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如何防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19:54:46 250 人看过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如下:

1。但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提出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无论哪一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应当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并以书面形式确定协商内容。一是规范用人单位人事管理程序,二是防止劳动者个人恶意仲裁(诉讼)。当然,如果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能够使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申请,并确认解除劳动合同是由劳动者本人发起的,用人单位将保留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当然,这对工人是不公平的。

2。终止协议的内容不合法;

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中,内容条款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比如,约定用人单位不缴纳相关费用的,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竞业禁止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应当赔偿劳动者的全部损失。二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二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三是超过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三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证明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决定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超过法定试用期,员工不得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经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随时解除合同,无需事先通知。但用人单位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用工条件,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做好用工工作,并使用工标准或条件明确、有证据。比如,在发布的招聘宣传册和招聘信息中明确招聘标准和条件,由员工在入职时签字;在试用期满前对员工评价的证据收集和保存等。

3。用人单位援引“瑕疵”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依据是“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实践中,仲裁庭(法院)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合理。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举证责任也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合法;(2)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理;(3)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三者缺一不可。根据以上三个条件,要求用人单位做好以下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1)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既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合法,又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合法,要办理宣传手续,确保职工了解、学习规章制度。

(2)为了使规章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应对“严重违规”进行列举和量化。

(3)必须收集和保存工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证据。例如:让劳动者发表自我批评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严重失职、徇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严重损害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尽快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往往夸大劳动者对公司的损害,擅自适用这一条款,致使劳动争议诉诸仲裁法院。

用人单位选择适用本条款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对“严重失职、渎职、重大损失”作出明确界定,并通过规章制度确定哪些是严重失职、渎职,损失多少视为“重大损失”。同时,要收集和保存劳动者上述行为的证据。这样,风险就会降低!

5。雇主不能为“一女二夫”的行为提供证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或者经用人单位提议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联系订立劳动合同。从本条可以看出,用人单位适用本条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劳动者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对本单位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

(2)未造成严重影响的,由业主提出,不正确。这篇文章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如果用人单位不了解相关操作规程,不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很难适用本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选择这一条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

(1)规章制度中不允许兼职;

(2)检查并保存兼职的相关证据;(3)收集和保存严重影响其工作任务的兼职证据。

(4)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兼职对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有严重影响的,应当及时发出纠正通知书,并收集、保存有关证据。

6。用人单位不得提供被胁迫、欺骗或者被利用签订劳动合同的证据。

受劳动者胁迫、欺骗或者利用劳动者的危险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者提供虚假学历、身份证件等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保留胁迫证据,如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保留劳动者提交的资料,同时证明信息不具有真实性。

7。用人单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划分不明确;

劳动者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对“刑事责任”没有明确界定,将“非刑事责任”视为“刑事责任”。

实践中,用人单位对被劳动教养、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人民检察院不予起诉的劳动者,往往适用“被追究刑事责任”条款解除劳动合同。事实上,用人单位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没有法律依据。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刑事责任”一般是指下列三种情形:(一)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二)人民法院判决的;(3)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的。除上述三种情形外,其他情形不认定为“正在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无过错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不能提供证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劳动的原工作或者规定的医疗期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

