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精神病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5 17:10:19 476 人看过

被执行人是精神病人的,如果是执行财产的,法院可能执行,但要保留其生活基本所需及必要的治疗所需费用、看护费用,如果是执行相关人身利益的,法院应该中止执行。

一、限消令多久会解除

限消令解除时间没有具体规定。

满足下列两种情形可以人民法院可以解除被执行人的限制高消费令:

1、限制高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

2、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限制高消费令限制高消费的目的是防止财产减损。但买房、租赁高档写字楼等行为,还可能使财产增加,从而有利于法院判决的执行。

限制高消费令对自然人的限制如下:

1、不得乘坐飞机、豪华客船、出租车等高档交通工具和使用高档通讯工具;

2、不得在星级宾馆、酒楼、酒吧、歌舞厅、夜总会、桑拿浴室、健身房等高消费场所消费;

3、不得购置高档商品、大额生活用品、汽车及租赁写字楼办公;

4、不得购买、新建、扩建、装修房屋;不得出外旅游、度假及为家庭成员支出大额费用;

5、不得出国出境;

6、不得对外投资(包括开办公司、购买股票债券等)。只能保留按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生活费用,其他均属被执行财产范畴。

7、被限制人的子女不得就读高消费的民办高校。

二、强制执行没有钱才可以转刑事

如果债务人有财产而拒不履行判决,则涉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罪,可能判刑。但是,如果债务人确实没有钱偿还,则不构成犯罪。被执行人有其它财产的,人民法院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情况下,对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划拨、变卖抵偿应执行款。被执行人既无现款有无其它可执行财产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劳动或经营收入在保留生活费的情形下予以扣押、划拨抵偿应执行款。被执行人既无钱,又无财产和收入可供执行的,等待有时再执行。

