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被通知降职降工资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3 21:40:10 407 人看过

怀孕期间降了工资可以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第五十二条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4: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怀孕降职降薪劳动仲裁
    孕期调岗降薪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调岗降薪,但可以与女职工协商一致后将女职工调到相对轻松的工作。用人单位违法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怀孕期间公司能辞退女员工吗公司不可以辞退怀孕的女员工。依据相关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得降低其工资。另外,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
    2023-03-08
    260人看过
  • 怀孕导致工资降低
    法律保护怀孕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允许降薪。要是在女职工怀孕期间单位无果降薪的话,那么女职工可以向有关劳动部门进行投诉,同时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诉讼。但如果是因为该女职工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而导致的降薪的话,则就是合法的。职工怀孕公司调岗降薪合理吗法律上有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可以获得相应的保护,要是原本的工作岗位不够轻松,那么现在公司就有义务调整其到适宜的岗位上,但对应的岗位有其对应的工资标准,可是公司不能对怀孕女职工调整工资条件。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公司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公司不能随意调整怀孕女职工的工作岗位,即使是为了保护女职工的原则将怀孕女职工调到相对轻松适宜的工作岗位,但也不能降低女职工的工资性收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中华人民共
    2023-07-12
    70人看过
  • 关于孕妇怀孕期间降工资的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第五十二条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一、哺乳期工资可以降低吗哺乳期女员工是不可以降薪的,这是违法行为。在法律中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二、单位在录用女性职工时有何义务和责任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
    2023-03-12
    418人看过
  • 怀孕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会降低吗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产假,是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律师补充:女职工休产假的一般规定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增加产假15天;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法律法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2023-05-06
    331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怀孕期间工资不能降吗?
    一、《劳动合同法》怀孕期间工资不能降吗?孕妇怀孕期间,单位是不能降低其工资的,工资报酬是劳动合同中重要条款,不能单方面进行修改。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单位应当保障其合法权益,如实支付工资。在产假期间内,还应当支付产假工资,也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权益受损的,可以去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且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影响。因此,用人单位的降低孕妇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可以维权。单方降低工资实际上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违约的行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和调解不成,则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也可以不经过协商与调解程序,直接申请劳动仲
    2024-02-08
    240人看过
  • 怀孕期间工作岗位变动降工资可以吗
    不可以,女职工怀孕期间可以获得相应的保护,要是原本的工作岗位不够轻松,那么现在公司就有义务调整其到适宜的岗位上,但对应的岗位有其对应的工资标准,可是公司不能对怀孕女职工调整工资条件。怀孕期间岗位调整不能降低工资待遇,这在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对于怀孕期间的妇女,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的标准来发放工资待遇,否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要求进行赔偿。调岗是需要双方同意,3期不得降低女职工工资。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调岗降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可以先跟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怀孕期间,女职工是可以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的,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
    2023-03-03
    405人看过
  • 女子怀孕期间被调岗降薪辞退,怀孕被辞退怎么赔偿
    一、女子怀孕期间被调岗降薪辞退因为怀孕,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接连被调岗和解除劳动关系,感觉受到了歧视的朱女士,在生下孩子后越想越觉得生气。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她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了仲裁,她的前雇主——某科技公司因不服仲裁裁决,向桐庐法院提起诉讼。2019年2月,朱女士应聘成为了某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随后,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自2019年3月12日起1年,试用期3个月,工作内容为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工资为1.4万元/月。不过,朱女士入职后不久便怀孕了,因孕期检查等多次请假。2020年1月,朱女士因羊水过少、妊娠合并贫血等原因住院治疗,5日后出院,医生建议休息一周并开具了医疗证明书。出院当日,朱女士便通过钉钉发起了1周的病假申请并上传了医疗证明书,但未获批准。令朱女士意想不到的是:几日后,公司便将其岗位调整为了行政助理,月薪也由1.4万元降低到了只有4千元。更令朱女士气愤的是
    2023-04-04
    259人看过
  • 孕期被降工资如何维护
    孕期期间企业不能降工资。职工在孕期或哺乳期不适应工作岗位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相应的工作条件。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原工资性收入,但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全额发放与女职工工作业绩,工作表现挂钩的全部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女职工当月工作业绩、出勤天数予以发放一、请问女职工哺乳期的保护措施有哪些女职工哺乳期保护包括:1、女职工哺乳期内的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哺乳期内,女工每天有2次哺乳时间,每次半小时,两次时间可以并作一次使用。哺乳去路上的时间也算作工作时间。3、对用人单位在1年的哺乳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禁止。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
    2023-03-03
    427人看过
  • 因怀孕厂里降职降薪算违法吗
