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限制劳动者接触哪些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7 01:40:16 484 人看过

该段内容讲述了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时需要遵守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患有职业禁忌症或疑似职业病的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同时要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采取措施避免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受到进一步危害。另外,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也是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重要证据。如果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患有职业禁忌症或疑似职业病的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尽早采取措施避免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受到进一步危害;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重要证据。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用人单位如何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责任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并防止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职业病侵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用人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那么,用人单位如何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呢?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并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确保工作场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处于可控状态。其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查。此外,用人单位应当对职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果用人单位发现职工存在疑似职业病或者职业禁忌证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相关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接受调查处理。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因工作原因受到职业病侵害。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用人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并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如果用人单位发现职工存在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的情况,应当及时停止相关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起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的责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职业病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23: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违规安排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怎么处罚
    一、违规安排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怎么处罚1、用人单位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等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给予以下处罚:(1)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2)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二、职业病的待遇是怎样的1、职业病患者的待遇,根据其职业病诊断证明和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按国家现行规定确定。2、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组)的意见,安排其医治或疗养。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在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3、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因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
    2023-06-14
    71人看过
  • 遭遇职业危害,劳动者有哪些权利?
    一位长期开采金矿山的尘肺农民工去世了,家人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一块金疙瘩,是常年被他吸进肺里的金属粉尘凝结而成的。据了解,在全国接触粉尘作业的职工中,从事煤炭、建材、金属矿山、隧道施工等尘肺病高发行业的农民工人数超过了80%。特别在煤矿、金属矿等开采中,如果采用干式作业,粉尘浓度可超过国家标准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在此环境下作业短则1年就可引发矽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农民工缺乏职业病防护和相关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即便在患病后,对自身权益仍然知之甚少,因此错过了治病和获得赔偿的最佳时期。一些用人单位钻职工不懂法律政策的空子,不为职工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也不告知职业危害因素和后果。在工作中,职工拥有哪些法律赋予的权利?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又该如何有效维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中的义务,即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
    2023-06-09
    255人看过
  • 用人单位能否终止患有职业病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很多劳动者都认为只要自己受了工伤,用人单位就应该对自己往后的生活复杂。劳动法虽然重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但在用人单位能否终止与职业病劳动者的劳动合同问题上,法律允许用人单位在法定条件下终止劳动合同,这要结合劳动者的伤情及医疗程度和合同有效时间考虑。1、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可以终止终止劳动合同不同于解除,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合同期满前,不能解除患有患有职业病劳动者的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主动辞职。但一旦合同期满,是否可以终于合同,则视情况而定,法律并不禁止在法定情况下不与其续签,终止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尚处于工伤认定期间应当续延合同(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当员工还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尚未确诊的情况下,即使劳动合同已经期满,用人单位也不能立即解除合同,直到经过鉴定确定员工的伤势不构成丧失劳动能力(一至六级伤残)时,用人单位才可以终止合同,并支付相应的工
    2023-04-22
    279人看过
  • 劳动者知道工作岗位有职业危害,如何处理?
