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诉案件和亲告罪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自诉案件和亲告罪的区别是:
1.性质不同:
(1)亲告罪性质: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以被害人或者其他有告诉权的个人的控告作为必要条件的犯罪。
(2)自诉案件性质:自诉人提起诉讼的案件。
2.特点不同:
(1)亲告罪特点:与公共利益无直接联系,是否追诉,可以由被害人或其他相关的人自由决定。因为有的危害行为,被害人如果不希望提起诉讼,那么就没有处罚的必要。
(2)自诉案件特点:亲告罪在认定上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在法院作出肯定结论之前,相关行为是否属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或刑事行为,与其他犯罪相比,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亲告罪既有纯正的亲告罪,又有不纯正的亲告罪。亲告罪案件不同于自诉案件。
自诉案件和亲告罪的联系是:自诉案件包括亲告罪,亲告罪也可以转化为公诉案件。
二、自诉案件受理范围是什么
自诉案件受理范围: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自诉案件需要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自诉状,法院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法院直接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三、如何应对刑事自诉案件无法立案的情况
如下应对刑事自诉案件无法立案的情况:可以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二节 自诉案件 第二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n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
亲告罪和自诉罪的区别
270人看过
-
报案控告和举报的区别和联系
476人看过
-
个税代扣和自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95人看过
-
报复陷害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和联系
110人看过
-
自首和坦白的联系与区别
87人看过
-
自诉案件和告诉才处理案件有区别吗
95人看过
-
" 亲告罪" 和" 自诉罪" 的区别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29刑法上的亲告罪不是罪名,是指受害人告诉的构成犯罪。受害人不告诉的,即使司法机关知道侵权事实,也不予处理。 《刑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强制或威胁而无法告知,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知。侮辱、诽谤、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侵占都是亲告罪。《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什么是亲权?和监护权的联系和区别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07性质不同。 亲权确定的是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身份权,属于亲属法上的身份权,规定在婚姻家庭法中。 监护权在我国立法体例上属身份权,但不是亲属法上的身份权,而是亲属法外的身份权,是我国民法民事主体制度的组成部分。
-
亲告罪和自诉犯罪有何区别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21刑法上的亲告罪不是指犯罪,而是指受害人告知的构成犯罪。即使司法机关知道侵权事实的发生,受害人也不予处理。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刑事案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以下三类:1。告知处理的案件,即刑法上的个人告知罪。2、受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包括故意伤害轻伤、重婚、遗弃、妨碍通信自由、非法侵
-
亲告罪和自诉罪的区别是什么,有哪些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27亲告罪和自诉罪的区别前者属于《刑法》上的规定,对于后者是属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亲告罪是属于受害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对于自诉罪是属于受害方为了追忆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的刑事案件。
-
坦白和自首的区别和联系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191、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2、自首与坦白存在相同之处:都以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都是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 3、坦白与一般自首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自动投案:一般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是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与特别自首的关键区别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