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释文件禁止进入特定场所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0 02:40:13 160 人看过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人被禁止进入特定场所,如车站、火车站等。同时,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需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人被禁止进入人民法院和检察院规定的特定场所,例如车站、火车站等。根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 核 心 内 容 】 取 保 候 审 保 证 书 的 相 关 要 求

取保候审保证书是涉及个人自由和法律责任的法律文书。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性措施,指在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时,因犯罪嫌疑人身份已确定、案件证据不足以逮捕、但又不能不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由公安机关采取的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措施。

在取保候审保证书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受到明确的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并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同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也明确规定了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即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公安机关指定的居所,不得离开所居住的行政区域,并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督。

总之,取保候审保证书的相关要求旨在明确被取保候审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约束被取保候审人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维护社会治安和司法权威。

取保候审是一种重要的刑事司法措施,对于维护社会治安和司法权威具有重要作用。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取保候审保证书也明确了被取保候审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4: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解除取保候审相关文章
  • 假释禁止条件的特殊情形
    罪犯在适用假释的时候,除了要满足积极条件外,如果发现同时存在禁止条件的话,那最终也是不能被假释的。当然,在获得假释之后也是有考验期的,一般剩余的刑期也就是假释的考验期,如果在此期间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就会被撤销假释,然后收监执行原判刑罚。一、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构成累犯吗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当罪犯获准假释后,从监狱释放,回到社会,并不是代表没事了,假释是有考验期,只有在假释期间遵纪守法,没有发现犯罪的,才算真正没事。而假释考验期,就是罪犯剩余未执行完毕的刑期。而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的罪犯。由此可见,罪犯在假释考验期再犯新罪的,是不能构成累犯的,因为其刑罚实则仍没有执行完毕。按照刑法规定,对此类罪犯是需要结合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和新犯罪的刑期,进行数罪并罚。二、假释考验期发现漏罪怎么处理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
    2023-03-05
    298人看过
  •  保释令禁止性规定
    根据所提供的规定,当事人有六项不得违反的行为,包括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等。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1.除非得到执行机关的批准,否则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3.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4.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5.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6.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等。【保护司法保护司法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制度,保障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防止和打击各种形式的司法腐败和权力滥用。为了保护司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应该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完善司法机关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保障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其次,应该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司法机关的行为进行监督和
    2024-01-29
    264人看过
  • 巫山首例禁止令判赌博人员禁入娱乐场所
    近日,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发出首例以禁止缓刑人员从事特定活动的禁止令。巫山籍男子谭发荀因犯赌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一万元。鉴于其以赌博为业,靠赌博为生,法院加判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茶楼等娱乐场所。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谭发荀以赌博为业,自2003年以来,谭发荀先后在王兴平、许开友等人开设在二坪子李某某家中、帝豪洗脚城旁何某某家中、博林801茶楼、祥云路避风塘旅社、龙井乡马垭口、建坪乡杨柳坪泡桐树槽、旅游局师某某宿舍、二郎庙高速路口旁、两坪乡仙女湖农家乐、曲尺乡哨路村道班等处的赌场里赌博,并以赌博所得为自己生活的经济来源。被告人犯罪后自动投案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法院认为,被告人谭发荀以赌博为业,从中营利,其行为已构成赌博罪。鉴于案发后被告人主动投案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遂作出如上判决。转自中国法院网
    2023-06-11
    130人看过
  • 禁止通行和禁止进入有什么区别
    禁止通行和禁止驶入区别在于含义不同、标志不同、针对对象不同。禁止通行和禁止驶入有以下区别:1、含义不同:禁止通行用于提示车辆和行人不能再向前行驶及通过,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禁止通行只是针对机动车,而禁止驶入是针对所有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禁止驶入用于禁止各类机动车驶入,此标志设在禁止机动车通行路段的入口处。而禁止驶入则是表示各类机动车车辆禁止驶入前方路段,机动车、行人以及非机动车看到这类标志后,都应该仔细辨别,并谨慎通行,及时更换路线选择其他道路。2、标志不同:禁止通行的标志是空白内有红色圆圈;而禁止驶入的标志是红色圆内有一个白色的横杠。3、针对对象不同:禁止通行针对所有通行者及车辆,包括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而禁止驶入仅针对指定的机动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
    2023-08-11
    113人看过
  •  娱乐场所是否禁止小学生进入:揭秘黑管背后的故事
    该段内容讲述了校园周边不能设立不适宜未成年人参加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场所。并且规定了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这样可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防止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校园周边不能设立不适宜未成年人参加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未 成 年 人 进 入 娱 乐 场 所 需 要 出 示 什 么 证 件 ?根据我国《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需要出示什么证件?答案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2023-09-11
    199人看过
  • 货车禁止进入的区域
    货车禁区标志是指禁止载货机动车驶入。设置货车禁区是为了保护城市安全,毕竟和大货车有关的车祸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车祸,后果也比较严重,所以交管部门设置货车禁区。常见的是禁止大货车通行,即黄牌照的货车不能通行,或禁止外地车辆进入通行,部分路段即使是蓝牌货车也不能通行。货车禁区怎么处理一、货车禁区怎么处理1、货车禁区的处理如下:(1)一般记三分并罚款200元;(2)如果是现场处罚,交警会登记驾驶人信息、车辆信息和处罚措施,让驾驶人签收,处罚会同时记录在车辆和驾驶人驾驶证上。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第八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
    2023-07-03
    363人看过
  • 遂宁禁烟令:四类场所禁止吸烟
    为提高全民健康质量,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近日发布《遂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控烟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四类场所禁止吸烟禁烟令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第一类:室内公共场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书店、网吧、商场等;第二类:室内工作场所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第三类:公共交通工具则包含公交车、长途汽车、出租车、水上船只等;第四类:旅游景区、体育场等。19个部门分工负责控烟工作市城区控烟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市国资委、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教育局、市妇联及团市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交运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微博)、市住建局、市烟草专卖局以及船山区、国开
