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不起诉司法解释是什么?
法定不起诉的司法解释就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如果审查后认为符合起诉的条件,检察机关会将案件起诉至法院,从而进入审判阶段,由法院就相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果构成犯罪应对被告人处以何种刑罚的问题作出判决。但是,如果检察机关在审查后认为不符合起诉的条件,那么检察机关就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一决定会终止该案的刑事诉讼程,案件也就不会再进入法院审判的阶段。
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指《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1款和第175条第4款规定的不起诉。所谓法定,是指法律规定的“应当”,即是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做出不起诉决定,检察机关不享有做出起诉决定或不起诉决定的自由裁量权,只能依法做出不起诉决定。
二、法定不起诉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及第177条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七种情形:
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7、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司法解释中“起诉”指的是什么?
441人看过
-
刑诉法第227司法解释是什么
273人看过
-
证据不足不起诉司法解释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393人看过
-
什么是刑法司法解释
68人看过
-
刑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相同点是什么?
95人看过
-
民诉法司法解释全文规定的反诉的条件是什么?
111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司法解释中“起诉”指的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20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其民事权益被分割或者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受到保护的诉讼行为。一般来说,起诉只需要满足起诉条件。借据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之一。起诉债权债务纠纷的条件:(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简单来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权、人身权或者其他权益直接受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权利义务归属纠纷;(
-
司法解释不属.新刑事诉讼法为什么以司法解释判决裁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6司法解释在裁判文书中可以引用并作为裁判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法发〔1997〕15号1997年6月23日发布施行)第十四条司法解释与有关法律规定一并作为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的依据时,应当在司法文书中援引。援引司法解释作为判决或者裁定的依据,应当先引用适用的法律条款,再引用适用的司法解释条款。
-
司法解释存疑不起诉后行政处罚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51、存疑不起诉后行政处罚一般是开除公职,存疑不起诉可以要求国家赔偿。存疑不起诉说明检察院是在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在才决定不起诉的,在这种情况下,之前被羁押的人员是无罪的,其当然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
-
如何起诉司法解释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0你要写好诉状,交到法院的立案庭,立案庭法官在七日内会通知你是否立案。当然,你可以选择口头起诉或者书面起诉。立案庭会根据法院是否有管辖权来作出决定。决定立案,将在7日内预收案件的受理费,并在立案后2日内交审判庭。法院无管辖权,将会做出,建议你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如果你依然坚持继续起诉,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接着,就是庭审程序。
-
起诉借条诉讼时效司法解释规定为几年,法律规定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10起诉借条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一般是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益受损或者是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损时开始时行计算,如果超过受损之日起的二十年,那么法院将不会再受理自己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