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被判刑后赔偿如何解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6 06:56:38 68 人看过

交通肇事罪判刑后,由肇事者投保的保险公司赔偿,出现免赔或者超出保险限额情形的,由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受害者可以起诉保险公司或者肇事者,请求赔偿。刑事责任的承担,不能够免除民事赔偿责任,应当继续赔偿。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还需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

具体赔偿费用如下: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6日 18: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取得谅解后如何判
    一、交通肇事取得谅解后如何判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后,犯罪嫌疑人取得了被害人家属谅解的,检察院可以依据犯罪情节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2、如果要起诉的,法院可酌情减轻、从轻处罚。3、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二、如何规定交通肇事判定责任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因
    2024-01-27
    221人看过
  • 交通肇事赔偿调解如何应用?
    交通肇事案件赔偿调解遵循的两个原则是:(1)全面赔偿的原则。(2)公平、合理原则,既要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又要恰当维护被告人的权益,不能以赔代罚,多赔少罚,也不能因为被告人客观上不能多赔就加重对被告人的刑罚处罚。交通肇事赔偿调解时间为多久《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日期开始调解,并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1、造成人员死亡的,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2、造成人员受伤的,从治疗终结之日起;3、因伤致残的,从定残之日起;4、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之日起。《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3-07-22
    455人看过
  • 被判交通肇事罪交强险是否赔偿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即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二、被判交通肇事罪交强险是否赔偿在交通肇事罪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受害人或其近亲属是否可以将为肇事车辆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对此,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种意见认为:保险公司不是本案的适格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理由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商业保险,保险公司和机动车车主之间是合同关系,而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是侵权法律关系,不包含合同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保险公司
    2023-04-01
    68人看过
  • 如何与被害人协商解决交通肇事
    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驾驶员应主动出示驾驶证,对事故事实以及成因无争议的,填写《当事人自行解决》中事故事实以上部分,记录下事故的时间,地点,双方当事人姓名及联系方法,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等重要信息,并共同签名,双方各一份。此后即可撤离现场,将事故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自行协商赔偿事宜。当事人就损害赔偿达成协议的,把上述协议书中的赔偿协议填完,然后办理赔偿事宜。交通事故受害人怎么索赔1、保持冷静,记录肇事车辆信息。发生事故后,受害人应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自救措施,确认交通肇事者及肇事车辆,并记录肇事车辆号牌、车型、颜色等,防止肇事车辆逃逸。为了防止出现套牌事件,最好让当事人能够留在事发现场。2、不得擅自扣留造成事故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受伤者亲属、朋友或案发地附近的群众,切莫私自扣留车辆、人质,或哄抢车上物品,否则要承担造成的不利后果。3、造成严重伤情的,
    2023-04-17
    82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被判刑服刑后是否还需承担民事赔偿吗
    交通肇事罪被判刑服刑后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不能免除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一、诈骗既有刑事责任又有民事责任怎么处理?犯罪分子应当优先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二、诈骗罪判刑后还用还钱吗?诈骗判刑后是需要还钱的,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的。除非原告主动不要了,否则债务仍然存在的。所以,诈骗罪判刑后是需要还钱的。三、诈骗被判刑的被害人的钱怎么办行
    2023-06-28
    176人看过
  • 事后赔偿应作为交通肇事罪如何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交通肇事致人重大伤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由于我国刑法仅对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作出了相关规定,而对交通肇事罪这一过失犯罪的主观要件并未作更为细致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对于犯罪嫌疑人事后赔偿这一情节应在何种幅度内从轻处罚多有分歧,这也使得交通肇事案件往往难以形成统一的处罚标准,导致对于相似情形的交通肇事犯罪往往处理结果迥异。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将交通肇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事后赔偿明确规定为法定从轻情节。理由大致如下:1.事后赔偿作为交通肇事罪的法定从轻情节符合过失犯罪的处罚原则。交通肇事罪是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驾驶人员)因违背其职责要求而实施的一种过失犯罪,其与一般过失犯罪的区别关键就在于,衡量此类犯罪危害性的大小不仅要正确看待其犯罪危害结果,还要全面分析行为人在特定义务上的过错程度。在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者作为专门驾驶人员不仅负有谨慎
    2023-06-13
    297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车辆的交通费如何赔偿?
