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惨案频频发生,律协召开研讨会支招——
设未成年人紧急救助机构
本报讯(记者/洪奕宜)5月29日,未满周岁男童小涵被父亲提起双脚,活活摔死;7月3日,两岁女童媛阅,被亲生母亲虐打至脑出血,7月12日凌晨死亡
近段时间以来,深圳连续发生几起家庭儿童虐待事件,在社会上产生恶劣的影响。针对该社会现象,市律师协会昨天下午专门召开了一场法律研讨会。
会上,律师们呼吁要完善体制,可针对儿童保护方面专门立法,并考虑设立未成年人紧急救助机构,对因受虐待或其他家庭问题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提供救助。
成因:
父母自身问题是虐童主因
律协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业务委员会委员蔡少锋认为,为人父母本来应该给予子女关心和照顾,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但很多父母由于自身心理不健康,或遇到生存危机时,往往以虐待子女泄愤。在蔡少锋律师看来,造成家庭儿童虐待案件有多类原因,其中父母方面的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容忽视,具体包括:父母在自己童年曾经是被虐待者;未婚生子、早婚及家庭经济压力大;因疾病使用激素类药物、有酗酒习惯的人;易冲动、挫折容忍力差和具攻击性等人格特征;对婚姻质量不满意、社会经济地位低和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自身受教育程度低;望子成龙心太切等。
此外,如果儿童是在不被期望的情况下出生、行为发生偏差(如偷窥、说谎)时,或者因为父母婚姻失调、失业贫困或子女人数太多等环境因素影响下,也会发生家庭虐待儿童事件。
刑罚:
虐待子女致死将加重刑罚
市律师协会理事王丽娜指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如果父母拒绝抚养未成年子女甚至虐待子女的,应当依情节不同给予不同的处罚。父母遗弃、虐待未成年子女,情节不是很恶劣的,未成年子女可要求公安机关对父母进行处罚;父母虐待未成年子女,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王丽娜提醒,虐待罪必须是未成年子女告发父母时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不能主动追究父母的刑事责任;如果父母虐待子女导致未成年子女重伤或者死亡的,其刑事责任将会加重。
建议:
针对儿童保护专门立法
如何减少并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律师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蔡少锋律师认为,学校、医院、司法、新闻媒体、教育主管机构等相互沟通,互通信息,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儿童保护网络,一旦出现有任何虐待儿童的潜在情况,各部门应互通信息,尽早介入,各司其职。为预防贫困家庭出现虐待儿童情况,学校可考虑提供贫困儿童救助金制度,定期对贫困儿童家庭进行走访,提供能援助他们家庭的资讯,以减轻抚养家庭的负担。他还建议组织保护儿童委员会,可考虑让医生、律师、警察、社区人士、媒体记者、行政官员等身份的家长参加。
据了解,美国法律《收养与家庭安全法》中对儿童保护方面有专门的体现,蔡少锋律师建议我国在儿童保护方面也可借鉴专门立法。王丽娜律师提出,北京市已成立未成年人紧急救助机构,深圳也可考虑设置这类机构,对因受虐待或其他家庭问题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提供救助。此外,妇联可设立家庭暴力救助机构,对因受到家庭暴力的人士提供救助。
-
关于设置对未成年人监护和救助的机制与机构
493人看过
-
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责任怎么划分
287人看过
-
紧急救助会否导致责任
275人看过
-
紧急救助造成受助者受伤需要担责吗
54人看过
-
北京市将兴建第二所未成年人救助机构
243人看过
-
紧急救护法
321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紧急救助受助人损害能赔偿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12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造成重大过失外,均不需要承担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对于生活中见义勇为的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从法律层面来讲,不仅不需要承担任何民事赔偿责任,我们还应当对其给予表彰和大力宣传,让见义勇为者放心救人、助人。
-
紧急救助与紧急避险有什么不同之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5何为紧急救助?以往的民法和行政法规没有规定。从法律层次上可以理解为:在他人生命、健康及合法财产正在受到不法侵害或者是自然灾害时,非为法定或者职务行为予以将他人脱离危难之中的行为,称之为紧急救助行为。紧急避险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
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定救助机构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3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以及救助场所,对弃婴、孤儿、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和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依法救助保护和管理教育,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或者实行家庭寄养。公安机关或者其他部门发现前款规定的未成年人,应当及时采取保护性措施,并护送到救助场所接受
-
什么是未成年人侵犯他人权益的法定救助机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以及救助场所,对弃婴、孤儿、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和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依法救助保护和管理教育,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或者实行家庭寄养。公安机关或者其他部门发现前款规定的未成年人,应当及时采取保护性措施,并护送到救助场所接受
-
紧急救助与紧急避险民事责任的规定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作出相应的赔偿。但实践中一些当事人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了降低该紧急情况所带来的损害而采取了紧急救助与紧急避险的行为,这些行为有可能会造成对财产的损害。那么,紧急救助与紧急避险民事责任的规定是怎样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紧急救助与紧急避险民事责任的规定是怎样的第一百八十二条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