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扩散诋毁他人信息达到一定次数就可能构成犯罪行为,但转发一般不会达到这些次数。诽谤罪则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
依据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若在互联网上转发、扩散诋毁他人信息1万次以上或点击、浏览7000次以上,就属于犯罪行为。如果属于转发,再次被浏览5000次和再次被转发达500次的应该也构成犯罪。当然,转发的一般不会达到上述次数,所以转发一般也不会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在互联网上散播虚假信息是否构成犯罪?
在互联网上散播虚假信息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社会公信力、个人权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从法律角度来看,虚假信息的传播可能构成诽谤罪、诈骗罪、寻衅滋事罪等罪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诽谤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散布的虚假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名誉,且给他人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则可能构成诽谤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散布的虚假信息是诈骗行为中的手段行为,且具有欺骗性,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是指“纠集他人结伙斗殴、扰乱社会秩序或者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散布的虚假信息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或者公共场所的扰乱,则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综上所述,互联网上散播虚假信息可能构成诽谤罪、诈骗罪、寻衅滋事罪等罪名。因此,任何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都应该被警惕和打击。
转发、扩散诋毁他人信息1万次以上或点击、浏览7000次以上就属于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散布的虚假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名誉,且给他人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则可能构成诽谤罪。因此,任何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都应该被警惕和打击。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在网上散播或是转发诋毁他人的言论犯罪吗
369人看过
-
散播谣言诋毁他人触犯如何的法律
242人看过
-
在互联网上是否有骂中国犯法的言论
408人看过
-
诋毁他人名誉,散播谣言可以起诉吗
63人看过
-
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散布谣言和故意诋毁
167人看过
-
网络谣言传播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428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在网上散播或是转发诋毁他人的言论犯罪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4-08-30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在网上点击、浏览诽谤他人信息5000次以上,转发500次以上的构成犯罪。如果属于转发,再次被浏览5000次和再次被转发达500次的应该也构成犯罪。当然,转发的一般不会达到上述次数,所以转发一般也不会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
-
在网上散发言论诋毁他人犯法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29根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在网上点击、浏览诽谤他人信息超过5000次,转发超过500次构成犯罪。如果属于转发,再浏览5000次,再转发500次,也应该构成犯罪。当然,转发一般不会达到上述次数,所以转发一般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和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对象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自
-
网上转发诋毁他人的言论犯法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
故意诋毁他人散布谣言侵犯什么权云南在线咨询 2024-04-19故意诋毁他人散布谣言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誉权。发布诋毁他人的谣言可能导致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导致他人名誉受损。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侵权的诉讼请求侵害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造成受害人侵害较为严重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
-
常常在网络上散布谣言,多次转发、散布、诋毁他人名誉,应当如何定性?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6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