(二)劳动者被解除劳动关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17: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文章
  • 财产保全面临的法律风险要如何防范
    一、财产保全面临的法律风险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在追收债务过程中,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在诉讼前或者在诉讼过程当中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1、保全后未在法定期间起诉致财产保全解除,引发赔偿诉讼。2、保全措施不完备,致使财产保全落空。3、申请财产保全过限,给被申请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保全措施不当致使判后无法执行。二、防范财产保全风险的主要措施1、加强对被保全财产的监控,防止债务人转移、处分保全财产。债权人应密切关注债务人的动向,判断债务人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转移被查封、扣押的财产的情况。如债务人有转移、隐匿、出卖或者毁损财产等行为,要及时向人民法院反映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制止,或者变更保全措施,防止标的物失控造成案件难执行。2、合理确定申请财产保全范围。债权人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扩大保全财产的选择面,根据诉讼请求
    2023-04-29
    118人看过
  • 财产保全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财产
    通过下列措施防范:1.加强对被保全财产的监控,防止债务人转移、处分保全财产;2.合理确定申请财产保全范围;3.督促人民法院确保财产保全符合法定程序手续;4.进行诉前财产保全后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诉讼。一、诉前财产保全能保全多久诉前财产保全能保全30天的时间,所谓诉前财产保全,也就是诉前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所采取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与诉前财产保全有关的民事争议必须有给付内容。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应是有给付内容的,如不是因财产利益之争,而是人身名誉之争,无给付内容的,法院就不能采取诉前保全措施。诉前财产保全属于应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护利害关系人不致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例如,双方当事人签订购销合同,需方按约定给付供方150万元的预付款,事后发现供方有欺诈行为,根本没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货款
    2023-04-02
    137人看过
  • 如何防范公司并购法律风险
    一、公司并购的法律风险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比较多的是被收购一方隐瞒一些影响交易谈判和价格的不利信息,比如对外担保、对外债务、应收账款实际无法收回等,等完成并购后,给目标公司埋下巨大潜伏债务,使得并购公司代价惨重。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作为为并购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律师要注意使并购中尽量不要违反法律规定,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导致收购失败。如在上市公司收购中,董事会没有就收购事宜可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发表意见,或者独立董事没有单独发表意见,导致程序不合法。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相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必然会采取一些反并购措施。有些反收购措施带有严重的自残性,过分关注管理层的利益,有的与法律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
    2023-02-17
    196人看过
  • 公司会面临哪些方面的法律风险
    企业发生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设立、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税收、企业并购等方面。企业或者其员工的哪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上述所说的法律风险问题呢存在风险的行为太多,在此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在设立企业时,企业的发起人往往对拟设立的企业没有进行充分的法律设计,对企业设立过程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计划,比如我们之前接触过一个客户,他在设立企业时混淆了合伙与公司,从法律角度混淆了人合与资各,因此埋下了日后产生纠纷的种子。(2)在订立合同时,很多企业高管的随意性很强,一方面他们不能充分预设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情形,另一方面他们的约定的很笼统,操作性很差,因此容易产生纠纷。(3)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容易发生劳务纠纷,有了劳动合同并不能代表一切,还需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程序、约束机制,这方面需要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予以规范。哪些重点防范的法律风险,企业经营者需要提前做好重点防备(1)最核心的
    2023-04-10
    210人看过
  • 公司会面临哪些方面的法律风险
    企业发生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设立、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税收、企业并购等方面。企业或者其员工的哪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上述所说的法律风险问题呢存在风险的行为太多,在此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在设立企业时,企业的发起人往往对拟设立的企业没有进行充分的法律设计,对企业设立过程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计划,比如我们之前接触过一个客户,他在设立企业时混淆了合伙与公司,从法律角度混淆了人合与资各,因此埋下了日后产生纠纷的种子。(2)在订立合同时,很多企业高管的随意性很强,一方面他们不能充分预设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情形,另一方面他们的约定的很笼统,操作性很差,因此容易产生纠纷。(3)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容易发生劳务纠纷,有了劳动合同并不能代表一切,还需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程序、约束机制,这方面需要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予以规范。哪些重点防范的法律风险,企业经营者需要提前做好重点防备(1)最核心的
    2023-05-06
    124人看过
  • 解除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是什么
    如何防范终止合同的法律风险如果合同因合法终止或约定终止而终止,终止合同所造成的法律风险将大大降低法定终止是指只要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双方均可终止合同:(1)在合同到期前,由于不可抗力而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在演出期间,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将不履行其主要债务(3)一方延迟履行其主要债务,并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内未能履行(4)一方延迟履行其义务或犯下其他违约行为,(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本协议的终止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为准。合同的终止有期限。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通常为一年)或双方同意的期限内提出终止请求。当事人逾期不行使终止权的,该权利消灭。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对合同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一般来说,合同起草方能够掌握合同的主动权,通过合同条款充分体现和有效保护自己的合同权利,对自己更加有利。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另一方起草合同对自身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另一方可能设置的陷阱终
    2023-05-07
    407人看过
换一批
#辞退解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咨询
    • 如何防范劳动合同风险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2
      1.试用期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约定,不得超期; 2.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不得重复约定; 3.切忌签订单独的试用合同,不仅达不到约定试用期的目的,反而浪费了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试用期工资必须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如何防范劳动合同的风险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06
      1.试用期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约定,不得超期; 2.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不得重复约定; 3.切忌签订单独的试用合同,不仅达不到约定试用期的目的,反而浪费了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试用期工资必须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如何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31
      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方法:提前了解合同对方的承包能力、信用状况和业务能力;在签订合同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看是否真实、合法、完整;是否遵守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
    • 公司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21
      合同签定前法律风险与防范 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分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企业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1、签约前首
    • 财产保全面临的法律风险要如何防范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15
      通过下列措施防范: 1.加强对被保全财产的监控,防止债务人转移、处分保全财产; 2.合理确定申请财产保全范围; 3.督促人民法院确保财产保全符合法定程序手续; 4.进行诉前财产保全后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