    交通肇事不需要赔偿交通费。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交通肇事所致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规定的定罪条件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法律责任。交通肇事轻伤如何赔偿发生交通肇事后,需要赔偿的费用包括: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2023-08-05
    401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解矫后几年内酒驾会被判刑
    一、交通肇事罪解矫后几年内酒驾会被判刑在交通肇事罪被解除矫正之后,当事人若在特定年限之内再度涉嫌饮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确实存在遭受刑事处罚之风险,这主要源于《刑法》中对于累犯制度的明确规定。具体来说,倘若前次曾因为交通肇事罪而接受刑事处罚,刑期一经执行完毕或者获得赦免,此时如若在五年以内再度触犯应处以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例如由饮酒驾驶引起的犯罪,那么将被界定为累犯,并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从重惩处。值得关注的一点在于,无论是醉酒驾车还是正常开车,只要违反了法律,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酒后驾车不仅对个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危及到他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无论过去有无交通肇事的不良记录,每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努力杜绝任何形式的饮酒后驾车行为。总的来说,在交通肇事罪解除矫正之后,我们倡导大家为了规避可能遭遇的法律制裁以及保障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务必坚守交通法规,坚决不在任何
    2024-05-07
    213人看过
  • 刑法133条交通肇事罪如何判
    一、刑法133条交通肇事罪如何判律师解答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刑法》133条是一个规范的法律规定,而交通肇事罪具体如何判,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看。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
    2024-01-30
    493人看过
  •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要如何判?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这类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财产的广泛破坏,所以,其行为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犯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行为人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未造成上述法定严重后果的,不构成本罪。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行为人有违章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时间上存在先行后续关系,则不构成本罪。(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
    2023-02-25
    43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被判缓刑后的刑罚如何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时,可以宣告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则可以宣告缓刑。 如 果 被 判 缓 刑 , 如 何 影 响 缓 刑 考 验 期 限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宣告缓刑时可以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或者接触特定的人。如果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禁止进入娱乐场所、夜总会、酒吧、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入特定区域或者接触特定的人。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原判决、裁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
    2023-09-07
    276人看过
  • 2024交通肇事罪积极赔偿还会被判实刑吗
    交通肇事罪积极赔偿还会被判实刑吗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如果肇事者进行积极赔偿的,取得被害人谅解后,对减轻处罚是有帮助的,如果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
    2024-04-19
    48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缓刑判决标准
    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应满足以下三点:1、对罪过轻、较轻的适用缓刑;2、被告人具有悔罪表现;3、在缓刑考验期内积极赔偿被害人。对于拟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如没有全部赔偿或者仅与被害人达成赔偿协议的,应考虑增加缓刑考验期,以约束被告人在此期间积极赔偿被害人。如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不按协议赔偿被害人,且又没有与与被害人达成延期赔偿协议的,可以考虑对其撤消缓刑。涉嫌交通肇事罪会被判缓刑吗涉嫌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是可能被宣告缓刑的,前提是其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2023-07-01
    220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审调解赔偿完后法院会怎么判决?
    当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审调解赔偿完后,取保候审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不过,如果积极赔偿,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判缓刑。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刑事诉
    2023-02-27
    43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判决后又谅解会如何?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31
      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 肇事方不配合解决交通事故赔偿如何解决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4
      肇事方不配合解决交通事故的,赔偿事宜可以申请交通部门进行调解,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拖着不赔偿如何解决呢?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07
      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拖着不赔偿,人身损害由交强险垫付后向致害人追偿。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 交通肇事罪当场判决赔偿后, 谅解书没有交通肇事罪缓刑的可能性大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6
      交通肇事犯罪,如果没有逃逸等严重情节,且当庭赔偿取得受害人谅解,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被判缓刑的机率比较高。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
    • 交通肇事罪赔款后判刑如何规定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08
      一、交通肇事罪怎样判刑 我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下列行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负全部或主要事故责任;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