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聋哑人团伙犯罪案引发的思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6:24:04 274 人看过

去年底今年初,安徽省部分县市先后发生了数起聋哑人团伙盗窃犯罪案。这些聋哑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公共场合,分别利用其残疾特点,吸引注意力作掩护,实施大宗盗窃犯罪,形似抢劫,轻易得手;而在案发后,同样利用其残疾特点,有预谋地逃避和对抗侦查。显而易见,与往年聋哑人犯罪个案相比,这些案件具有相当独异的特征,不能不令人警觉与深思。

上述聋哑人团伙犯罪案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一、犯罪类型均为侵财性的盗窃案件。犯罪目标舍弃财物,专取人民币现金。

二、犯罪区域多选择内陆偏僻但交通便利的县、市、小城镇。一般作案前不易引起重视与警觉,作案后便于逃脱。而得手后往往利用当地人际关系单纯、信息闭塞等特点在辆或邻县市另选对象继续作案。

三、犯罪主体主要为又聋又哑的未成年人和青年人,在法律上他们属限制责任能力人,有受法律人道保护的一面,同时又具有不易暴露身份及作案情况,多为被诱骗、被教唆利用而参与犯罪等特征。

四、属有组织、有计划的团伙作案,具有一定的智能性。有头负责制定周密计划和幕后监督行动实施,具体参与犯罪的数名聋哑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门外把风,有的以问讯、查询等方式引开注意力作掩护,有的趁机窃取钱币,有的安排逃脱等。

五、犯罪的对象多选择开放性的有现金交易的中小型经营场所,如某些中小型超市、邮政、电信营业厅等部门。利用这些公司、单位监控设施不齐全、人员戒备松懈等弱点,伺机作案。

六、作案时间多选择中午交接班时间或人员稀少、交易不忙的间隙,乘人不备,迅速作案,得手又迅速分散逃离。

此类聋哑残疾人光天化日犯罪,性质严重,而抗侦查能力又极强,即使抓获个人,仍难以全面侦破与审理案情,表现于:一是聋哑人本身的残疾特征和心理特点,致使与他们沟通困难重重,而他们是否愿意开口,抑或事实与否,无法印证亦难于确定;二是犯罪聋哑人真实身份大多不明,较低的文化素质反映他们不仅是法盲,更是文盲或半文盲;虽属团伙,但人员繁杂,来自五湖四海,相互不识;有流窜作案的嫌疑,却讲不清楚所到之处和路线,无法以背景及幕后人员为线索深入调查;三是作案后他们常常以交换服饰和人员拍档,分散放置赃物等方式隐瞒作案特征,扰乱侦查视线,致使目击证人和受害人难于指认。很多残疾嫌疑人就是因证据不足而不得不释放。其团伙犯罪的组织计划性相当严密,其主观逃避制裁、规避法律的形迹可见一斑。

上述聋哑人团伙犯罪公然实施而又频频得手的原因并不复杂。部分聋哑人由于其残疾特点,难于与家庭和社会沟通交流,因而缺乏应有的关爱和帮助及一定的生活保障,逐渐形成自暴自弃、自卑自怜的复杂性格。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守法意识淡薄,甚至是非道德观念颠倒,而多数家庭对他们持放任自流态度,社会上则更是冷漠有加,不管不问,对他们的放逐任性和怪诞行为不以为意,助长了他们的恶习。他们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在社会及家庭中受到的普遍歧视,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在利益的驱动下,极少数不法分子一方面精研法律,同时又视法律为儿戏,规避法律制度及规定,利用、诱惑唆使部分残疾人实施盗窃、抢劫等贪利性犯罪,以可能失去自由甚或生命的代价铤而走险,代替他们以身试法。而从犯罪分子所选择的作案对象分析,不难发现某些经营场所尚未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制度,基础监控设施薄弱,从业人员也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治安防范网络不健全,才给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不容否认,连续两年的严打整治斗争,不但震慑了绝大多数犯罪分子,也使全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同时一部分犯罪分子加强了警觉,他们的犯罪方式更加隐蔽,犯罪手段更力口复杂,并且在观念上作了明显的转变,即从逃避制裁发展到规避法律。残疾人犯罪的持续发生,从一个侧面还反映了我们的法律宣传存在一些空档和死角,它的形成不仅有着犯罪分子主观上的原因,还显然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复杂的经济因素。要遏制这种贪利型犯罪,仅仅依靠执法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此类型犯罪,应当采取以下积极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对聋哑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公检法三机关密切配合一是对该类团伙犯罪的每一个成员应当逐一查实其作用;地位、行为,依法严厉追究刑事责任,不轻易姑息犯罪;二是采取欲擒故纵等侦查手段,跟踪追查团伙犯罪的组织者、幕后指使者和教唆者,尽快将其绳之于法,从严惩处,决不能放纵其变相犯罪行为;三是各地公安部门应积极联系,密切关注犯罪组织的动向,尽快总结和掌握其计划的规律性和实施犯罪的各种手段与方法,寻找有利的时机与战机,将其一网打尽,最大限度地发挥刑法的威慑力。