    劳动者最近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而企业没有事先告知劳动者相关情况,在劳动者了解到相关情况追问企业时,企业还故意隐瞒,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有理由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企业赔偿损失,企业却无权单方解聘劳动者。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职业病防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
    2023-06-05
    59人看过
  • 竞业限制要兼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
    建立完善的竞业限制制度,关键在于兼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首先,应保护用人单位权益。竞业限制的缘起就是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因为,尽管《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以及违反约定或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通过正当手段掌握的商业秘密等三种侵害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但是,因工作原因而掌握了本单位商业秘密的员工,如果到经营范围相同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该员工自己经营相同范围的业务,则可能以隐形的、用人单位难以举证证明其违法的方式侵犯商业秘密。对此,《反不正当竞争法》无能为力。为了全面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设立了竞业限制制度,允许用人单位与个人约定对其离开本单位后从业范围的限制。设立竞业限制的必要性,一是保护公平竞争,二是保护创新。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
    2023-06-10
    156人看过
  • 湖南: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员工或离职前先做体检
    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进行健康检查,看是否存在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这一规定有望在今后强制执行。《送审稿》要求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要按规定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将适用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工伤待遇提高一次性医疗、就业补助金《送审稿》第二十九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伤残为2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伤残为3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32个月的本人工资。《送审稿》第三十条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为11个月的
    2023-06-05
    468人看过
  • 单位隐瞒职业病危害怎么办?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劳动者享有知情权。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发现单位隐瞒职业病危害:1、用人单位未就职业病危害履行告知义务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2、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申请调换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的解除: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023-06-09
    331人看过
  • 如何证明劳动者违法了用人单位的竞业限制
    下列证据可以单独或者结合其他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1、劳动者与新单位签证的劳动合同;2、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据;3、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据;4、新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工资条、银行存折方面的证据;5、劳动者以新单位员工的名义签订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合作合同等业务方面的证据(此方面的证据有原始证据最佳,如果没有,应该通过电话公证、现场公证等方式进行证据保全);6、劳动者在新单位的名片;7、新单位对劳动者在新单位网站、宣传册、广告等载体上的记载;8、劳动者自己开办的个体工商户、公司的营业执照的证据、劳动在公司中担任股东、法定代表人等方面的证据;9、其他证人证言,录音等能佐证劳动者从事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事实的证据。用人单位违法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需承担什么责任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
    2023-07-24
    120人看过
  • 用人单位如何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的具体情况如下:1、在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2、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3、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劳动者本单位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一、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023-06-25
    329人看过
  • 用人单位是否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一、用人单位是否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并非所有劳动合同都必须规定竞业限制条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享有自主决定是否在其与劳动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另行签署的保密协议中设定竞业限制条款的权利。因此,竞业限制条款并未被视为是劳动合同所必需的内容之一。然而,如果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方面的约定,则应依照事先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违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强制劳动者加班作为企业雇主,我们严禁强制员工进行超时工作。按照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
    2024-08-01
    483人看过
  • 如何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1.职业危害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前期,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应用卫生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进行预测性评价。2.“三同时”:建设项目的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3.设计审查:审查是否将预评价提出的防护措施建议和要求落实到建设项目的设计中。4.竣工验收评价:建设项目在试运行期间,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建设项目存在职业有害因素浓度(强度)进行测定,对除尘、排毒、通风、照明等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管理进行评价。一、安监局的职能有什么(一)承担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是:研究提出安全生产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措施的建议;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国务院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参与研究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科技发展等工作中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负责
    2023-06-25
    227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什么作业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一、哺乳期出差违反劳动法吗哺乳期经常加班违反劳动法,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安排加班违法。可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在休假日劳动。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二、孕妇上夜班劳动法是什么规定?1、怀孕7个月以下的,关于夜班安排,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主要看你跟用工单位的协调了,法律法规并没有强制规定,用工单位不得安排怀孕7个月以下的女职工上夜班。但《劳动法》规定了: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2、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
    2023-06-23
    377人看过
  •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者离职要健康检查吗?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在离职前是要进行健康检查的。如果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用人单位不能以裁员或者无过错性辞退的方式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否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有什么限制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的限制如下:(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2)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
    2023-08-16
    342人看过
  •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XXXXX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1.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2.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环保安全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
    2023-04-24
    34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有义务安排哪些健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3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 接触职业危害工作未体检,或者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
      接触职业危害工作未体检不得解除合同,其它行业可以解除合同。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但对不是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没有解除或者终止合同前进行健康检查的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
    • 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应当承担哪些工作义务?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2
      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3、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4、职
    • 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职业健康检查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8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
    • 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离岗时,是否应当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6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离岗时,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毒有害工种职工办理退休时,应当进行只有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