    2023-04-24
    411人看过
  • 物品或人被禁锢在特定场所中
    留置在特定场所的情形有如下:1、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2、可能逃跑、自杀的;3、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4、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留置的适用情形有哪些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逃跑、自杀的;(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十二条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
    2023-07-03
    212人看过
  • 哪些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法律综合知识
    城市市区和县城内的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一)医疗保健机构的候诊区、诊疗区、病房区的室内场所;(二)学校、托幼机构的教学场所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场所;(三)会议室、影剧院、音乐厅、影视厅、歌舞厅、游艺厅、体育馆、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场所;(四)车站、港口、机场的旅客等候室、售票厅和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厢、船舱、机舱内;(五)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吸烟由哪个部门处罚由卫计委负责管理,各地方政府以卫计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为依据,制定本地区的条例。《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一是明确界定禁止吸烟场所的范围。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并明确了室外全面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二是宣传教育和戒烟服务。三是预防未成年人吸烟。《河北省爱国卫生条例》第二十一条城市市区和县城内的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一)医疗保健机构的候诊区、诊疗区、
    2023-08-12
    470人看过
  •  是否有规定禁止外卖进入小区?
    小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是为了保障小区的安全和环境卫生。小区保安有权不让外卖员进入,这是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同时,小区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只有小区内的人可以进入。这些措施是为了维护小区的秩序和安全。小区由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为了保障小区的安全和环境卫生,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这是非常合理的措施,因为外来人员可能会对小区内的环境和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同时,小区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只有小区内的人可以进入。这也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因为小区需要确保其安全和秩序。作为小区的保安,有权不让外卖员进入,因为这是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如果让外卖人进入产生了纠纷,就会有业户进行投诉。外来人员对小区安全构成威胁,合理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小区属于合理限制他人权利的行为,但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的规定,禁止外来人员进入
    2023-10-25
    304人看过
  • 遇到禁止入场的规定,该如何应对?
    看场子内部不让走可以投诉到劳动局监察大队。只要能够证明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了单位就可以解除合同。但不是无条件的离开单位,还应该完备交接手续。如果与单位发生纠纷时,单位也可以主张未办理交接手续而给单位造成的损失。相反,单方依法解除合同后,单位不接受交接手续和拒绝办理离职相关手续,可以主张由此造成的损失。辞职不让走怎么处理辞职了公司不让走那么员工只要提前三十天通知了单位,那么到了时间就可以自行的离开,不需要单位批准;但在离职期间也需要员工与单位做出交接的手续,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试用期内不可以随时离职,离职前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
    2023-07-08
    356人看过
  • 规定公共场所禁止携带危险物品
    禁止携带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全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危险品运输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1、有相应的驾驶证,在申请危险品运输资格证之前要具有普通货运资格证,而且工作年限要在两年以上2、年龄不能超过60岁。3、在申请资格证前3年内没有重大交通事故,这个需要到具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公司开具证明,然后到这家公司所在地的交管局盖章确认。4、交管盖章后,带着证明到企业所在运管局申请增项5、参与相关知识、法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四条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
    2023-07-11
    153人看过
  • 禁止令禁止犯罪分子不可以进入什么地方?
    禁止令可以禁止犯罪分子进入下列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1、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3、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4、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四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一)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三)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四)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
    2024-04-17
    160人看过
  • 为何要禁止手机进入校园
    1、手机辐射危害健康。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2、成为作弊工具。学生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很轻易地作弊,败坏考风,破坏学风,影响了考试应达到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3、不健康内容毒害大。手机上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毒害亲少年。4、影响学习和休息。学生深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手机成为娱乐品,严重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休息,降低了学习效率。5、干扰教学,影响学业。课堂上手机铃响、听音乐、收发短信等,均会扰乱教学秩序;手机还成为中学生男女交往过密的帮凶,严重影响学业。6、危及人身安全。学生通过手机可以很便捷地引来社会闲散人员,容易滋生事端,出现安全隐患。7、助长攀比之风。学生比手机好坏,助长攀比之风,滋生享乐思想。教育部禁止手机进校园的规定相关法律规
    2023-07-05
    207人看过
换一批
#取保候审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公安机关没有足够证据认定犯罪人员存在犯罪行为,或者是需要变更其他的强制性措施。 解除取保候审不代表结案,因为取保候审只有一年的期限,如果到期仍无证据对该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的话,只有解除取保审,只有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后,... 更多>

    #解除取保候审
    相关咨询
    • 禁止令进入禁止场所是指哪些人?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26
      禁止令禁止接触的人员下面几种: 1、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2、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3、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4、禁止接触同案犯; 5、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会的人。
    • 缓刑人员禁入特定场所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9
      不能进入特定场所属于禁止令的内容。 根据刑法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因此,并不是所有判处缓刑的人都有禁止令。 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 第四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 (
    • 酒驾禁止进入停车场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31
      属于违法的。只要将车辆驶离原位,就可以认定有了驾驶行为。而只要驾驶员饮酒后在道路上有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即构成酒驾。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校园、住宅小区等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路段、停车场,若相关单位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亦属于“道路”范围。
    • 取保候审不得进入场所吗,取保候审中特定场所是指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9
      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至于是什么场所,还要看办案机关有没有宣布相关的“禁止令”,具体内容是什么。相关
    • 被判管制禁止进入哪些场,怎么规定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17
      被判管制禁止进入的场所包括: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以及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