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节假日加班不给加班费的,违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再让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私企员工收红包违法吗
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个人之间往来小金额的馈赠,不带个人目的的交往,收红包不构成犯罪,不是违法行为。但如果收红包是出于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违法行为,金额达到5000元的,就会构成行贿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节假日强行职工加班算不算违反劳动法
326人看过
-
劳动节加班费几天,劳动节加班违法吗
356人看过
-
国企在法定节假日是否需要员工加班?
301人看过
-
私营企业是否支付加班费?
227人看过
-
(上海)营业员节假日加班怎么算?
102人看过
-
节假日不让休息违反劳动法吗
171人看过
加班是指除法定或者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 更多>
-
劳动者加班是否违反法定节假日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8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并依法支付加班费,同时加班时间符合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的行为不违法。但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相关部门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
国家法定节假日上班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是否属于加班?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28是属于加班,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平时工资的300%作为加班报酬。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
-
私营企业有法定节假日休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03有。全国的企业都应该按照《劳动法》规定的节假日安排员工休息。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
有关企业违反劳动法不给加班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14《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综上,公司不能作废当事人的时间,应该按上面支付加班费,
-
劳动法对于法定节日,节假日加班可以不加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3现在这一块儿的问题是,很多单位为了现实的考虑,经常违背这一规定,一旦员工提出来,多数会采取软暴力的方式,即意味着让提出者自己走人。或者,用人单位会采取私下做工作,各个击破的方法,让这一的诉求慢慢消弭。解决之道还在于,国家立法、执法要真正做到广覆盖、全覆盖。发挥社会各界参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