二、切实力口强对残疾人的法制宣传工作。残疾人的法制教育,在我国的普法实践中一直以来是一个盲区,我们不仅仅忽视了对他们整体的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法制宣传更是一个死角。国家应当提供一定设施、师资条件,深入聋哑学校,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通过散发法制图书资料、解析个案、以案说法、聘请翻译人员联合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残疾人员知法、守法意识,努力减少或根除法盲,杜绝残疾人因不知法而铤而走险的犯罪现象。

三、抓好残疾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对残疾青少年个人的教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家庭教育多流于放任,社会教育多流于形式,使残疾人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个无人管教、缺乏关心、遭受不公正待遇与倍受歧视的群体。家庭、学校与社会职能部门应当形成社会化的综合教育网络,家庭应当尽到管教与关爱残疾青少年的义务,学校要以提高残疾人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为责任,教育、劳动、民政与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应全心尽力普及残疾人的义务教育,保障残疾青少年的就业和生活安排,积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树立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苛动者,从源头上减少犯罪的发生。

四、各中小型公司、企业、经营场所应当未雨绸缪,及时建立起规范的经营管理制度,对开放性岗位严要求、勤督查,加强行业行为的责任感,从业人员亦应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时刻保持戒备心态,防止产生隐患。同时还应健全治安防范网络,配备保安人员及监控设施,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外来人口及流动人口的监督管理。胡晓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06: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青少年犯罪相关文章
  • 聋哑人犯罪的行为特点
    聋哑人违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因报复行凶的违法犯罪;为满足生理欲望的性违法犯罪;诈骗钱物的违法犯罪。聋哑人的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聋哑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聋哑人违法犯罪。聋哑人文化素质偏低,
    2023-04-04
    260人看过
  • 防治青少年团伙犯罪的思考
    一、青少年团伙犯罪的介绍近年来,青少年团伙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通常我们所指的加入犯罪团伙的青少年,是指20岁以下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在校学生;没有读书,在社会上流浪的青少年;毕业刚走上社会的大中学生。有关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犯刑事案件中70%属于3人以上的团伙犯罪,而且团伙成员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青少年犯罪团伙与社会上的黑帮相比,除年龄结构不同外,主要是其形成目的单一:出于好奇、好玩,或仿效影视上的黑社会模型结帮;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为挽回面子而拉帮结派;为了找钱,玩弄女性而结帮等。然而,由于青少年集结团伙目的单一,加之青少年正属于一个心理断乳的不稳定时期,青少年团伙很容易被社会上黑社会性质团伙所利用,对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二、青少年团伙犯罪的成因分析(一)社会文化氛围。青少年的生活离不开五彩缤纷和充满形形色色诱惑的大千世界。但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却时刻不忘侵蚀着青少年纯洁而单纯的心灵。
    2023-06-11
    341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有哪些特点?
    聋哑人犯罪仍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聋哑人犯罪的特点是: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犯罪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作为掩护手法。团伙犯罪已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团伙犯罪频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有些聋哑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劫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极大。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和操纵聋哑人犯罪。聋哑人文化素质低,多处于文盲状态。他们中的一些人只能陈述自己和家庭情况,而另一些人因为无知而无法提供自己和家庭情况。尤其是聋哑青少年,由于缺乏识别能力,法律观念薄弱,容易受到社会不法分子的操纵和教唆,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聋哑人犯罪怎样承担刑事责任刑法之所以规定对盲人犯罪、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主要是考虑视觉等重要功能的丧失会导致人的认知、交流等能力下降,不能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其辨认自身行为性质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23-08-16
    405人看过
  • 怎样处理聋哑盲人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看,要正确适用我国《刑法》第19条关于聋哑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本条的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均丧失视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坚持应当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只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犯罪聋哑人、盲人(多为成年后的聋哑人和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盲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对应予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应当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
    2023-02-27
    475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是否会被定罪?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聋哑人。由于聋哑人的身体缺陷,失去了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机会。这样就导致生活困难的聋哑人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聋哑人犯罪也是会被判刑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是盲人,如果从事犯罪活动,那么,可以从轻、减轻或者是免除处罚。在审判时,要全面分析犯罪情节和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根据犯罪结果进行量刑,并不会一味从宽处罚。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会被判刑吗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会被判刑,造成损害的会在法定刑基础上从轻、减轻判刑。犯罪预备阶段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阶段,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肓人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虽然有严重的生理缺陷,但并没有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所以不能免除应负的刑事责任
    2023-07-01
    397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有什么规定
    刑事责任能力
    聋哑人犯罪的法律规定有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对于,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一、特殊人员有刑事责任能力吗?特殊人员有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负不负刑事责任,都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精神病人犯罪未遂应该如何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
    2023-03-02
    183人看过
  • 盲聋哑人犯罪怎么办理?
