗力能否要求赔偿,不可抗力因素认定
    一、拆迁不可抗力能否要求赔偿房屋拆迁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一方当事人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所以不能要求赔偿。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二、不可抗力因素认定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
    2023-06-28
    319人看过
  •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和免责效力
    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后,应按约定的处理原则及时进行处理。不可抗力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解除合同,一种是延期履行合同。究竟如何处理,应视事故的原因、性质、规模及其对履行合同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和合同的具体约定而定。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列外:(一)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二)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综上述,正确地认识“不可抗力”,明确延期交房时,免除责任的法律条件,以及如何正确有效的签订免责条款,有利于我们在延期交房时,尽最大努力的免除或减少责任,降低损失。对于“不可抗力”和其他免责条款在合同当中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了的认识,以减少纠纷和损失。一、新冠肺炎疫情构成不可抗力吗2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明确: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
    2023-02-19
    238人看过
  • 认定不可抗力需要满足的条件
    一、认定不可抗力需要满足的条件认定不可抗力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1.必须存在不可抗力;2.不可抗力与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3.不可抗力在合同签订前已经发生;4.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二、不可抗力的情形有哪些不可抗力的情形有如下: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2.政府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3.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使原
    2023-06-04
    274人看过
  • 合同中如何认定不可抗力?
    合同中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释如下: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达到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少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不可抗力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般说来,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状态,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是指什么类型
    2023-07-12
    112人看过
  • 不可抗力认定的四个要件是什么
    一、不可抗力认定的四个要件是什么不可抗力认定的四个要件是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不可克服性、履行期间性,具体如下:1.不可预见性。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4.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二、不可抗力的情形有哪些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2.政府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3.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使原定的合同不能履行。而一般的社会骚乱、罢工等应归人意外事件领域,主要由情势变更原则进行调整。三、不可抗力因
    2023-08-09
    78人看过
  • 不可抗力认定的必要条件和要求
    不可抗力的认定条件为: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三个条件。根据《民法典》之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常见的可以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还有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等;还有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本罪的认定条件1、非法制造发票。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发票应须是由防伪专用品制成、并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才有效。非法制造普通发票有二种具体行为方式:一是伪造;二是擅自制造。伪造,是指无权印制普通发票的人仿照真实的普通发票,非法制造假发票、冒充真发票的行为。其具体表现是:按照该类发票的联次、内容、版面排列、规格、色彩、图案等,使用印刷、复印、描绘、拓印等各种方法印制假发粟,伪造该类发票,除了要将发票本身制成和真发票一样之外、还必须使用各种方法制造发票监制章、防伪水印、紫外线防伪措施等。擅自制造
    2023-07-08
    257人看过
  • 法律上可以限定不可抗辩的合同期限吗
    不可抗辩条款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2年保险人不得拒赔,这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合同成立2年后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才不能拒赔,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1年就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根据个人保险基本条款的明确说明与如实告知条款,保险人应当不承担赔偿责任,并不退还保费。一、保险多久不能解除合同原则上,保险合同成立之后,保险人就不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如果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2023-06-27
    331人看过
  • 不可抗力认定应满足的条件包括
    一、不可抗力认定应满足的条件包括不可抗力认定应满足的条件包括:1.必须存在不可抗力;2.不可抗力与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3.不可抗力在合同签订前已经发生;4.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二、不可抗力履行合同有效吗不可抗力履行合同有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23-08-26
    109人看过
  • 不可抗力如何认定违约责任
    一、不可抗力如何认定违约责任不可抗力违约责任的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1.当一方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履行合同时,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违约责任。2.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已经迟延履行,即便之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也不能免除其违约责任。因此,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明。二、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根据法律,不可抗力的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1.自然灾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地震、洪水、海啸、火灾等,这些不可预见且无法避免的自然事件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从而使当事人被免除合同责任。2.政府行为也可能构成不可抗力。这主要指的是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因政府颁布的新法律、政策或行政措施而无法履行合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政府仅指具有行政规章制定权和实施权的政府部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等也
    2024-07-23
    171人看过
  • 船舶碰撞事故中不可抗力的认定
    [案情]原告:上海东方疏浚工程公司。被告:沪东造船厂。1998年8月9日下午4时许,沪东造船厂所在地上海浦东新区北部地区出现异常大风天气。受此影响,停泊在该厂2号泊位的在建船舶杉海轮(载重47500吨)11根系泊缆绳被风拉断,并从浦东横穿黄浦江,与上海东方疏浚工程公司停靠在码头的航拖438轮和航供5轮相撞,致两轮损坏,产生修理费用总计人民币82366.52元。法院另查明,1998年8月9日中午11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为:晴到多云,西南风3—4级,今天最高温度38度,明天最低温度29度。事后,上海浦东新区气象中心、上海中心气象台等提供的调查报告、情况证明等显示:事发当时,上海浦东新区北部地区受局地热力作用影响,产生强对流天气,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风力达10级以上,该地区出现围墙倒塌、树木和电线杆被刮倒的灾情。位于黄浦江边的中华造船厂的测风仪指针已超过测定极限,显示当时风速每秒已
    2023-06-07
    426人看过
  • 不可抗力的合同救济法律风险
    目前法律对违约的认定不考虑当事人主观是否具有过错,只要客观事实构成违约,当事人不能证明具有免责事由,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通知义务及法律风险不少企业因为情况紧急,采用电话或传真方式履行通知义务,这些方式很难形成有效证据证明通知义务的履行,企业在履行这些义务之后仍应当以函件形式补充通知。判断不可抗力事件是否发生并不是简单的活动,企业怀疑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又不能得到确切的信息,此时若不通知,等到信息明确时可能就丧失了最好的减少损失的时机;但是贸然通知又可能因为不可抗力事件没有发生而给企业造成违约的法律风险。因此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怀疑不可抗力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采用提示性信息方式通知对方,至关重要。二、减损措施及法律风险按照法律规定,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因此当事人应当采用必要的减损措施。然而,在合同中一方损失的降低,并不一定是该当事人自己可以做到的,可能需要对方协助,甚至需要主
    2023-06-09
    18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法律上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18
      不可抗力的因素有重大的自然灾害,比如重大的地震,台风,海啸,洪水,风暴,沙尘暴,火山爆发,还有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项,比如战争,骚乱,暴动,在特殊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也属于不可抗力因素。这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违约,是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 不可抗力是哪个法律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3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
    • 哪些法律规定不可抗力因素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14
      律师解答 不可抗力因素的意思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时所遭受到的不能避免、不能预见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因素主要包括如台风、政府行为、地震、洪水、社会公众行为等。
    • 不可抗力的法律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7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 法律上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4-10-04
      专业分析: 一、可抗因素包括: 1、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