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土地无偿、无期行政划拨的体制,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当时规模不大的建设还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的话,随着经济发展和建设规模的扩大,这个体制存在的弊端就日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第一个弊端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经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将土地收归国有后仍应保留地租,以取得必要的国家收入。而无偿划拨土地的办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租理论的办法,是使国家应得的土地收益大量流失的办法。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初期,资金是十分宝贵的。第二个弊端是,由于行政划拨土地不要钱,缺乏竞争机制,不要白不要。于是申请土地者争要好地和扩大占地规模,从而造成土地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第三个弊端是,由行政划拨土地很容易出现关系地、人情地,造成土地划拨中的不正之风。第四个弊端是,一些占地多,占地好的单位,可以非法转让、出租土地,不劳而获,被人们称之为新生地主。它与其他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的地位,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五个弊端是,土地不能进入流通领域,房地产业也就不能进入市场,市场经济对房地产的重要作用不能发挥。
既要坚持实行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的体制,又要推动土地进入市场流通,就得解决土地归国家所有和土地使用商品化的矛盾问题。各地经过探索、酝酿、试点,终于提出了采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办法。具体的办法是,城市的土地由拥有所有权的国家,通过其代理人——即受权的政府,主要采取经济的手段,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使用者。这个出让有年限规定,出让时收取出让金,并可以在使用期内每年收取使用费,也就是有期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这个办法有四个要点:其一,再一次阐明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立的观点。其二,坚持了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要剥夺地产归政府所有的理论是吻合的。其三,将土地使用权出让并收取出让金和使用费,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要保留地租的理论是吻合的。其四,主要采取经济手段出让,则与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吻合。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无期无偿划拨土地的办法,因而把它改为有期有偿出让土地就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大的改革。虽然这一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由于原来的无偿无期出让土地的办法实行了30多年,要实行这项改革,必然会受到强大的习惯势力和原有办法受益者的阻碍。加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的原因,要在我国全面推行这项改革,需要花大力气,而且也要花较长的时间。可以这样说,1992年房地产过热中,如果要把房产与地产分开来分析,则会发现地产尤为过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刚刚开始,在法制建设和严格执法等许多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缺陷。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一般有协议、招标和拍卖三种形式。协议是指国家(通过有关政府机关)将土地出让给受让人时,采用协议的方式来确定出让土地有关事项的行为。内容包括出让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使用年限、出让金、用途、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协议方式主要用于国家机关和公用事业单位。
招标出让土地的办法,系由国家通过有关政府机关来进行,可以公开招标,也可以指定某些够条件的单位来投标。承担招标任务的政府应提出招标条件(其条件与协议出让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不泄露标底),规定投标的最后期限。参加投标的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按招标条件以书面形式提出标书,然后在公证人监督下开标,条件优者中标。中标的条件包括质量、数量等综合条件,以保证如期、如质、如量地开发建设为主要标准,不以出价最高为惟一的中标标准。
1988年8月,广州花地湾住宅区用地投标,是我国最早的一块投标出让的土地。
拍卖出让土地的办法,也由国家通过有关政府机关来进行。先由有关政府机关公告拍卖书,包括拍卖出让地块的位置、面积、用途及使用年限等条件,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和拍卖场所公开拍卖。由拍卖单位规定一个基价,在此基础上由参与者在场内当场出价(出价者必须高于上一出价者的价格的规定档次,比如规定每一次出价要高于上一次出价10万元以上等档次)竞买,如一个出价无别人再出高价时,即拍板成交。深圳市1987年12月公开拍卖一块面积8588平方米的住宅用地,是我国最早的一块拍卖出让的土地。
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在合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并在达到法律许可和合同规定的条件,比如开发投资或施工进度达到一定的比例后,有权对土地进行转让、出租、抵押等处置。
-
2022年最新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
162人看过
-
2021年农民土地制度改革
224人看过
-
改革土地制度:土改房的有效性及影响
164人看过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改革新途径
396人看过
-
改革国有土地出让金制度
171人看过
-
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
195人看过
土地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出让的方式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协议等方式,通常是用于经营性用地的使用。土地出让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 更多>
-
促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1当前,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单位,除一般性税费外,需缴纳矿业权价款、矿业权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还需缴存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现行矿产资源税费政策对维护国家权益、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比如,矿业权价款只涵盖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不利于充分实现和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权益;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缺乏有效调节,地方对矿产资源开采依赖较重;各
-
3个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目标是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14经营是以户为单位的,款也应当发放到户。同时,由于土地长期不变的政策和“生不加、死不减”的政策,家庭土地在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又所有有村民资格的成员共有。因此,村民权是资格权,不经法定程序不得剥夺。你家对于自己耕作的土地可要求政府直接发放补贴。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归属应当以村委存根或土地承包证为准,而不应当完全按照临时性的登记,如表格。
-
什么是土地改革制度?有何意义?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8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XX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3.广大农
-
土地改革时的土地使用权归谁所有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7根据《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有关规定“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并颁发了土地所有证的土地,现在仍由村或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成员使用的,属于农民集体所有。”4的规定,土改时候的土地使用証如果作如集体之间确权的证据使用了有效。
-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前后可以申请新的土地使用法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13可以,但是用审批一词比较合适,因为宅基地是不能买卖的,但是乡镇政府是有权审批下属村级的宅基地的。为慎重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更好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会议通过报请全国人大授权在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草案提出,要在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底线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