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侵权诉讼中告诉才处理吗?
专利侵权诉讼中并不是告诉才处理。具体而言,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人民法院会依据中国专利局授予的有效专利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审查其是否受到侵害。至于原告的专利权或者原、被告双方各自拥有的专利权是否真正符合专利性条件,应当由诉讼当事人通过撤销程序或者无效程序解决;诉讼当事人不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撤销或者宣告对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将认定诉讼当事人拥有的专利权有效。
对于相同或者类似产品,不同的人都拥有专利权的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不同的发明人对该产品所作出的发明创造的发明点不同,他们的技术方案之间有本质区别;
(二)在后的专利技术是对在先的专利技术的改进或者改良,它比在先的专利技术更先进,但实施该技术有赖于实施前一项专利技术,因而它属于从属专利;
(三)因实用新型专利未经实质审查,前后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相同或者等同,后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属于重复授权。
二、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规定是什么?
人民法院在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时,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先申请原则,只要原告先于被告提出专利申请,则应当依据原告的专利权保护范围,审查被告制造的产品主要技术特征是否完全覆盖原告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针对以上不同的情形,又会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
(一)在一般情况下,上述第一种情形由于被告发明的技术方案同原告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本质的区别,对被告不构成侵权。
(二)上述后两种情形或者被告为了实施其从属专利而未经在先专利权人的许可,实施了在先的专利技术;或者由于前后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相同或者等同,被告对后一项重复授权专利技术的实施,均构成对原告专利权的侵犯。
总的来说,人民法院不会仅以被告拥有专利权为由,不进行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分析判断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而会分析被告拥有专利权的具体情况以及与原告专利权的关系,从而判定是否构成侵权。
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人可能对于专利侵权的相关的行为并不是特别的了解,通常状况之前如果是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的话,那么就应当是属于刑事案件的处理范畴之内。但是存在专利侵权这种行为的话是属于民事方面的一些纠纷,按照基本原则来处理即可。
-
怎么做才能专利侵权诉讼胜诉
284人看过
-
试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起诉权
410人看过
-
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滥用的认定
356人看过
-
专利侵权诉讼程序,专利侵权诉讼需要哪些材料
209人看过
-
专利侵权诉讼中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464人看过
-
专利律师怎样为专利侵权诉讼的原告辩护?
407人看过
-
专利侵权诉讼中提供哪些诉讼材料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021、专利权人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专利权人为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公民的,其授权委托书需在中国公证处进行公证或在其所属国、所属地区进行公证后,再在中国进行认证。 2、民事诉讼状。 3、如果专利权人觉得有必要对侵权人的侵权证据进行诉前证据保全,需提交证据保全申请。 4、如果专利权人觉得有必要对侵权人的财产进行保全,需提交财产保全申请,并缴纳相应担保金。 5、专利权人的权利证明,主要包括:专利权证书,包
-
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滥用的认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4诚实信用原则对权利滥用的限制,专利制度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专利权,而在于通过赋予专利权人垄断性的专利权,以激励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专利侵权是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60条所称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这里的实施是指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依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
专利权侵权告他虚假诉讼罪首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7《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专利侵权诉讼中可以申请保全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031、你好,根据你叙述的案情看,法院没有将保全情况及时通知这一点是有些不妥,但这个过错属于法院工作安排上的问题,不能以该理由诉法院。2、你举出的大连案件与你的情况是两种不同的权利,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是不同的权利,目前对方的专利正在申请过程中,你只能在对方专利申请成功后对其专利权申请法院保全,而不能对其申请权申请保全。
-
专利诉讼中原告如何进行举证和证明之专利侵权证据北京在线咨询 2021-09-28(一)书证 通常是公证书。专利权人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了侵权行为后,可以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对购买侵权产品的过程及购得的侵权产品进行公证或对侵权现场(如许诺销售)或对侵权产品的安装地进行勘查公证,取得公证书,从而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 在公证取证的过程中,专利权人最好主动向销售者索取产品宣传册、销售侵权产品人员的名片、购货发票或收据,以进一步的明确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同时专利权人可要求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