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渎职罪主体的解释
渎职罪主体是行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权的人员。即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并构成犯罪的人员,应依照刑法有关渎职罪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渎职是什么意思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
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及《刑法修正案(四)》共规定有三十五个罪名。
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分为以下三类犯罪:
第一、滥用职权型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等。
第二种、玩忽职守型渎职罪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
第三、徇私舞弊型渎职罪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等。
三、玩忽职守和渎职罪的区别
(一)主观上不同
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和玩忽职守罪虽然可以由故意和过失构成,但二者是不同的。玩忽职守罪主要由故意构成,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由过失构成。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故意构成。
(二)直接侵权客体不同
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的合法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履行职责,完成国家机关交办的任务。未经许可不履行职责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是对国家机关工作活动勤勉原则的侵犯,危害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因此,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的勤政性。
(三)性质和具体表现不同
1、渎职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渎职”。这种“忽视”行为主要表现在两种情况:
(1)是行为人不履行职责,即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放弃职责,擅自离岗;二是不认真履行职责,即行为人在履行职责时严重不负责任,对法定职责和义务马虎敷衍。
2、渎职罪的本质属性是滥用职权。这种虐待主要表现在两种情况:
(1)是超越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超越法定权限,非法决定无权决定的事项,擅自处理无权处理的事项;二是在其职权范围内违法行使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违反职权范围内的法定程序,鲁莽行事,滥用职权,随意处理公务。
(四)犯罪行为不同。
1、不作为不能构成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的不作为,如放弃职责、擅离职守、不履行职责等。但渎职罪能否由行为构成,则存在差异。笔者认为,渎职罪不同于弃职等不作为,只能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
2、渎职罪只能由行为构成,而渎职罪可以由作为或不作为构成,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渎职罪主要表现为超越法定职权,决定和处理无权处理的事项,或者随意非法行使处理公务的职权,也就是说,渎职罪的行为表现为行为。弃职行为应当属于失职的客观表现形式,不应当列入失职罪。
-
关于渎职罪刑事诉讼法的主体解释是怎样的?
370人看过
-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刑法将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48人看过
-
渎职罪的主体规定2023
148人看过
-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谁?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什么
497人看过
-
渎职罪主体的确定方法
347人看过
-
什么是渎职犯罪的主体?
16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我国刑法关于渎职罪主体解释规定为什么人?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6贪污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一些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物,手段是非法的比如侵吞,私分,有意转移等等,且主观上存在故意. 渎职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严重不负责任等多种行为,主体只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既有故意也有过失,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侵犯的客体不限于是财产
-
司法解释中关于渎职罪和失职罪区别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30失职罪与渎职罪的区别有: 1、行为人主观目的差异; 2、行为人的作为表现不同; 3、客观条件影响程度不同; 4、后果的危害程度不同,失职罪危害程度严重依据党纪、政纪规定可以追究纪律责任,渎职罪危害程度特别严重,触犯国家法律,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
渎职罪的主体是什么意思渎职罪主体要件是什么,渎职罪的性质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051.渎职罪的主体以职责论进行界定。即不管是否属于正式编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只要行使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即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时,就应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即为渎职罪主体。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国家机关职权的范围问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机关的职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立法、司法、军事等方面,涉及国家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要依法行使上述权力的人员,都应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构
-
渎职罪解释中所说的渎职罪是什么意思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15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忽职守、不正当行为、妨碍国家管理活动、公共财产和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构成具有以下特征1、本罪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或者本罪是身份犯,只有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特定身份,在本类罪中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各级国家机关中的管理人员;2、本类罪的形式大多是故意的,也有过失。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33项罪名中,24项罪
-
什么是渎职罪的主体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2一、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包括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政府公务员、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等。 二、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地方烟草专卖局、土地所及房产所工作的人员等。 三、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人员等。 四、虽未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