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身份入职,会使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如果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并且取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双方仍然构成劳动关系。以劳动者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当事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是否入罪
一,当事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是否入罪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第十八条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细化利用身份证件犯罪的入罪标准》
由于目前该法条对“情节严重”的认定并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界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定罪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情节严重”的标准进行细化。基于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的社会危害性,笔者认为对“情节严重”标准的细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是多次或大量使用、盗用。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的目的在于掩饰、隐瞒真实的身份信息,将社会公众置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从而损害了社会公众对身份证件真实性的期待,长此以往,必将损害诚信社会的构建。
但是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是现行刑法中较轻的罪名之一,且犯罪构成要件中特别增加了对情节严重的要求,由此可见,该罪的立法目的在于震慑这类行为,而不希望扩大打击范围。
虚假身份证的使用对于自己的生活同样会有影响,虽说处罚的力度不大但是只要自己的诚信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自己工作受到不良的影响,所以自己需要学会合理的应对尽量在合理的基础上保障自己权益不会收到自己虚假身份证的影响,理性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
身份证丢了怎样进厂上班
161人看过
-
使用假身份证的违法后果
436人看过
-
怎样使用身份证复印件
307人看过
-
签合同身份证号是假的会怎么样
484人看过
-
正规公司上班用假的身份证能查出来吗
115人看过
-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涉嫌虚假证件使用罪
421人看过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需要身份证的情形有常住户人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更多>
-
能否使用身份证年龄上班?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1如果您滥用伪造的身份证件(包括但并不仅限于伪造出生年月之日在内)前往就职,将会违反法律法规。具体来说,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未经许可而盗用他人生分证,或者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居民身份证等违规行为,都将依法予以惩处,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另一方面,涂改、滥用身份证也视为违法,一旦罪名成立,将同样受到法律严厉制裁。对于雇主来说,如果在招聘阶段未对申请人的真实身份进行仔细审查,一旦查证所聘请的员工凭借虚假身份证
-
使用假身份证的后果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6使用假身份证的行为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的,公安机关可以对行为人给与行政处罚,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
-
补领身份证不能改变原身份证的使用效力原身份证的使用效力是怎样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4补领身份证不能改变原身份证的使用效力:只要在该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内,并保存完好的,就可以使用: 1,因为现使用的二代身份证没有密码功能,丢失后无法办理注销,即使在重新补办后原身份证在一些查不到丢失信息场所可以进行使用; 2,随着公安部门新的管理制度出台,今后被盗用的可能性很小,《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中提出提供挂失信息核查服务; 3,公安机关要加快建立居民身份证挂失
-
A使用他人身份证上的班算不算违法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7童工使用他人身份证上的班属于违法行为(居民身份证发规定公民是不可以冒认他人身份证),单位若发现员工未满16周岁而且使用他人身份证入职上班,是有权解除劳动关系的。
-
用假身份证上班是否承担工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221、如果使用他人身份证进厂工作的,属于欺诈手段获得的工作机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但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 2、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报酬,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劳动保障部门会协助劳动者维权。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