    一、因怀孕厂里降职降薪算违法吗?违法,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因怀孕厂里降职降薪申请劳动仲裁要准备哪些材料?1、劳动仲裁申请书。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3、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如劳动合同等。4、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5、被降职降薪的证据。三、因怀孕厂里降职降薪可以申请哪些部门调解?(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四、因怀孕厂里降职降薪仲裁申请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2023-06-16
    367人看过
  • 降职降薪赔偿标准和怀孕期间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作一年赔付两个月工资。变更合同内容必须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除非员工不胜任当前岗位、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或怀孕后不能胜任原岗位的公司才能单方调岗。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女性怀孕后不能胜任原岗位的,公司无权单方调岗。降薪降职后员工可申请仲裁,要求按照工作一年赔付两个月的的标准支付赔偿金。降职降薪赔偿46万可能性有多大降职降薪属于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情况,用人单位应进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看46万是否在合理的赔偿范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
    2023-07-02
    309人看过
  • 公司在员工怀孕期间给降工资了合法吗?
    是不合法的,首先要明确,在妇女劳动者怀孕期间降薪是不合法的行为。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和第41条中规定的解除合同和裁员,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由此可见,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进行降薪。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可以以怀孕为由调岗降薪,用人单位与女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调岗降薪。一、单位拖欠怀孕员工的工资申请仲裁流程是什么?法律并未具体规定拖欠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应该以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为准发放工资。约定日期没有发放的就属于未及时发放工资。
    2023-06-19
    240人看过
  • 怀孕期间合同续签工资降低是否违法
    怀孕期间合同续签但降低工资待遇是违法的,怀孕期间,公司降薪、解除劳动合同都是违法行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一、怀孕期间被降薪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怀孕期间被降薪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机构的受理范围包括:(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怀孕期间被降薪单方离职后补偿争议的仲裁流程有哪些?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
    2023-03-28
    115人看过
  • 怀孕期间能不能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工资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地位是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在现实中,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经常出现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的情况;如果机械地理解法律的内容,许多公司的正常生产可能无法继续。因此,在目前的法律实践中,对于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单位是否合理的问题,我们主要把握以下几点来判断:
    2023-05-07
    477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怀孕期间能否降员工工资?
    根据法律规定怀孕期间不能降员工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且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影响。因此,用人单位的降低孕妇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可以维权。单方降低工资实际上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违约的行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和调解不成,则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也可以不经过协商与调解程序,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注意,劳动者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逾期申请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由于仲裁程序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者将因超过仲裁时效而丧失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劳动者
    2023-03-29
    64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公司降薪降资孕妇怀孕期间降资合法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27
      《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4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劳动报酬,是基于双方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早已经约定好的,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做出降薪决定。 女职工处于孕期,劳动能力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果女职工不能完成其怀孕前能够完成的工作量,不能想当然认定女职工不能胜任工作。针对孕期女职工的身体状况,用人单位应当减轻女职工的工作量。在减轻
    • 孕期女职工因怀孕期间下岗降低工资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25
      58.企业下岗待工人员,由企业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支付其生活费,生活费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下岗待工人员中重新就业的,企业应停发其生活费。女职工因生育、哺乳请长假而下岗的,在其享受法定产假期间,依法领取生育津贴;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由企业照发原工资。第五十一条【假期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当然,在司法实践中,职务侵占和其他罪名的
    • 降职的工资可以怀孕时降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25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 怀孕期间能不能去公司降薪降压,降工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2
      《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也有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与公司协商不成的,可以考虑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 怀孕期间被降薪怎么办,怀孕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10
      一、怀孕期间被降薪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42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和第41条中规定的解除合同和裁员。《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4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