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公租房摇号申请
申请条件:
已取得《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资格通知书中家庭类别标注为一类、二类的家庭。
申请地点:
申请家庭到本家庭保障性住房资格所属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进行意向登记。
申请材料:
家庭代表人应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资格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
办理程序:
1、保障性住房资格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均可作为家庭代表人进行意向登记。家庭代表人应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资格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到本家庭保障性住房资格所属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进行意向登记。办理意向登记。
2、家庭代表人应确定意向登记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并在《哈尔滨市2015年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意向登记申请书上签字确认。
3、意向登记要件齐全后,由工作人员实施意向登记,相关复印件及《哈尔滨市2015年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意向登记申请书,由意向登记受理单位存档。
提示:
1、通过公开摇号产生公共租赁住房配租中号家庭和相对应的配租房源,并于公开时间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理由不成立的,给予办理配租相关手续。
3、公示有异议且异议理由成立的,取消保障性住房资格和配租资格,该家庭五年内不得申请保障性住房资格。
4、若公开配租摇号后还有未中号房源,将择期发布未中号房源情况和第二次房源意向登记公告,公示期第二次组织公开配租摇号。
其他有关事宜:
1、每个保障性住房资格家庭一次可以意向登记一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只能申请承租一套公共租赁住房,一经摇号中号,不得再行变更。
2、保障性住房资格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意向登记,超过规定期限不予受理。
3、中号配租家庭自行放弃公共租赁住房的,视为自动放弃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三年内将不得再次申请配租公共租赁住房。
4、通过公开摇号未能中号的家庭,不能承租今年公布的公共租赁住房。
推荐:
-
哈尔滨公租房摇号未中怎样处理
127人看过
-
哈尔滨流动人口申请公租房条件
84人看过
-
哈尔滨三类家庭公租房摇号公示名单
259人看过
-
在哈尔滨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廉租房
243人看过
-
哈尔滨廉租房申请需要哪些材料
152人看过
-
哈尔滨公租房申请表在哪领取
79人看过
-
2022年哈尔滨公租房申请条件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4-04-032022年哈尔滨公租房申请条件是:1、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包括已通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资格审核尚在轮候的家庭以及其它住房困难家庭;2、凡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工作的本市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人员及进城务工、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
-
哈尔滨市低保廉租房摇号分配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13关于廉租房分配原则是怎样的,首先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相结合。货币补贴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实物配租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限定准则收取租金。实施廉租住房保障,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承租住房的本领。廉租住房紧缺的城市,
-
公租房申请需不需要摇号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1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轮候等待租赁公租房的,应该采取抽签、摇号等的方式确定。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对复审通过的轮候对象,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综合评分、随机摇号等方式,确定配租对象与配租排序。 综合评分办法、摇号方式及评分、摇号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四条配租对象与配租排序确定后应当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配租对
-
哈尔滨什么条件才可以申请到廉租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7根据《哈尔滨市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哈尔滨市居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以家庭为单位,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具有哈尔滨市城镇常住户口并同居一处; 二、家庭收入符合哈市规定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收入标准,即需持有低保证或低收入证; 三、无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 具备上述条件的市民可持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家庭收入情况证明材料、家庭住房情况
-
公租房摇号是什么意思, 申请公租房前要分配吗, 摇号条件是什么样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26公租房摇号是指通过电脑摇号的方式,公平地排出已经获得公租房配租资格的人群将来选房的先后顺序。2013年公租房摇号选房涉及万余户申请者,公租房摇号选房相较于廉租房要复杂得多。不仅在申请房源上采取了廉租房从来没有过的定向申请,从申请主体来看,也包含单位家庭户、单位单身职工、个人申请户等多种类型。1、申请人向所在单位或街道、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初审后,报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审批;2、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与民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