三、强制执行可以转移家里的东西吗

被强制执行拿不出钱不会搬走家里的东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需要保障被执行人的基本生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搬走家里的东西的。强制执行会对被执行人一般是扣留、提取、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储蓄存款或者其他劳动收入,如工资、奖金、稿酬等,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供养家属的必需生活费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20: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如何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强制医疗的对象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2023-04-14
    494人看过
  •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被逮捕后怎么办?
    如果有精神病被批捕检察院会根据情况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办案人员通过阅卷以及相关讯问怀疑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病,对有鉴定必要的应向侦查机关制发相关检察建议。对经过鉴定确认患有精神病的犯罪嫌疑人或者侦查机关未予鉴定的一般刑事案件不予批准逮捕,采取其他刑事强制措施。嫌疑人被批捕通知家里吗检察院不会以书面形式或者电话通知家属。公安侦查阶段的拘留时间一般是30天,报请检察院后7天内回复公安(批捕、取保候审或者释放),作为家属可以向当时负责的承办民警了解案情进展,当然如果有委托律师,公安会联系律师办理相关手续,再由律师来通知到家属。《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
    2023-07-24
    398人看过
  • 嫌疑人被精神病院关了警察怎么办
    一、嫌疑人被精神病院关了警察怎么办1.需向监护人提出赔偿请求。我们诚挚要求监护人负起严格的监督责任,倘若受侵害方感到不满,有权向监护人索取赔偿款项。在此期间,公安机关可以提供援助和调解的服务。2.若监护人无法有效管理被监护人,应将其安置于当地的精神卫生医院进行治疗。一旦证实患有精神疾病且对自身及他人构成潜在威胁的患者,在正在执行或即将执行危险行为之际,无论是否有人按下紧急报警按钮,如警察部门未能及时采取行动,无疑都构成行政疏忽。对于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必须按照法律法规严格追责。3.面临特殊情况时,政府会强制强调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对于时而精神状况正常、时而异常的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状态处于正常之时犯罪,同样需承担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自我辨识或自我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其犯罪行为仍须负担相应的刑罚,然而依照民法典相关规定,可以适度减免惩罚力度。《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2024-07-12
    312人看过
  • 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医院死亡,怎么赔偿
    死亡原因清楚的,可以以医院未尽到看护保障义务要求赔偿。一、捡到小区升降杆砸到了车主要找谁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损害责任承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以其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为条件。这就意味着,如果安全保障义务人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就可以免除责任。因此,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本质上是一种过错责任。被侵权人应该对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三、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如何处罚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
    2023-02-04
    438人看过
  • 精神病人是否会被强制接受精神病治疗?
    精神病人没有亲人会被政府强制关进精神病医院。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犯罪会被刑事处罚吗精神病人是在自己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了危害结果,且有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那么其依法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则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2023-07-10
    138人看过
  • 法院对精神病人能强制执行吗
    一、法院对精神病人能强制执行吗被执行人是精神病人的,如果是执行财产的,法院可能执行,但要保留其生活基本所需及必要的治疗所需费用、看护费用,如果是执行相关人身利益的,法院应该中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
    2023-06-06
    236人看过
  • 精神病杀人民事赔偿,精神病杀人怎么赔偿
    精神病杀人没有具体的赔偿标准,需要根据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具体的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6-03
    362人看过
  • 什么是“被精神病”?
    被精神病,通常表现为不该收治的个人可以被轻而易举地送进精神病院进行隔离治疗,医院只对支付医疗费的人负责,住院期间没有任何纠错机制,投诉、申诉、起诉皆无门。“该收治不收治,不该收治被收治。”是目前中国精神卫生领域存在的两大问题。相比之下,“不该收治被收治”比“该收治不收治”的问题更严重、更迫切,因为后者只是部分精神病患者的权利没得到保障,而前者则让每个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都受到了威胁。被精神病事件的相关的案例有湖北省十堰市网友彭宝泉“被精神病事件”与河南漯河市农民徐林东“被精神病事件”等。所谓的“被精神病”也有几种可能,一种是根本就没有病,硬是送到精神病医院隔离治疗,一种多少有点不正常,时好时差,或者说正常时间多,不正常时间少,也被送进医院。根本没有病被强行送进医院,这是明的故意,此种剥夺他人自由权利的行为是犯罪,现有的法律早已有处罚规定,而难就难在多少有点精神失常,而又不是完全精神有毛病的“
    2023-05-01
    477人看过
  • 打精神病患者导致他精神病复发怎么办
    一、打精神病患者导致他精神病复发怎么办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在其所致的他人损害事故中,应有其法定监护人负起相应的民事补偿责任。若监护人为尽职履行监护义务,可适度减轻或消除其自身所负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涉及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者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对他人造成损害,则应从其个人财产中支付相应的赔偿费用。若监护人为法人组织,则不在此限。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因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故在其对他人造成损害时,应由其个人财产或其法定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若对方当事人主张我方进行赔偿,则需提供充分证据以证明该精神疾病的复发与我方的过失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
    2024-07-29
    117人看过
  •  精神病人行凶事件
    这段内容讲述了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的责任人,但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精神病人在过去不知道有精神病的情况下致人损害,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而如果精神病人在过去已经被诊断为精神病,但突然发病致人损害,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独特的主体,在发病时可能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的责任人。但根据法律规定,过去不知道有精神病的成年人,精神病突发时致人损害的,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如过去有精神病,其突然发病致人损害的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精 神 病 患 者 突 发 行 为 , 谁 该 承 担 民 事 责 任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精神病患者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民事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其监护人则有看护、治疗等义务,并有权获得赔偿。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
    2023-09-03
    81人看过
  • 犯罪后得了精神病怎么办,精神病人违法应该怎么划分
    一、犯罪后得了精神病怎么办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确认犯罪时是否处于精神病病发。经过鉴定,认为患精神病的人,在他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依照《刑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不负刑事责任,不应对其判处刑罚,更不能判处死刑。人民法院如果对原鉴定有怀疑,可以再次送请鉴定。经过复验,如果确定此人不是精神病人,或者虽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但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依照刑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须按照法律规定判刑。犯罪的时候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的人,依照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
    2023-04-19
    322人看过
  • 没有监护人的精神病人可以办精神病证吗
    律师解答:可以。可以。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通过以上方式确定监护人办理精神病人相关证件。《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024-04-30
    360人看过
  • 精神病人被送进精神病医院费用由谁承担
    精神病人被送进精神病医院费用由国家承担。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有以下三个:1、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立法将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局限于具有暴力倾向以及主动攻击意识的精神病人,这在客观上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并造成一定危害结果,即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危害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2、经法定程序鉴定属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有权启动精神病鉴定程序。在审判阶段,针对控辩双方有争议的鉴定意见进行核实时,法院可以启动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近亲属在审查起诉阶段有权申请启动精神病鉴定程序,对于侦诉机关已经进行的鉴定应当将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应告知被害人的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时其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鉴
    2023-08-12
    121人看过
  • “假精神病”“被精神病”如何认定纠正
    “假精神病”“被精神病”认定《规定》明确要求,检察机关在办理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案件时,可以会见涉案精神病人,询问办案人员、鉴定人,听取涉案精神病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意见,向涉案精神病人的主治医生、近亲属、邻居、其他知情人员或基层组织等了解情况,向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了解情况,就有关专门性技术问题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人进行鉴定,开展相关调查。针对普通程序转适用强制医疗程序的案件,《规定》强调,对于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可能符合强制医疗条件,决定依法适用强制医疗程序进行审理的,检察院应当在庭审中发表意见。对法院作出的宣告被告人无罪或者不负刑事责任的判决、强制医疗决定,检察院应当进行审查,对判决确有错误的,应当依法提出抗诉,对强制医疗决定或者未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不当的,应当提出书面纠正意见。法院未适用强制医疗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或未判决
    2023-06-02
    130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精神病人监外执行期满怎么办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8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98修正)》第三百零二条:“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察期限内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缓刑考验期满,公安机关应当向本人宣布并通报原判决的人民法院。”您本人最好是尽快前去公安机关办理相关手续。该类手续一般为辖区派出所负责。
    • 精神病人有可能被强制执行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16
      可以强制治疗精神病人。《刑事诉讼法》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经法定程序鉴定,可以继续危害社会的,可以强制医疗。根据本条规定,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精神病人有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根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这种行为还必须达到犯罪程度,即构成犯罪,避免不当地扩大强制医疗的适用范围。二是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
    • 没有精神病又被强制弄进精神病院的人怎么办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2
      没有精神病,被强制弄进精神病院,可以报警处理或者委托律师介入维权。
    • 精神病人怎么办理办理精神病人办理哪里好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1
      精神病人离婚是审理离婚案件中,法官经常遇到的问题。精神病人一般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提出诉讼,可以由本人亲自出庭或请别人代理。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
    • 正常人被人强行关进精神病院(被精神病)是否违法?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4
      关键在于出发点父母是你最亲近的人医院也不是免费的自己知道缺点所在为什么不改变是你适应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