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几类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了十大类犯罪,这十大类犯罪分别是: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侵犯财产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7、危害国防利益罪;
8、贪污贿赂罪;
9、渎职罪;
10、军人违反职责罪。
二、哪些刑事案件是自诉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三、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四、刑事案件的强制措施有哪些?
1、拘传。
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3、监视居住。
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者居所并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4、拘留。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5、逮捕。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五、刑事案件的定罪证据有哪些类型?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六、刑事案件的定罪证据需证明哪些事实?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几类犯罪的这个问题已经通过以上文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法律制度中规定的犯罪类型非常多,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犯罪,只要构成犯罪一般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查看了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有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
我国刑法规定有多少个毒品犯罪罪名,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毒品种类有哪些
367人看过
-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有多少种,我国毒品犯罪的具体特征
338人看过
-
我国现行法规定集资诈骗罪有死刑吗
189人看过
-
我国的犯罪类型分为几类
464人看过
-
我国现行刑法对妨害清算罪怎么规定的
391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共规定了八种刑罚种类
40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包括那几类湖北在线咨询 2023-12-05我国的犯罪构成包括: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
我国刑法对一般犯罪进行分类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7我们为什么称一些行为时犯罪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相关权益,侵犯了不同的法益,构成不同的罪名。所以,对犯罪的分类也是依据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不同而做出不同划分的。换句话说,法益是划分犯罪类别的根本依据。
-
什么新犯罪,我国新刑法规定了什么主要的犯罪类型?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41、刑法第120条之二,通过准备凶器、组织培训等方式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准备的犯罪;2、刑法第120条之三,以制作资料、散发资料、发布信息、当面讲授等方式或者通过音频视频、信息网络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3、刑法第120条之四,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
-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行政裁决主要有几类山西在线咨询 2021-07-05(1)损害赔偿裁决。这是指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因涉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赔偿争议所作的裁决。 (2)权属纠纷裁决。这是指行政主体对平等主体之间,因涉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某一财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所作出的裁决。 (3)侵权纠纷裁决。这是指在平等主体之间,一方当事人认为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另一方侵犯时,依法请求行政机关制止侵害,并责令侵权方对其侵害行
-
我国现行法律对死刑犯有哪些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18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死刑犯,应当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式进行执行。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