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寻衅滋事谅解书,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虽然此罪并不属于是刑事和解部分的案件范围,但是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这些案件一般会依法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侵犯公民人身权的案件与个别的过失犯罪案件,通常不包括寻衅滋事犯罪。
受害者与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嫌疑人签了谅解书后可以反悔吗
1、如果不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况,签了谅解书是不能反悔的,去法院起诉的话,关于赔偿的协议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反悔法院不会支持。
如果有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况,可以在一年内去法院起诉撤销协议书,撤销之后,协议就没有法律效力。
2、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一般由承办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具体办理,但如果情节轻微不需要聘请律师的,可以参照网上谅解书格式。
谅解书前提造成受害人伤害,应当写明赔偿已达成协议,并且实际赔偿结束,如果没有致受害人伤害则无需要表述,但谅解书的重点要表达清楚受害者已经谅解,同时受害人请求免予追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
若公安机关在侦查寻衅滋事案件期间,案件的受害者,就已经与涉嫌犯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嫌疑人就民事赔偿达成和解,并且签署了和解协议,那么公安局机关可能会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意见。
检察院审查寻衅滋事案件后,若是发现犯罪情节轻微,可能不会提起公诉。
《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对于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以及被害方的接受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及其亲属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四十;
2、赔偿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
3、赔偿部分经济损失的,可以相应减少从宽幅度。
-
在谅解书上可以写寻衅滋事吗
337人看过
-
关于寻衅滋事的谅解书有效吗?
442人看过
-
寻衅滋事谅解书的作用有哪些
212人看过
-
谅解书是否适用寻衅滋事罪
478人看过
-
有谅解书的寻衅滋事罪会判刑吗
450人看过
-
谅解书是否能免除寻衅滋事的判刑?
49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在谅解书上可以写寻衅滋事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2可以。 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并且情节严重的寻衅滋事行为,则可以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寻衅滋事谅解书正式书有效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些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的,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这些案件一般包括可能判处三年以下的侵犯公民人身权、侵犯财产罪案件和个别的过失犯罪案件,不包括寻衅滋事犯罪。 虽然该罪不属于刑事和解部分的案件范围,但是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量刑指导意见对量
-
寻衅滋事的谅解书范X如何写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19兹有林XX居民,住址福建省XX市XX镇XX村XX号,男,汉族,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因与谅解人(住址福建省XX市XX镇XX村XX号,性别,汉族,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发生寻衅滋事纠纷致谅解人造成伤害一案。 事件发生后,林XX亲属积极出钱医疗。在住院期间,其亲属多次来医院探望问候,多次表达了对此次事件的歉意。态度诚恳,愿意赔付。林XX本人一贯老实,属初犯。且其上有老母,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尚在读书,林
-
寻衅滋事谅解书的作用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20犯罪分子与受害人签订的谅解书,人民法院在进行量刑时会进行考虑,对量刑可以适当减少,具体情况,请自行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进行确定。寻衅滋事罪谅解书范文如果涉嫌犯罪后,得到受害人的谅解,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以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依据,那么寻衅滋事罪谅解书范文怎么写,关于寻衅滋事罪谅解书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谅解书兹有林XX居民,住址福建省XX市XX镇XX村XX号,男,汉族,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因与谅解人 (
-
谅解书在寻衅滋事判刑到作用大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07《刑法》第293条规定了谅解书在寻衅滋事判刑到作用大吗的答案: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