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案件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在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情况下,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案件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在下述情况下,采用特殊的地域管辖: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离婚案件管辖规定
离婚案件管辖规定是针对离婚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的管辖问题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根据该规定,离婚案件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应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在不服管辖权异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判决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因此,离婚案件管辖规定是为了保证离婚案件能够依法公正审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离婚案件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特殊情况下可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如不服管辖权异议,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离婚案件管辖规定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依法公正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应对法院未下诉讼离婚案件判决书的措施
410人看过
-
法院对付恶意诉讼的措施和应对方案
53人看过
-
法院对检察院不起诉的应对措施
85人看过
-
女方应对男方诉讼离婚的准备措施
57人看过
-
无法协议离婚的应对措施
471人看过
-
离婚不成诉:原告须应对法院调解结果的措施
343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跨地区法院诉讼应对措施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9如果您面临外地提起的诉讼,您可以选择亲自前往现场处理纠纷事项,或者委托一位优秀的代理律师作为您的代表,代表您参与案件的辩护工作。在庭审环节中,我们强烈建议您充分搜集各类相关证据,以深入且严谨的态度,开展对回应和辩驳的全面审查和客观公正的核实工作。如果您和当事人及其相关的诉讼代理人因实际情况所限,不能自行收集到某些关键性证据材料,或是法院认为为妥善处理此案件需要调取的证据,则应当完全委托法院代为深入
-
男方应对女方起诉离婚的应对措施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61. 离婚诉讼是法律赋予夫妇以合法方式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因为有一方坚决反对离婚,另一方才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 2. 作为起诉离婚的原告一方,必须向法庭递交详尽的起诉状。该起诉书将详细阐述原告提出离婚请求的理由和依据,对被告进行简单而全面的指控等内容。 3. 当女方提出离婚诉讼后,男方在接到法院寄送来的起诉书副本后,有权在合理期限内针对女方的指控作出口头或书面答复
-
诉讼风险及其法律应对措施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011、该诉讼不符合法定条件。2、该诉讼不符合管辖规定。3、该诉讼的诉讼请求不明确、不具体、不完整。该风险提示书强调:“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应明确、具体、完整,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会审理。”4、如果该诉讼逾期更改诉讼请求,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当事人应尽快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避免后续麻烦。若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
离婚诉讼当事人十大顾虑及应对措施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1-27离婚诉讼当事人十大顾虑及应对措施 由于绝大部分当事人是第一次经历离婚诉讼,因此,通常有很多担心和顾虑,常见的十种分别是: 一、对方“不睬”法院传票怎么办? 很过当事人在诉前与对方谈及离婚时,对方态度恶劣,甚至扬言,你起诉了我也不接传票,我也不到庭,就是让你离不成!其实,您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例,但最终“不睬”法院传票的寥寥无几。为什么呢?虽然现在长沙法院审理离婚案件,通常是
-
提问被告离婚诉讼被告提出不服应诉的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诉讼离婚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2提问者作为被告,在接到法院的诉讼文书后,应该积极准备应诉,并且进行答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