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过失犯罪被判缓刑是不会被开除公职的,教师只有在被判处有期徒刑及以上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开除公职。
一、开除公职会照常上班吗?
不可以了。开除公职指国家机关或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中的正式职务——担任公职被开除,开除公职是最严重的处分措施,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二、公务员被开除后还有退休金吗
一、被原单位开除公职或刑满释放后经劳动人事部门正式批准录用为全民、大集体职工或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龄。属于临时工的,从缴费参加养老保险时计算投保的年限。二、被开除公职或刑满释放人员,开除或判刑前原单位和个人已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已实际缴费的,其重新工作后的缴费年限可同开除或判刑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被开除或判刑前未缴费的工作年限,不能视同缴费年限。三、因过失犯罪被判刑情节较轻,或被判缓刑、监外执行未离开原工作岗位的,判刑前的工龄也可计算为连续工龄。判刑服刑期间不计算工龄(未离开工作岗位照发工资者除外)。
三、什么情况下判缓刑不开除公职
公职人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具体情况如下:
1、必须是过失犯罪。相对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且不少过失犯罪系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造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特别是对有受害人的过失犯罪来说,在犯罪人员认罪悔罪、赔偿损失后,也易取得受害人的谅解,有效减轻社会危害性;
2、必须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与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等刑罚相比,此类刑罚属传统观念中的“轻刑”,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有条件保留公职可以释放较好的执法效果;
3、要从严把握“案件情况特殊”情形。一般情况下, 以开除为原则,不开除为例外。只有具备“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条件,才可以不予开除。建议以下情形可考虑保留公职:
(1)政治素养较好,业绩突出或者曾作出重大贡献,保留公职有利于地区、行业事业发展;
(2)专业技术水平高,在本地区、本行业或者本领域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型人才,成果丰硕,保留公职有利于继续作出贡献、服务群众的;
(3)具有家庭困难、身体不好、临近退休等特殊情况,开除公职可能严重影响生活的;
(4)涉及国防、外交、民族、宗教等极个别特殊案件,需要保留公职;
(5)保留公职可以充分体现执纪执法综合效果的其他情形。
此外,保留公职的情形不宜“一刀切”,要综合考量,既要防止“好人主义”思想作祟而滥用,也要避免因担心被问责而不用。要做好区域和系统的平衡,对本地区或系统易发多发、影响恶劣的过失犯罪,从警示角度考虑,保留公职更应从严控制;
4、必须严格落实报批程序要求。关于《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中的“上一级机关”,宜区别把握:
(1)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政务处分,可参考2005年7月中央纪委法规室对《关于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条的处分批准程序的请示》的答复精神,上一级党组织包括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笔者建议,对拟保留公职的案件,可由相关监察机关报同级党委批准后,以同级党委名义书面报上一级监委审批。请示应当围绕“案情特殊”阐述“保留公职更为恰当”的具体理由,预判处理效果。所附材料建议参考党纪报批案件要求,附司法机关生效判决、裁定、违纪违法事实见面材料、审查报告、审理报告、忏悔反思,以及能够证明案情特殊可保留公职的现实表现、专业技术等级、荣誉表彰等材料。待上一级监委同意后,由呈报监委作出政务撤职处分。案情特殊、复杂的,必要时上一级监委可将案件报同级党委批准或备案;
(2)对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拟作出撤职处分的,“上一级机关”包括任免机关、所在单位的上一级机关。此外,要把握撤职处分作出的时间,对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符合保留公职条件的受处分人,在司法机关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前,也可暂不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待判决、裁定作出后再视情处理。
5、不同的对象可能面临不同的处理结果: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判处缓刑的,可以保留公职;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但是,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3)对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的处理。《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均规定,其工作人员被判处刑罚的,均给予开除处分;
(4)对国有企业人员的处理。1982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及相关解答意见规定,对企业职工,包括其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被判处管制以及宣告缓刑的,一般可不予开除。该条例于2008年被废止后,对行政机关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被判处刑罚的,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开除处分;对非行政机关任命的国有企业人员被判处刑罚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及企业内部惩戒规定处理,并非一律解除合同。
一、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1、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2、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3、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二、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被处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2、违法事实和证据;
3、政务处分的种类和依据;
4、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申请复审、复核的途径和期限;
5、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机关名称和日期。
综上所述,公职人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但是,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公职人员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予以开除。
-
过失犯罪者是否会因为缓刑而被开除公职?
126人看过
-
教师判缓刑开除公职是否有这个可能
175人看过
-
教师过失犯罪不开除可以吗?
259人看过
-
教师公职是否可被教育局开除?
322人看过
-
过失犯罪被开除公职能做律师吗
349人看过
-
教师缓刑处罚是否会导致丢失公职
334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教师过失犯罪缓刑单位多不开除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1不一定开除——因为不属于故意犯罪。法律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监察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既判处一定刑罚,又暂不执行,但在一定期间内保留执行的可能性。缓刑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种。从裁量是否执行所
-
过失犯罪缓刑教师缓刑考试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0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仍留原单位工作的被告人在缓刑期间是否计算工龄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指出“缓刑本身不是一种刑罚,而是对被判刑人的一种考验期限;如果被判刑人在缓刑期限内,未再犯罪,缓刑期满,原判的徒刑就不再执行。
-
教师判缓刑开会被开除公职是否需要赔偿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71、一般情况下教师被判刑是会开除公职的,具体的要看教师所在学校的意见。《教师法》第十四条收费岛剥脱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所以就有可能教师判缓刑是要开除公职的。 2、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
-
教师过失犯罪不可能开除教师员工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9如果过失犯罪之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话,那么是会被开除的,但是如果是比较轻微的过失犯罪是不会被开除的,被判处拘役管制可以不用进行开除。所以还是需要根据过失犯罪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
教师过失伤害学生,教师过失犯罪缓刑后如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2007年的规定如果是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人员应当参照公务员法开除,如果不属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人员可以降低职务、降低工资,不做开除处理。现在你最好咨询一下当地人事部位最新人事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