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09:41:48
426 人看过
我国的第一个得到国际相关组织机构正式承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昆曲,与其他18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第一批名单,并于2001年向世人公布。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54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案"一审宣判
95人看过
-
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别
420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之惑
412人看过
-
个人如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295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哪个部门管理?
24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词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新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咨询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现状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0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和端午节等22个项目侗族大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
-
什么是第十八条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22传承人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直接从事代表性项目传承活动的人员不得被认定为传承人。
-
沙井蚝是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2沙井蚝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lt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
-
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哪个部门核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7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妥善保存,防止损坏和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照片、资料复印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