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指定监护的条件是:1、被指定的人同意作监护人;2、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无异议;3、该指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并对被监护人并无不利。只有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办理遗嘱公证的注意问题有哪些
(1)遗嘱是立遗嘱人单方的法律行为,因此,必须由立遗嘱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无行为能力人不能立遗嘱;限制行为能力人必须经法定代理人同意并在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遗嘱行为才是有效的。
(2)立遗嘱人应当到遗嘱行为发生地或者遗嘱人住所地的公证处办理公证。遗嘱人所处分的财产必须为遗嘱人所有,其财产的范围包括动产、不动产和其他有价证券。立遗嘱人可以要求见证人在场见证。
(3)申请遗嘱公证人应当提交的文件包括:
立遗嘱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立遗嘱人处分的财产所有权的证明;
遗嘱的草稿等。
(4)公证机关应当为遗嘱人的遗嘱内容保密。
公证机构其实也会根据遗嘱当中涉及到的收益额来收取公证费的,而对于立遗嘱人来讲,将来如果想要撤销公证遗嘱,也得本人到公证机构提出申请,而自己写的遗嘱的话,想什么时候撤销就可以什么时候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第三十一条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
人户分离原则的优缺点分析
250人看过
-
遗失物拾取收费的优缺点分析
173人看过
-
DIP与DRG的优缺点分析
439人看过
-
探讨录音遗嘱的优缺点
289人看过
-
过错推定原则的优缺点分析
344人看过
-
意定监护与遗嘱监护哪个优先?意定监护与遗嘱监护的区别
180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买安置房的缺点有哪些买安置房的优缺点分析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81、安置房是现房,早期的安置房地理位置优越,小区的配套完善。安置房的户型适中,大部分安置房为多层的建筑。安置房的房屋质量也是比较稳定的。 2、安置房一般是依托地理和小区配套建设的,比率还有经济的增长周期也是比较吻合的,升幅较快。有的安置房没有产权,价格普遍比市价略低。安置房的业主经常享受多套房源,出售的需求和可能也会增加。 3、买安置房的缺点:安置房屋一般分为两类,重大市政工程动迁建造的商品房或者
-
民法的遗嘱是否由遗嘱人指定监护人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4遗嘱指定监护的前提是父母作为被监护人的监护人,根据《民法典》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是被监护人的父母以遗嘱方式选定监护人的监护。我国现行法律对此种监护未作规定,司法实践中予以承认。但这种遗嘱应符合下列条件:立遗嘱人须是被监护人后死的父母;立遗嘱人须享有亲权;遗嘱的内容和订立程序皆须合法。
-
遗嘱指定监护能指定任何人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26不能 遗嘱指定监护指定的监护人,应当不限于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所规定的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但是,遗嘱指定的监护人应当具有监护能力,能够履行监护职责。如果遗嘱指定后,客观情况发生变化,遗嘱指定的监护人因患病等情况丧失监护能力,或者因为出国等各种原因不能够履行监护职责,就不能执行遗嘱指定监护,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
民法律规定适用遗嘱指定监护人有哪些特点?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03遗嘱指定监护的前提是父母作为被监护人的监护人,根据《民法典》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是被监护人的父母以遗嘱方式选定监护人的监护。我国现行法律对此种监护未作规定,司法实践中予以承认。但这种遗嘱应符合下列条件:立遗嘱人须是被监护人后死的父母;立遗嘱人须享有亲权;遗嘱的内容和订立程序皆须合法。
-
遗嘱的监护与指定监护的区别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27遗嘱监护意定监护两者之间的区别是1.遗嘱监护属于指定监护的一种。 2.委托监护属于意定监护,意定监护制度。指近亲属以外的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在其自愿担任监护人的基础上,经过有关组织或机构的同意成为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