    一、盲聋哑人犯罪怎么办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看,要正确适用我国刑法典第19条关于聋哑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本条的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均丧失视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坚持应当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只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犯罪聋哑人、盲人(多为成年后的聋哑人和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盲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对应予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应当根据行为人犯罪时
    2023-04-28
    118人看过
  • 聋哑人考驾驶证行不行
    聋哑人可以考驾驶证。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以上条件的,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一、60岁驾驶证降级新规定岁办理驾驶证降级换证要带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和机动车驾驶证即可降级。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应当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或者小型自动挡汽车的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人自愿降低准驾车型的,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和机动车驾驶证。三、女性考驾驶证身高最低限制是多少女性驾驶的身高限制如下:1、女性申请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准驾车型的,身高为155厘米以上;2、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的,身高为150厘米以上。此外,申请小型汽
    2023-06-24
    238人看过
  • 聋哑人的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聋哑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聋哑人违法犯罪。聋哑人文化素质偏低,大多处于文盲状态。他们当中有的仅能陈述自身及家庭情况,有的则由于愚昧无知,根本不能提供自身及家庭情况。特别是聋哑青少年,由于缺乏辨知能力,法律观念淡薄,很容易受到社会不
    2023-08-17
    184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行为判刑指南
    聋哑人进行抢劫的,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具体怎样量刑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聋哑人有监护能力吗一、聋哑人有监护能力吗1、如果经同意,聋哑人也可以作为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
    2023-07-17
    372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必须有辩护人吗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2、这主要是考虑到盲、聋、哑人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均低于常人,不指定辩护人则难以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考虑到实践中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情形的复杂性。律师补充: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
    2023-05-06
    464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法院如何办理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聋哑人犯罪可以在法定刑基础上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聋哑人犯罪,应当和健全人一样依照法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予以正视,但从人道主义的精神出发,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并不等于必须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聋哑人犯罪会不会减轻处罚《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刑法所规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的从轻处罚的规定,在适用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全部丧失权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现力者;(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应坚持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
    2023-08-03
    251人看过
  •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要怎样处罚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一)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三)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四)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事项。人民检察院依照前两款规定听取值班律师意见的,应当提前为值班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便利。
    2023-04-15
    250人看过
  • 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如何讯问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相关法律知识:程序介绍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可依法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准确有效地惩罚犯罪分子,充分体现和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审判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审判工作方法和作风,提高审判人员的素质;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作用。“审判监督程序就是指对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已经发生效力的案件提起再行审理以及人民法院依法对这些案件进行再行
    2023-06-11
    5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青少年犯罪
    相关咨询
    • 聋哑人扒窃团伙犯罪具体的规定是怎么的呢?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7
      聋哑人扒窃团伙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修改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般盗窃行为要求盗窃金额在1000元以上 所谓扒窃行
    • 聋哑人犯罪的条件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2
      《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也即为聋哑人犯罪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院在量刑时将结合事实、情节以及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 聋哑人犯罪要坐牢吗聋哑人犯罪有哪些特点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04
      聋哑人犯罪依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犯罪的特点在于: 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 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 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 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
    • 吉林盗窃罪量刑标准聋哑团伙作案如何量刑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4-05
      涉嫌犯罪,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最长不超过37天。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
    • 聋哑人怎么可以犯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1
      聋哑人犯罪可以在法定刑罚的基础上减轻或免除处罚。审判中应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聋哑人和盲人身份对犯罪行为实施的具体影响,不必从宽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