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驾驶的被担保人须承担以下责任义务:
1.确保被保护者严格遵循相关法规与行政规章;
2.监控并发现被保护者有无可能或者已发生触犯法律法规之行为的现象,必要时应立即向执法机构如实报告;
3.若被保证人确实存在违逆法律的器具使用行为,保证人未能及时报告的情况下,应对保证人施以罚款处分,情节恶劣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取保候审的所具备的条件以及被取保候审后应该遵守的规定。
首先,对于取保候审的申请这一环节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所制定的,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人群具体涵盖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家属以及特聘律师等诸多方面的人员。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视情况采取取保候审政策: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预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通过取保候审手段不会使社会产生安全威胁;3.生活中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无法自理,或者孕妇正在哺乳幼儿,均可采用取保候审举措,但不会引发社会风险;
4.监禁期已期满,而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此时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一般而言,取保候审的实施事宜将由公安机关负责。
然而被取保候审之后,各位务必切实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2.无论住址或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有所变更,都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迅速向公安机关递交报告;3.在接到传唤时,必须准时到案;4.不得利用任何方式干扰证人提供证词;
5.不得销毁、篡改证据,更不能串通共谋、歪曲事实。
综上所述,酒精驾驶的被担保人不仅要担负起监督被保证人相关责任,同时也应时刻注意自身权益维护。
取保候审存在着法定的适用条件,只有符合相应要求才能进行这一程序,并在取保候审期间内必须恪守己责,严守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及缴纳】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第七十三条
【保证金退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
朋友酒驾帮朋友担保有事吗
216人看过
-
醉驾同车朋友需要承担责任吗?
108人看过
-
替朋友担保借款朋友"人间蒸发"担保人承担责任
455人看过
-
朋友酒驾,你担保了,你该不该承担法律责任?
210人看过
-
朋友醉驾担保他出来有没有责任
500人看过
-
朋友喝酒死亡,未劝酒需承担责任吗?
266人看过
-
朋友酒驾帮朋友担保有事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4-03-18朋友酒驾帮朋友担保没有事。而当事人如果能够提供保证人从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就可以不用拘留,作为保证人的,只需要带上能够证明身份信息的证件即可,保证人的责任主要是保证被取保候审人在公安局通知的时候能够随叫随到;酒驾后需要担保人,主要是为了让违法行为人,能得到相应的处罚。首次酒驾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千元以上2千元以下罚款;再次酒驾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千元以上2千元以下罚款。
-
朋友醉驾需要我拿房产证去担保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02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1、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刑法》第五十六条关于被保证人应当遵守的规定。 2、发现被保证人发生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另外,若被保证人违反刑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而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我在朋友朋友那里当担保,现在朋友不在担保,我要怎么承担担保责任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6首先,要看你担保合同中如何描述你的担保责任,担保期限,是一般担保,还是连带担保; 其次,看你担保的期限、主债务的时效是否发生变更; 再次,看你担保期限的诉讼时效是否中断。 如若是一般性质的担保,则保证期限为6个月,在主债务还款期限届满之后,6个月内债权人必须找你承担保证责任,否则过了保证期限,担保人可以不承担担保责任。你所担保的借款期限是2010年7月底到期,如若期间他未找你承担担保责任,则201
-
酒驾撞车后朋友有责任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19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按照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需要增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具体金额需要结合伤残等级、户籍居住、住院情况、家庭情况等确定。若是有劝酒行为,不阻拦其开车的,朋友有责任。
-
朋友间饮酒导致朋友去世,当事人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25根据《民法典》、《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四种劝酒情形要承担法律责任。 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喝酒时,如果饮酒导致事故,有以下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 强制性劝酒,如使用类似“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 明知对方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