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民间调解机构与公司调解,也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对一审结果不服还可以上诉。
一、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后,可通过下列程序解决:
(1)双方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调解。
(3)仲裁解决。双方不愿或无法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解决的,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基层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还可以向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诉的判决结果为终审判决,即时发生法律效力。
二、培训机构拖欠工资怎么办
遭遇拖欠工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一、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投诉的解决的优点是,一-旦用人单位是接到劳动行政部1]的处理通知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在处理拖欠工资时,-般情况下可以首先选择。但是,如果劳动者的请求复杂的,如涉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需要具体认定的,则可能劳动行政部i]也无法解决,需要进行劳动仲裁程序。二、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通过劳动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纠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要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裁终局的裁决,单位不能起诉的外,其它裁决任何-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三、通过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手段维权。用人单位如果有能力支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并且达到一定的金额的,劳动者可以积极的向劳动行政部举报并请求协助报案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拖欠工资由谁管
拖欠工人工资由劳动监察部门管。如果工资被拖欠了,劳动者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
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对裁决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务派遣单位工作人员造成损害该单位需要担责吗
447人看过
-
员工工作过程中造成单位损失
124人看过
-
员工违章操作给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追究责任
405人看过
-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标准,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形
68人看过
-
工作期间造成自己财产损失
241人看过
-
用人单位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什么承担责任
398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由谁承担责任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2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
造成本单位其他工作人员人身损害的,公司承不承担责任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41、国家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其目的不仅在于补偿受害人,也是为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2、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造成本单位其他工作人员人身损害,构成工伤的,用人单位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为何员工擅自离职对用人单位会造成经济损失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091、看造成损失多少了。 2、如无损失,就看合同约定违约赔偿多少了。 3、如都没有,公司就没有可向员工索赔,最多除以一定数额罚款、辞退等处罚。
-
员工给单位造成损失, 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责任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22由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与劳动成果具有不对等性,企业作为劳工成果的享有者,应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只有在劳动者由于故意或重大过失并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负赔偿责任。我国《劳动法》中规定,因员工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
-
自己故意把工作错了造成别人损失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23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因为自劳动者的失误造成公司的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如果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其损失的。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