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治疗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构成犯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3 04:00:21 302 人看过

拒绝治疗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构成犯罪,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刑七年。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几种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三年起步。依照《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判刑多久

触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判刑七年。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三、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可判几年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处死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23: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高危型新型冠状病毒能传染吗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会量刑。如果行为人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法院可以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其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的传播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2月10日21:00发布)12月10日晚上9点,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专题发布会,对郫都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最新情况通报。12月9日18点-12月10日18点,郫都区在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第二轮核酸检测中,检出4人核酸检测阳性,其中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病例活动轨迹确诊病例1:朱某某,男,72岁,农民,居住于郫都区郫筒街道太平村11组,于12月8日实施隔离观察。12月10日,在密切接触者第二轮核酸检测呈阳性,诊断为确诊病例。该患者14天内均在太平村内活动,主要在村内一茶馆喝茶、打
    2023-07-31
    85人看过
  •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罪犯将面临何种法律制裁?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或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治疗,可能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或第二款,最高可被判处死刑或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可能,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因为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被判处死刑。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治疗的,过失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刑七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投放毒害性物质等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会受到哪些刑罚?根据我
    2023-10-22
    71人看过
  •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者最高可判死刑吗
    可能的,需要具体分析,因为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刑死刑。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治疗的,过失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刑七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传播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会怎样怎么判刑确诊后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
    2023-04-01
    193人看过
  • 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广告主作虚假宣传的构成犯罪吗
    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广告主作虚假宣传的会构成犯罪。一、疫情期间外地回家怎么办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起初呈现出爆发的势头,虽然现在疫情已经逐渐平缓,但是还是不能松懈,必须按照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疫要求进行。疫情期间外地回家,首先建议打电话询问家庭所在地村委会、居委会回家后是否需要隔离,即使不需要强制隔离,建议自己也做好居家隔离,做好防护。二、疫情期间哄抬口罩价格触犯刑法吗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225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三
    2023-03-05
    200人看过
  •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者按什么处罚标准
    一、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者按什么处罚标准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
    2024-01-16
    56人看过
  • 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起哄闹事的会构成犯罪吗
    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起哄闹事的是会构成犯罪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触犯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刑十年。一、多次寻衅滋事怎样认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定为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多次寻衅滋事中的“多次”应认定为三次或者三次以上。二、寻衅滋事罪是否过失犯罪寻衅滋事罪不是过失犯罪,而是故意犯罪。寻衅滋事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其动机是通过寻衅滋事活动,追求精神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23
    447人看过
  • 疫情期间瞒报行程造成新冠传播构成刑事犯罪吗
    回答:构成。瞒报疫情重点地区旅行史、居住史,或者明知自己可能或者应当属于新冠的疑似病人、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上述三种人的密切接触者,不主动向单位、社区报告,不服从单位、社区健康监测管理,不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引起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风险的,都要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且直接导致他人患病后重伤、死亡的,或直接导致大量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医务人员)被隔离观察等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网友咨询1:毛女士是老太太,老人犯法会坐牢吗?回答:按照刑法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此可见,70岁以上的老人犯罪的,仍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该判刑坐牢的依然要坐牢,只是对于已年满75周岁的老人来说,符合条件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罢了。所以,即使毛女
    2023-06-12
    307人看过
  • 新型冠状病毒医疗费国家全包吗
    一、新型冠状病毒医疗费国家全包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有,所有的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二、相关法律规定(节选)《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财政厅(局):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对此作出批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行专门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疫情防治工作,对于保障参保人员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医保、财政部门要高度
    2023-04-29
    395人看过
  •  新冠病毒的传播及预防:最新治疗方法和疫苗介绍
    这段内容讲述了贩卖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可能会被判处死刑并没收财产的法律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贩卖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的行为会被处以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因此,贩卖甲基苯丙胺的行为是非常严重的,会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如果有一个人贩卖了五十克以上的冰毒,那么他最高可能会被判处死刑,并且还会被没收财产。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如果行为人具有贩卖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的行为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贩 卖 冰 毒 多 少 钱 能 判 死 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贩卖冰毒
    2023-09-02
    357人看过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拒绝强制隔离的,会怎么处理?
    是违法的行为,不配合防疫工作安排,擅自外出、聚集,情节严重的,可处拘留,并处罚款。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刻意隐瞒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密切接触史的,最终导致他人感染,可能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不配合防疫工作的行为有什么?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违法犯罪行为: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为;2、拒不配合隔离措施的行为;3、
    2023-05-07
    203人看过
  • 拒绝隔离治疗造成疫情传播的,会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第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人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均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其他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2023-11-28
    142人看过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任意占用公私财物的会构成犯罪吗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任意占用公私财物的是会构成犯罪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触犯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刑十年。一、酒后寻衅滋事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合随意的殴打他人或者破坏国家公共安全,公共财产的行为,其立案标准具体如下。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追诉:(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两千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二、被寻衅滋事案
    2023-03-13
    452人看过
  • 合同不能履行可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免责吗
    因疫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可免责,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一、公司提前解除劳务合同可以要求补偿吗公司提前解除劳务合同属于违约的,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承担赔偿。劳务合同适用《民法典》,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二、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处理办法:1、因当事人一方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因此造成损失的,可以申请赔偿;2、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其他处理办法。三、如何设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条款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条款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方面:1、在不可抗力事件
    2023-03-26
    371人看过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不是法定传染病?
    是。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律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第1号公告,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2023-06-12
    21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高危型男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什么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05
      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构成犯罪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对行为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新型冠状病毒是免费治疗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27
      新型冠状疫情是免费治疗。根据相关规定,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产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补助,实施综合保障。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异地就医患者,先救治后结算,不实行异地就医支付比例调整规定。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应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可暂时纳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
    •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涉嫌什么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12
      当事人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一般会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构成该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对行为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怎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怎么治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2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隔离治疗的,公安机关可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丙类感染患者,应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感染措施。
    • 明知是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关的虚假信息而故意传播的构成犯罪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11
      明知是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关的虚假信息而故意传播的是构成犯罪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触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判刑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